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发行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发行,1955 年 5 月 10 日全面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生产,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以各解放区印钞厂为基础,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这套人民币共设计生产了 12 种面值、62 种版别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 1955 年 3 月 1 日开始发行的,共有 11 种面额、13 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并争取两三年内根本好转的形势下,为适应国内外经济情况而进行的货币改革 第三套人民币于 1960 年 4 月 20 日开始发行, 2000 年 7 月 1 日停止流通,共 7 种面额,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1980 年 4 月 15 日发行 1 角、2 角、5 角、1 元 4 种硬币票面尺幅较第二套小,面额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这是我国自行设计、使用自己研制生产的印钞专用设备和固定水印钞票纸印制的,是我国印钞造币工业进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从 1967 年“文化大革命” 初期到 1985 年定案,历时 18 年。
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三次上报方案,于 1985 年国务院常务会批准, 1987 年 4 月 27 日起陆续发行,共 9 种面额、12 种版别 第五套人民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 年 10 月 1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0 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68 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历史背景 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革命根据地货币是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统一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展开了统一本解放区货币的工作华中解放区发行了统一的华中币,回收原来开辟各抗日根据地时发行的多种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统一货币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1947 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各地区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而货币币制不统一、货币的比价不固定成了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也给解放军机动作战中后勤补给等问题造成巨大困难。
1947 年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华北财经会议决议,华北、西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首先进行了货币统一工作,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币按固定比价统一流通 1948 年 12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当日即由河北省平山县银行发行第一批人民币 5 元第一版、10 元第三版和 50 元第一版,标志着第一套人民币正式诞生 1949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平(今北京) ,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分行,至1951 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 统一发行人民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第一套人民币出现过的几种不同称谓 1. 名称: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最早见于 1948 年 11 月 25 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 2. 名称:新币,最早见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 ,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 “新币”。
3. 名称:中国人民银行券,最早见于 1949 年 1 月 31 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 4. 名称:人民券,最早见于 1949 年 1 月 31 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把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为“人民券” 5. 名称:人民币,最早见于 1949 年 6 月 14 日上海市直接税总,直税字第一号《上海市印花税稽行办法》人民币 ”这一名称第一次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6. 名称:第一套人民币 ,1950 年 8 月为设计新的人民币 (指第二套人民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设计方案和组建人员,称前一套人民币为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特点 1、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两字说明这个钞票的性质,它不是某个官僚资本家的或某个财政金融寡头的而必须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 2、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 ”,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进到哪里。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 3、第一套人民币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产物,其设计思想是以解放区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典型实例作为选择图样的题材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我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 由于原材料供应状况不同,纸张、油墨就地取材,造成钞劵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第一套人民币也没有水印,防伪效果较差 4.第一套人民币共 12 种面额 62 种版别,其中 1 元券 2 种、 5 元券 4 种、10 元券 4 种、20 元券 7 种、50 元券 7 种、100 元券 10 种、200 元券 5 种、500 元券 6 种、1000 元券6 种、5000 元券 5 种、10000 元券 4 种、50000 元券 2 种其中 20 元券第二版万寿山(甲) 和20 元券第七版万寿山(乙) 、50 元券第二版火车大桥(甲)和 50 元券第三版火车大桥(乙)、50元券第四版列车(甲)和 50 元券第五版列车(乙) 、100 元券第三版万寿山(甲) 和 100 元券第四版万寿山(乙)以及 100 元券第六版北海桥(甲) 和 100 元券第七版北海桥(乙) ,这五对人民币的图案相同,颜色不同。
