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05104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汇报材料自去年 11 月我镇通过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备案后,我们在各级专家、领导的指导下,严格对照安全社区建设标准,整合社会各类资源,统筹建设进度,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实现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活动,为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全镇幅员面积 150 平方公里,辖 14 个村 90 个社和 1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8837 人,常住人口 8507 人,其中羌族人口占 98%。辖区现有 5 家行政事业单位、11 家企业(其中,茶业生产企业 5 家) 、17 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 所小学及 1 所民办幼儿园。全镇森林覆盖率达 74%,境内有县道公路两条 29

2、 公里,通村路 39.25 公里,通社路 57.8 公里,人行索桥21 座,各类机动车辆 1017 辆。一、把握形势,拓展思路,全面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XX 镇承担着清漪江流域三乡三镇物资集散、人口流动、交通运输等多重压力。辖区群众居住点分散,且大都居住于半山以上,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其生产、生活基本条件艰苦。一是大山中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人员逐年上升,有的甚至是举家外出,吊脚楼里留下了许多的老年人和儿童在家。二是近百公里的通村、通社路均以盘山路为主,坡陡弯急、道路狭窄。群众出行以骑、乘摩托车和搭乘面包车为主。现无牌、无证车辆占30%,驾驶人员未考取驾证占 40%。三是辖区森林覆盖

3、率达 74%,房屋以木结构为主,加上群众用火、用电防护意识差,安全压力空前。因此,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保障羌乡儿女共享健康和安全,迫在眉睫。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人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权利”的理念,结合 XX 镇高山贫困山区实际,去年底,以社区居委会、裕华村为试点,年初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完善安全社区建设保障体系1.落实制度体系保障。为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主任、镇长任副主任的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结合 XX 镇工作实际,设置了 7 个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明确了职责,推进委员

4、会办公室先后制发了安全促进项目制度 、 安全社区建设机构制度等制度,规范安全社区建设工作。2.落实工作人员保障。推进委员会在镇政府划设了 3 间办公室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室。抽调了 7 名精干、年轻的同志到推进办工作,每个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均落实一名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并确定 1 名联络员,同时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等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3.落实经费保障。争取县交通、财政、民政、国土、农业、红十字会、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达 2769.3 万元。XX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拨专项配套工作经费 15 万元;XX镇在镇工作业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也投入 3 万余元,用于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工作

5、。三、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一)宣传教育有特色1.用好四个平台。一是电子显示屏。把消防、防汛、地灾、交通等视频宣传和安全事故教训视频资料整合,利用镇文化广场大型 LED 每天滚动播出;对辖区单位和超市的 LED显示屏统一进行安全社区宣传。二是宣传栏。以社区、学校宣传栏、各村公示栏为平台,用张贴、书写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镇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制作统一的宣传栏 20 面,进行安全社区建设知识长期固定宣传。在平通镇与 XX 镇交界处,树立宣传牌坊,将社区建设工作及 XX 镇发展规划上墙。三是印发宣传资料。印制 5000 份安全社区建设宣传手册,30 余种宣传标语、标牌、标示。

6、对辖区住户、流动人口进行入村、入社、入户全覆盖的发放;协调配合县公安、消防、国土、卫生等部门,进行专项宣传,发放资料给辖区群众。四是农家书屋。以“ 农家书屋”为平台,增设安全社区建设相关书籍资料,设置为安全社区建设阅览室。同时充分利用各村的会议室、大喇叭、远程教育,为辖区群众自主获得安全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2.突出七个重点。一是安全社区建设骨干培训。先后参加安全社区建设省级培训 2 次,市级建设现场会 3 次,先后 3 次邀请市安全社区建设专家组、县安监局领导和联络员进行安全社区建设现场指导。二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与培训。针对辖区内 5 家均为季节性生产茶业企业,由镇安办在每年春茶采摘前严格

7、督促五家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三是学校安全教育与培训。对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交通、防雷电等各类安全知识讲座、 “消防应急逃生演练” 、 “安全疏散演习”等活动。四是农村群众安全教育与培训。宣传推广组召集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等人员深入各村(居)以居家安全、工作场所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安全为重点,在各村举办村级宣讲 15 场,入户宣讲 35 次。五是消防队伍培训。镇安办组织派出所对辖区的 14 支义务消防队进行了 14 场以“火场自救知识及消防安全常识” 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六是敬老院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每季度,镇监安办组织卫生院到敬老院对老年人进行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并进

8、行义诊、体检。七是烟花爆竹经营从业人员培训。2012 年 11 月底由镇安监办组织带领 8 名从业人员参加市、县安监局组织的从业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二)工作开展有结合我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以来紧密结合全镇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推进,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紧密结合创建“ 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 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公路、河道两线整治为主线,延伸至各村、社、院落,划定场镇停车位,建临时农贸市场,规范乱停乱放、乱摆乱倒的现象。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居家环境,2013 年 6 月获评“XX 省环境优美示范镇” 。2.紧密结合 “万亩茶叶基地”建设,XX 的农村以茶业为主,结

9、合万亩茶叶基地建设,全面普及茶叶栽种、灌溉、采摘、烘焙中的安全常识。发动堡子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对茶叶基地道路进行硬化并做防滑处理,设立安全警示提示牌,时刻提醒茶农生产中的安全。3.紧密结合信访维稳防邪工作,结合 XX 老上访、信访积案较多的现状,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大排查大调解,率先在全县开展政法综治群众服务中心试点,整合派出所、司法所、镇综治办、维稳办的力量,统筹国土、林业、农业等部门资源,集中办公,对涉及到的信访和群众工作统一及时有效处理。4.紧密结合“ 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讲活动,由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宣讲团,深入村社开展了 15 场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中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内容。

