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04699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为落实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四组在渝东北各镇、乡、村巡回检查时,就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门调研。一、村级党组织现状村支委一般设置实职干部 3 人:支部书记 1 人,副书记 1 人,文书 1 人。支部书记工作补贴每月只有 450 元左右,文书(包括副支书)只有 360 元左右。新形势下,我市村支两委要

2、落实“三项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排解民忧、化解民怨,同时还要考虑全村发展规划,引领全村农民发展致富等等工作。因此,村干部工作特别繁杂,非常辛苦,但他们的收入却很低,相关保障体系也极其不完善。二、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支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普遍偏低,能力相对偏低有不少的老干部仅有小学文化,甚至连小学都未毕业。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在 55 岁,甚至超过 60 岁,行动不便,耳不聪,目不明。原因:1由于劳务输出,村里有文化的、能干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去了。以前有个“993861 部队”的说法,就是说常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

3、、妇女和孩子,现在情况是大都只有老人和孩子了。2村支委干部经济待遇太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又跟不上,导致岗位不能吸引年轻人。(二)不少村干部“混日子”的思想严重有的村支委班干部抓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管理比较有经验,但市场经济下抓发展则能力普遍偏弱,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但却认为,我为党工作了几十年,眼看就快到点了,虽然不怎么做事,但却不愿意退下来。自身缺乏权威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如村庄整治、全村的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认识不够,研究不透,或者根本就没有心思琢磨探索。更谈不上关心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把主要精力和热情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

4、缺乏远见和责任意识。(三)制度不健全或者评估考核不逗硬1新形势下农村管理模式有非常大的变化,相关的配套制度有滞后之嫌。2虽然每个村都有规章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党内、群众和社会并举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3镇、乡在对村支委干部进行考评时,因为对村支委干部诸如“政治没奔头、工作没搞头、退休没想头”等一些很现实的难题也颇感无奈而手下留情,导致评估考核不逗硬。(四)对村的经济发展无规划,思路不清晰由于受文化层度的局限,懂科技知识,再加之地处偏僻的山村,视野不够开阔,因而不少村支两委干部很难接受新事物、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能对本村的发展做深入的调研,就如何创新发展集体经

5、济、整合本村资源理清思路,制订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五)对村级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有的村干部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是虚,抓经济建设是实。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认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没有能力实施班子建设。(六)阵地建设滞后,开展活动难强化基层党建明确提出了“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制度管事”的保障机制。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国家财政拨款太少,农村现目前自身造血功能又非常之差,导致很多个村仍然未能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非常难于开展活动,出现虽然有人、有制度,但既无地方议事,也无钱办事的状况。(七)部分村干部有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的现象一些

6、村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中,不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是以公道之心主持村级事务,而是首先想到自己和亲友,在低保评定、直补面积、救灾救济等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还有一些村干部以自己有能力争取项目和资金为由,自己或者直接委托亲友从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拒绝接受群众监督;更有甚者,无视法律法规,贪污截留,套取国家资金,等等。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些现象虽是少数,却使民怨民愤极大。(八)缺乏有效手段解决基础设施和发展问题,满意率不高对于村民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解决资金“瓶颈”、培育支柱产业等呼声,村里根本无力解决,县、乡(镇)两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面面俱到”,尽予解

7、决。面对这类问题,虽然给予了解释说明,但群众还是不满意,觉得“问题没解决,干部没能力”。(九)村干部待遇低、任务重,工作与生活之间存在矛盾落实“三项制度”,全天接访、入户走访、定期反馈,高达上百项的记录事项显得过多过细,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就要求村干部近乎“全脱产”地投入工作之中,履行职能职责。而村支两委每年仅 3000 元办公经费,扣除接待、党员群众会议开支,已所剩无几,村“三职”干部每年的补助也极其有限,无法靠其维持家庭生计。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需要在政策上协调解决。(十)相当部分乡镇指导督促不够相当部分乡镇,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只重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党建和“三项制度”等“

8、软指标”则认为是“花架子”,费力不讨好,党建“主业”意识不足,依然没有认识到落实“三项制度”是夯实基层组织、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性举措。这类乡镇常常是停留于文件贯彻文件、会议贯彻会议,驻村干部亦习惯于电话“遥控指挥”,不深入农户,不亲身实践,不带头示范,对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不指导,不督促。对存在的问题,即使知道,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敷衍塞责。三、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建议(一)加 强 班 子 选 拔 , 强 化 有 人 理 事针 对 农 村 党 员 发 展 难 、 村 干 部 选 拔 难 、 新 农 村 建 设 缺 人 才 的 问 题 , 要在严格选任标准的基础上

9、, 创新选拔机制, 拓 宽 选 任 渠 道 ,培 养 后 备 力 量 ,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1 严 格 选 任 标 准 , 创 新 选 拔 机 制按 照 守 信 念 、 讲 奉 献 、 有 本 领 、 重 品 行 的 要 求 , 村支委干部首先应该党性强、作风正,其次还应该是带头致富的能人。选拔的人要有围绕全村经济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全村经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要严格选任标准,加 大 公 推直 选 和 村 干 部 跨 村 任 职 力 度 。 如奉节县在 选 拔 干 部 时 , 除 注 重 政 治 素 质 、 工 作 能力 等 方 面 外 , 要 求 村 支 部 书 记 必 须 达 到 高 中