另外,1000 元券第一版耕地券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 150mm×62mm 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特殊版别 1000 元券第一版(耕地) 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 150mm×62mm除1000 元狭长版外,第一套人民币票幅规格长宽比例都是 2:1 左右,只有这版 1000 元券票幅比例是 2:0.8 5 元第三版(牛 )是现有五套人民币中,唯一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手写体字样的币种 500 元第六版 (瞻德城)、1000 元第六版(牧马) 、5000 元第四版 (牧羊)和 10000 元第一版( 骆驼)这四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维文“ 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5000 元第三版(骆驼) 和 10000 元(牧马) 这两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蒙文“ 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 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多且种类复杂,而且流通时间短,部分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数量非常少第一套人民币停止使用时间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经济改革,因此收藏者留存下来的不多,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由于不少是珍品,其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受到知名拍卖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第一套人民币中一万元面额,有牧马图(有蒙文和骆驼图(有维文)两款。
其中,1951 年 5 月17 日发行的一万元牧马图案币(有蒙文) ,在 1997 年一次文物拍卖会上,出价高达 5 万元业内人士分析,建国初期第一套人民币有其独特身价,其中的珍藏精品价值还会走高,将来开出天价都是不足为奇的 发行人民币的重大意义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考虑周密,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是党的一项重大英明决策,对清除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统一全国各解放区的货币、支持人民币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期间,对人民币的要求是“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到那里,人民币就发行到那里”随着人民战争的胜利,人民币成功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元券及其它各种货币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可以说从当时的人民币就可以看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我们的现状是“一穷二白” ,此时人民币比炮弹还重要,祖国的稳定需要货币的支持,人民币对稳定经济的重大意义关系到新中国的存亡为此,人民币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设准备金,不和黄金白银挂钩,也不和美元、英镑挂钩,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货币体系,对人民老百姓都具有很实在的好处,使我们建立起了自成一体的经济体系。
可以说,第一套人民币是在党的领导下,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统一的时代 人民币的设计特征 按规定,所有的人民币在正背面都标有“中国人民银行” 字样,但只有佳木斯印刷出产的一千元纸币,背面没有“中国人民银行 ”字样,原因可能是当时处在战时,通讯不便引起的,因此这也成为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的最好注解,也是区别于后面几套人民币的重要一点还有一张五元的牛图,是唯一一张上面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字样的纸币,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的 在最早的印刷中我们已建立了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第一条就是没有总行批准是不准印制的,各版别的纸张和颜色都要经总行批准,这就在管理上上了个台阶,严格统一了管理要求,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在设计上,第一套人民币统一了版式,扫除了原有其他货币的半殖民地色彩,票面上取消了英文,不再采用行长的签字,而采用印章,正面所印的年号用“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背面使用公元纪年 1948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在最初设计中票面上有毛泽东头像,送审时,毛泽东说: “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于是图案改为了与经济建设和新社会的人们所经历的生活有关的图案,如农耕、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图景,如壹圆“工人和农民” 、贰拾加圆“施肥” 、壹佰圆“ 运输” 等。
50 多年过去,从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各种画面,还能强烈地感受到建国初期那种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极具收藏及鉴赏价值的第一套人民币 在过去的五十六年里,前后共发行四套人民币纸币其中,以第一套最为珍贵它已经成了国内外收藏家集藏的热点 第一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 12 个不同面额,同时具有 62 种不同印制图案印钞所用纸质有国产专用印钞纸、进口钞票纸、特制棉纸及道林纸印刷技术采用有胶印、单双面凹版印刷和石印去年看到台湾陈正统先生《人民币版式收集探索(六) 》一文中谈到第一套人民币中发现少量的拾元券“工人和农民” 图案英文水印券;壹仟元 “钱塘江大桥”图案星水印券;壹万元“军舰”图案星水印券和壹万元“双马耕地”图案星水印券为此笔者仔细鉴赏了所集一套人民币又发现在两种伍万元券中也有相同规则的水印,此种水印并非印钞前专门设计的,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印的特种印钞纸这就打破了原来对一套人民币提出“在防伪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记外,均无水印”的说法由此可见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由于它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陆续发行至全国各地,故其印制所用纸质、技术和印刷厂都是较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复杂得多。
这就使得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具有更深广的研究、鉴赏天地 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在十年前纸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