10、5.紧密结合羌历新年庆祝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防灾减灾知识、用火用电常识、安全生产知识、居家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羌乡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三)隐患治理有成效1.加强基础设施日常排查整治。对场镇先锋老桥破损的石墩桥栏和桥面、场镇街道损坏的人行道、排洪沟、污水管网、路灯等进行修复,完善场镇各类交通标志标牌,规范划定停车位线。争取协助县交通部门完善县道公路 20 公里的安保设施,全面整治索桥 9 座。2.加强洪灾隐患的排查治理。针对今年的恶劣天气,加强灾后食品药品及饮水安全的排查治理力度,给群众发放消毒药片,对地质隐患点实施 24 小时轮班监测,对重大雨情预报及时通知到

11、各户,组织群众进行提前转移。对洪灾造成的威胁房屋大孤石及时爆破排危。组织各村社群众对通村通社路的跨方、排水沟、路基悬空进行排危处置,确保灾后群众出行安全。(四)项目推进有亮点1.项目实施准备。一是推进办组织辖区各村(居)进行居民伤害抽样问卷调查、未成年人问卷调查、老年人问卷调查、残疾人问卷调查,结合公安派出所、学校、卫生院、镇安监办提供的日常检查记录、隐患排查记录、事故与伤害记录等数据开展了辖区危险源辨析与风险评价、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分析等,根据综合结论,确立了辖区的重点场所为加油站、滨河路(河堤) 、学校、旅馆、小超市、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重点关注交通、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社会治安、消

12、防安全、居家安全;重点人群为儿童和农村 40 岁以上的壮劳力、机动车驾乘人员;高风险环境为通村道路、平林路急弯处、森林管护区、烟花爆竹经营点、加油站;高危人群为摩托车驾驶员、在家留守的老年人、学校儿童和农村在家的壮劳力;弱势群体为辖区残疾人。二是根据辖区危险源辨析与风险评价、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分析综合结论,制定下发了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设置 7 个安全促进项目。做到了每个项目有人管,每个环节有人抓,各安全促进项目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项目实施内容。(1)交通安全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从安全社区建设以来已累计联合开展客运车辆驾驶员培训 9 次,135 人次

13、。在 14 个村落实了义务交通协管员,重大节假日期间对各村辖区事故多发路段、车辆集中路段进行值守指挥。二是增设安全防护栏、标示标牌。完善通村公路波形护栏、标示标牌 12 公里,每条通村公路入口更换统一的钢质安全告知牌。三是加强通村水泥路建设及路面养护。2012 年 10 月以来,新建通村水泥路 25.5公里,顺利实现全镇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各村两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通村公路养护义务日常维护,确保公路畅通。四是设立场镇临时停车点。对场镇街道进行规划,划设临时停车线,规范停车位 80 个,设立警示牌 6 个。加强机动车管理。由派出所牵头建立 XX 镇车辆动态监管数据库,对辖区机动车辆及其驾驶员造册登

14、记。充实完善村(居)义务交通巡逻队伍,及时劝止、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在 XX 镇设立车管业务便民服务站,实施摩托车上户注册、摩托车驾驶资格申领考试等便民业务。XX 镇桥梁改造工程。2012 年至 2013 年共改造人行索桥 9 座,设立索桥安全告知牌 18块;新建跨河永久桥梁 4 座;完成紫荆村古桥修复;在场镇大桥设置限高限重栏杆,并悬挂标牌和告示牌。派出所直管交通。多年来,清漪江流域道路交通一直由 18 公里外的林家坝交警中队管理。随着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和机动车的迅速增加,林家坝交警中队警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六个乡镇的需要。经争取 XX 镇率先实现由派出所民警直管交通模式。(2)消防安全优化消防环

15、境。特别针对农村砍火地、铲火灰、烧炭、上坟、燃放烟花爆竹等用火行为进行消防宣传。组织羌族群众积极开展火塘周边环境整治,对柴草归类堆放。对辖区学校的消防通道、食堂、宿舍进行消防隐患排查检查。累计清理更换失效手提式灭火器(干粉ABC4 型)7 具。在重大节日前后开展小超市、小旅馆消防安全检查,让经营业主了解消防安全常识,掌握灭火、疏散、逃生的技能。护林防火。组建 14 支义务消防队伍共 474 人。统一制作了警示牌及护林防火村规民约,悬挂张贴于辖区各林区入口,购置了扑火用的铁铲、铁扫帚、皮拖把等工具。给各村配置预警的铜锣、喇叭(扩音器)等器材。以社为单位实行“林区农户轮流挂牌值班制度”,做好森林火

16、险的排查、监测、预警。加油站消防安全。对加油站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规范加油站工作人员操作行为。邀请县安监局进行日常巡查,对日常排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消防项目工作组监督其限期整改完善。(3)学校、儿童及体育运动安全完善学校安全防护配套设施。每个月开展一次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更换损坏的相关标识牌 6 个,标注楼道上下识别线 120 米。对学生床铺尖锐物进行清理,更换维修床铺 15 架,投入资金 1300 元对 130 架床铺爬梯进行包装处理。安全知识进校园。由交警现场开展乘车安全专题教育讲座,鼓励在校学生、家长、党员志愿者对搭乘学生不正规车辆的车辆进行举报。 “开学第一课”针对火灾、地震及各类突发事件,在校园内进行应急疏散演练。积极开展防雷电、防溺水主题教育和低年级学生卫生习惯教育,体育运动伤害预防教育,积极开展校园“ 小红帽”活动。共举办专题教育培训 5 场次,体验活动 2 场次。食品安全。完善食堂设施设备,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严把从业人员入口关。由项目工作组联合镇安办、镇中心卫生院、居委会定期对学校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