索塔下横梁张拉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2484594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索塔下横梁张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索塔下横梁张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索塔下横梁张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索塔下横梁张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索塔下横梁张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索塔下横梁张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索塔下横梁张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索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压浆作业指导书目的宣传、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下横梁预应力张拉、压浆过程受控,满足合同、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范围适用于索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术语采用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职责1项目工程处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制订、修订、解释和归口管理2技术员负责按作业指导书的具体要求实施工作程序索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压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干溪沟 1 号特大桥为双塔双索面 PC 斜拉桥,2#、 3#主墩为索塔墩,索塔下横梁设计为预应力砼箱梁,其中下横梁共设置 44 束预应力钢束,分别布置在横梁底板、腹板、顶板上。预应力钢束采用单根直径为 15

2、.24mm,标准强度为 1860MPa 的钢绞线,每束钢束均由 22 根钢绞线组成,设计张拉力为4124KN。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3#墩下横梁预应力材料数量表材料名称 材料规格 数量预应力钢束 15.24mm 钢绞线 38868.3kg锚具 15-22 88 套水泥浆 C50 14.4 m3二施工准备根据下横梁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横梁分两次浇注,预应力钢束采用先穿束施工工艺,为增加下横梁支架安全度,在下横梁浇注完成待砼强度达到- 2 -设计等级值的 85%后,张拉第一层砼以内的 50%钢束。在预应力张拉前需在索塔两端头搭设张拉操作平台,本桥 3#主墩下横梁采用和塔柱第 10 节段同步浇注,

3、可利用液压模板主平台作为张拉操作平台。张拉前液压千斤顶和油表必须进行检校,根据检校报告得出的线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各阶段张拉力的油表读数,油表和千斤顶及锚具设备必须配套使用,并做好明显的标志严防混淆使用。根据规范要求当千斤顶使用超过 6 个月或张拉超出 200 次后应重新检校(油表、千斤顶因故障检修后必须重新检校) 。预应力张拉后孔道应及时压浆,压浆前应检查压浆设备是否完好,水泥浆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三预应力张拉的计算1、伸长值的计算计 算 公 式钢 束 编 号 孔 道 长 度(m)工 作 长 度(m)截 面 积(m2)弹 性 模 量(MPa)初 应 力 推 算伸 长 值 ( m) 计

4、算 伸 长值 (m)设 计 伸 长 值(m)与 设 计 的 偏 差( m)N134.7190.651401950242421 02685 5584-1N33.120.65140195023232084 3 441N535.70.65140195024282160下 横 梁 预 应 力 钢 束 伸 长 值 计 算 表式 中 P预 应 力 张 拉 力 ,设 计 张 拉 力 412.7KNL张 拉 端 到 计 算 截 面 的 孔 道 长 度 ,m Ay预 应 力 筋 截 面 面 积 ,m2Eg预 应 力 筋 弹 性 模 量 MPa k孔 道 局 部 偏 差 的 摩 擦 影 响 系 数 , 取 0.8

5、注 : 1、 张 拉 工 作 长 度 为 工 作 锚 尾 端 与 工 具 锚 尾 端 的 直 线 距 离 。 2、 在 于 设 计 偏 差 计 算 时 已 出 去 预 应 力 筋 的 工 作 长 度 和 10%初 应 力 的 推 算 伸 长 值 。3、 根 据 计 算 与 设 计 伸 长 值 偏 差 较 小 , 在 张 拉 时 以 设 计 伸 长 值 为 依 据 , 但 在 填 表 时 需 加 上 初 应 力 推 算 伸 长 值 。 L=P(1-ekL)/(kAyEg)设 计 张 拉 力 P=41270N 控 制 应 力 =139.2MPa 初 应 力 0=13.9 Mpa实际张拉伸长值为初应

6、力推算伸长值与张拉控制应力张拉伸长值之和,计算式如下:L=L 1+L 2L 1初应力以下推算伸长值(L 1= ) 。gEL0L 2从初应力至控制应力张拉力的实测伸长值。2、张拉油表的计算根据千斤顶与油表配套检校所得的线回归方程式:1#千斤顶配 3610 压力表 P=0.011427F-0.002312- 3 -1#千斤顶配 3587 压力表 P=0.011441F-0.5745662#千斤顶配 6569 压力表 P=0.011238F-0.1670522#千斤顶配 9041 压力表 P=0.011093F-0.513873式中 P压力表读数 PMa。F千斤顶压力 KN;设计张拉力 4124.7

