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05149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新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2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二

2、、 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 “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 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

3、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 100 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 2、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4、,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 3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

5、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

6、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学目标与要求1、体会“数”中,体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渗透“化整

7、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活动,体会“转化”思想,并能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 - 4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6、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主要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

8、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梳理所学内容;对错题或活动过程的进一步反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分享算法多样化;进一步追问算理的解释;5.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6.加强导优辅

9、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 )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进度安排表科目 数学 班级 五年级 教科书名 称 数学 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上课日期2014 年 8 月 26日每周课时数6 节 总课时数75节考试次数2 次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计划课时数 实际进度- 51 8.25-8.29 一、小数除法 22 9.29.5 一、小数除法 43 9.109.12 一、小数除法 44 9.159.19 二、轴对称和平移 45 9.229.30 三、倍数和因数 46 10.810.1

10、1 三、倍数和因数 47 10.1310.17 三、倍数和因数 48 10.2010.24 四、多边形的面积 49 10.2710.31 四、多边形的面积 410 11.311.7 整理和复习 411 11.1011.14 期中测试 412 11.1711.21 五、分数的意义 413 11.2411.28 五、分数的意义 414 12.112、5 五、分数的意义 415 12.812.12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 416 12.1512、19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好玩417 12.2212、26 七、可能性 418 12.2912.31 整理和复习 319 1.51.9 期末总复习 420

11、1.12 期末考试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第一节 精打细算- 6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 2-3 页)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 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

12、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7学生可能会将 11.5 元转换为 115 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 115 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

13、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 11.5 元平均分成 5份,先将 11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2 元,还剩 1 元,再将 1 元看作 10 角,加上 5 角,一共 15 角,平均分成 5 份是 3 角,3 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 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 3 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 1 是 10 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 5,总共是 15 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3 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 3 的

14、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完成教材第 3 页练一练第 1 题。2、我是小小神算手。20.44 96.642 55.83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完成教材第 3 页练一练第 4 题。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甲商店:11.5 元=115 角 11.55=2.3(元)-

15、 8乙商店:12.9 元6=2.15(元)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反思第二节 打扫卫生教学内容 打扫卫生(第 46 页)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 6 把笤帚共花了 18.6 元,买4 个簸箕共花了 24 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6、?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9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 18.6 改成 18.9,把 24 改成 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 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 4 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