10、 (中 专 )文 化 程 度 , 年 龄 40 岁 左 右 ; 村两 委 班 子 中 必 须 配 有 l 至 2 名 35 岁 左 右 、 高 中 (中 专 )文 化 程 度 以 上 的 青 年 干 部 ,以 此 改 善 村 级 班 子 的 整 体 结 构 。 巫溪县针 对 少 数 村 存 在 的 村 支 两 委 班 子 不 团 结 、村 社 干 部 作 风 不 实 、 存 在 腐 败 现 象 、 财 务 管 理 不 善 、 村 务 公 开 不 落 实 等 问 题 进 行了 集 中 清 理 整 顿 , 共 清 理 整 顿 “难 点 村 ”11 个 , 严 格 标 准 , 选 准 配 强 村 党

11、 支 部书 记 , 强 化 了 领 导 班 子 建 设 。要创新选拔机制,立 足 选 用 管 激 , 强 化 村 级 班 子 建 设 。 如 城 口 县 实 行 “一推 三 选 ”制 度 , 建 立 农 村 乡 土 人 才 库 ,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聚 集 人 才 。 一 推 即 召 开 户 主会 议 “海 推 ”优 秀 村 民 , 在 乡 镇 、 村 范 围 内 张 榜 公 布 、 宣 传 表 彰 。 三 选 即 选 入党 积 极 分 子 、 选 村 级 后 备 干 部 、 选 乡 土 人 才 , 聘 请 名 誉 村 官 。 通 过 一 推 三 选 的 方式 , 188 个 行 政 村

12、 共 推 荐 优 秀 村 民 2151 人 , 从 中 确 定 入 党 积 极 分 子 839 人 、 村级 后 备 干 部 698 人 、 农 村 乡 土 人 才 1362 人 , 聘 请 名 誉 村 官 232 名 。 奉 节 县 有 1930 名 农 村 年 轻 致 富 能 人 被 培 养 成 入 党 积 极 分 子 , 772 名 党 员 被 培 养 成 了 致 富 能人 , 456 名 致 富 能 人 党 员 被 充 实 到 村 干 部 或 后 备 干 部 队 伍 , 保 证 了 每 个 村 有 1 至2 名 后 备 干 部 的 储 备 。 巫 山 县 完 善 “两 推 一 选 ”制

13、 度 , 25 个 乡 镇 的 17 个 村 党 支部 实 行 了 村 党 支 部 书 记 公 推 直 选 , 两 坪 乡 朝 元 村 从 产 业 发 展 较 好 的 石 龙 村 公 选 了一 名 党 员 担 任 村 支 部 书 记 , 村 级 党 组 织 的 战 斗 力 进 一 步 增 强 。2 拓 宽 选 任 渠 道 , 培 养 后 备 力 量( 1) 打 破 身 份 、 行 业 、 地 域 界 限 , 从 带 头 创 业 致 富 能 力 强 的 返 乡 务 工 优 秀青 年 、 退 伍 军 人 、 大 学 生 村 官 中 选 拔 群 众 威 望 高 优 秀 党 员 担 任 村 干 部 。

14、 如 巫 山 县当 阳 乡 6 个 行 政 村 中 有 22 名 致 富 能 人 进 入 村 “两 委 ”班 子 , 占 “两 委 ”班 子 职数 的 91%。 全 乡 “四 职 ”干 部 平 均 年 龄 在 34.2 岁 , 四 十 岁 以 下 的 干 部 18 人 ,占 四 职 干 部 的 75%。( 2) 从 县 级 部 门 、 乡 镇 机 关 、 企 事 业 单 位 中 物 色 政 治 可 靠 、 上 进 心 强 的 青年 干 部 , 选 派 到 村 担 任 党 建 指 导 员 , 加 强 对 党 建 的 指 导 。 如 巫 山 县 建 立 以 城 补 乡的 基 层 干 部 人 才 选

15、 用 机 制 。 认 真 实 施 “三 万 行 动 ”, 选 派 了 308 名 机 关 干 部 驻 村( 其 中 县 级 机 关 干 部 51 名 ) 、 230 名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支 农 支 教 支 医 、 155 名 大 学生 “村 官 ”到 村 工 作 , 并 配 套 出 台 了 巫 山 县 驻 村 干 部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 巫 山县 “三 支 ”人 员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 巫 山 县 大 学 生 到 村 工 作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和 巫 山 县 大 学 生 到 村 工 作 考 核 办 法 , 按 照 每 人 每 月 300 元 标 准 , 县 财 政

16、 预 算 110万 元 , 对 驻 村 干 部 进 行 差 旅 费 和 伙 食 补 贴 。(二)加强干部培训,强化有力办事注 重 加 强 村 干 部 教 育 培 训 , 建 立 村 干 部 教 育 培 训 机 制 。 村支两委干部虽然不需要太高深的专业知识,但要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同志。此外,由于惠民政策的调整变化,农业知识的不断更新等原因,需要对村支委干部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1派出去不如请进来。由于每个镇、乡都涉及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村支两委干部,如果采用派出去的办法,不管是经费还是人力都不现实,因而请进来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建议市委、县委组织部定期进行专题调研后,再根据调研情况选派教师到各镇、乡集中对村支两委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2加强乡镇党校的作用,最好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培训的理论性不能太强,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将培训内容通俗化、本土化。要针对广大的村支委干部最需要掌握的相关政策知识与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马上学以致用。3加强对村官的培养。现在的村官,由于在村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