7、KN,初张拉力 412.47 KN。四张拉施工工艺1、张拉顺序张拉施工顺序必须保证上下均衡、左右对称进行,其张拉顺序如下图:2、张拉操作步骤初张拉(控制应力的 10%)持荷 2min量测引伸量 0张拉至设计吨位持荷 2min量测引伸量 1回油量测引伸量 2锚固。应保证张拉到设计吨位后量测的引伸量 1与回油后量测的引伸量 2之差不大于 6mm,否则确定为整体滑丝。同时检查钢绞线尾端标记张拉完毕是否仍为一个平面,如有变化,表明出现了滑丝。必须对滑丝进行处理。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钢束工作长度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 3cm。下横梁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即张拉力和伸长值均因

8、在规范范围内,在张拉过程中以张拉力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得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如超出规定值,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 4 -%10计 算 伸 长 值计 算 伸 长 值实 测 伸 长 值偏 差 值张拉至初应力以后,应在预应力钢筋的两端精确地标以记号,预应力钢筋的延伸量或回缩量即从该记号起量。张拉力和延伸量的读数应在张拉过程中分阶段读出。当预应力钢筋由很多单根组成时,每根应作出记号,以便观测任何滑移。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会引起预应力筋的断丝和滑丝,使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因此需限制预应力筋的断丝和滑丝的数量,其控制参数见下表:预应力筋断丝、滑丝限制项次 类别

9、检查项目 限制数1 钢绞线钢束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 1 丝2 钢绞线钢束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比例1%在张拉操作时一定要做到孔道、锚圈、千斤顶 3 对中,严防钢丝偏中、受力不均,个别钢丝应力集中,造成预应力筋断丝。五压浆施工工艺1、孔道的清洗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压浆,在压浆前需采用高压水对孔道进行清洗,其目的是 湿润孔道以免孔道吸收浆液水份,降低浆体稠度; 清洗孔道渣子、油污; 检验孔道是否通顺。2、水泥浆的拌制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的连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

10、加水搅拌来增加其流动度。下横梁单根孔道需浆量为 0.35m3,我部水泥拌浆机采用功率 1.5KW 的水泥浆拌浆机,一次拌制大概为 0.1 m3,对此压浆前需加工一储浆桶。水泥浆进入- 5 -储浆桶时需采用过滤网过滤,此时桶内水泥浆仍需低速搅拌。压浆所采用的配合比由试验人员现场指导掺配。M50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 厂家:重庆润江水泥厂 等级:P O42.5R外加剂 厂家:重庆江北特种材料厂种类:复合型膨胀剂 ZY(2)型每立方材料用量(kg) 重量比水泥净浆规格 M50 水泥:1400 水:546 外加剂:112 1:0.39:0.083、孔道压浆下横梁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灌注水泥净浆,我部采用

11、的压浆泵最大压力为 2MPa,完全满足施工要求。孔道压浆顺序是先下后上,要将集中在一处的孔一次压完,若中间因故停歇时,应立即将孔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以便重新压浆时,孔道畅通无阻。压浆应缓慢、均匀的进行,不得中断,从一端压入另一端,直至出浆口冒出浓浆为止,此时关闭出浆口闸阀,保持孔内压力不小于 0.5 MPa 持续一段时间,形成一个稳压期,稳压期一般不小于 5min。每个压浆孔道两端的锚塞进、出浆口均应安装一节带闸阀的短管,以便压浆完毕封闭,保持水泥浆在有压时凝结。压浆完成后立即将锚头处冲洗干净,同时清除支撑垫板、锚具及断面砼的污垢,并将封锚处砼凿毛,以备浇注封锚砼。由于下横梁所采用 C50 水

12、泥浆所掺加的砼膨胀剂使水泥浆的泌水率较小,根据以往同类型桥梁的施工经验,横梁压浆一次完成。六封锚砼的施工封锚砼的施工程序如下: 设置端部封锚钢筋网,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埋的封锚钢筋与箍筋点焊连接。 妥善固定封锚砼的模板,立模后应校核模板的几何尺寸,保证索塔线形。 封锚砼采用与塔柱同标号砼浇注,在浇注时必须仔细振捣,以保证封- 6 -锚砼密实。 拆除封锚砼模板后必须立即修饰砼表面,以保证整个索塔砼的外观质量。七施工注意事项1、因索塔下横梁的施工高度,横梁张拉、压浆必须按照高空作业的要求进行。2、张拉、压浆的施工操作平台设置在模板主平台上,平台四周应布设安全网。3、张拉时人员严禁站在千斤顶正前方,以防钢绞线断丝滑移后伤人。4、油泵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和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5、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必须专人统一指挥,现场技术人员全程值班,做好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压浆记录。6、已张拉完成尚未压浆时,严紧剧烈震动和承受重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