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759511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

2、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今天的所谓的质量而肆意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来,让黔驴技穷。就像没有计划的乱开采矿产资源一样,用干吃尽,总有一天会枯竭的。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且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

3、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有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这样是对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同样阻碍着学生智育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读书啊!读书声中变得麻木、愚昧了。这样,他们只能成为书的奴隶,而不能成为书的主人,就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都得越多越反动越迂腐,这就是为什么在学校读书时的尖子生,走出社会反而能力往往不如当时的后进生的根本原因了。教

4、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四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

5、目的。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方净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结构,陶冶学生情操。4、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让学生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5、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媒体,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6、 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育人,服务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他

6、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拼搏精神,乐观向上的处世哲学,开朗大方的个性,宽广坦荡的胸怀,不畏艰难的韧性和耐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气质优雅,性格开朗,胸襟开阔,精神饱满,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为的新时代新型的合格人材。 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

7、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只有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教师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是中卫撤县设市后为改变旧有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提出来的,指导着中卫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更应继续发扬“三苦”精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学

8、习效果。 一、“三苦”精神的根基在于扭住“发展”不放松,立足中卫实际谋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卫属于后发地区,要想与宁夏其它四市缩小发展差距,要想实现 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常规式的发展速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苦干实干,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纵观中卫经济发展实际,中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想发展经济,必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加大旧城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品位的同时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打造“一区六园”的工业格局,夯实工业经济基础的同时为未来发展鼓足后劲;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农

9、业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子;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第三产业,丰富群众生活同时促进就业。“三苦”精神在中卫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沃土上汲取养分,全市领导干部在实践“三苦”精神的过程中推动中卫各项事业发展。 领导苦抓,就是抓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干部苦帮,就是帮助群众消除顾忌、疑虑,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发展的实际困难、燃眉之急,帮助群众找到发家致富的好路子。XX 年,全市领导干部群众在“三苦”精神的鼓舞下,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 118.4亿元,增长 13.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8亿元,增长 48.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卫实现新崛起、新发展、新跨越,就必须继续发扬“三苦”精

10、神,用“苦”的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促发展。 二、“三苦”精神的源泉在于心系群众利益不动摇,带领中卫人民奔小康。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无论是领导苦抓还是干部苦帮,都不是为了给自己捞好处,赚钱财,而是为了全市老百姓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苦”的根源在于心系群众,在于为了群众利益苦干实干。那些心中装着群众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在苦抓苦帮中,形成了支柱产业,

11、发展了工业经济,建靓了塞上古城,装满了群众腰包。XX 年,全市硒砂瓜种植面积达到100.15万亩,平均亩产 1200 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2 亿元,亩均收入720 元,瓜农户均收入1.67 万元;全市设施蔬菜达到16.4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41.4万吨,实现产值 6.85 亿元,主产区农民来自蔬菜产业的收入达到29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5%以上。同时,林果、鸡禽、马铃薯、草畜、优质米、小茴香等产业不断发展,规模逐年扩大。 群众苦干是对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的积极响应。领导干部把着眼点放在为人群众谋利益的支点上,群众创业干事的热情被点燃,群众走上党所指引的致富之路。XX年,全市城镇居民可

12、支配收入突破1 万元,达到11731 元,增长 20%;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增长14.3%,比上年增收 448元。 三、“三苦”精神的内涵在于植根实践的沃土,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三苦”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做,到底怎样做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苦抓、苦帮、苦干”三个“苦”表明了“做”的的态度和方法。首先,要想做到“苦”,必须走到一线,深入基层。领导不到一线,坐在办公室里以喝

13、茶读报地方式谈工作、听汇报,根本谈不上苦抓。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苦抓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落实在真抓实干的行动之中。干部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群众疾苦,不掌握群众意愿,以简单粗暴、命令地方式执行上级任务,谈不上苦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更是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苦帮是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带着情意与群众心连心,是查民情、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力。其次,要想做到“苦”,必须以一贯之,坚持不懈。“三苦”精神讲求的是长远效益,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想起来了抓一下,帮一下,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群众也许认为是面子工程而不积极配合。中卫是后发地区,发

14、展更具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三苦”精神,才能使中卫经济大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201X 年中卫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卫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构想:突出“三大定位”,围绕“一大目标”,落实“五大任务”。201X 年中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 130亿元,增长 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亿元,增长 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增长 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0 元,增长 9%;农民人均纯收入 3800 元,增长 8%。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远景构想,我们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唯有以深入学习实践贯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扬“三苦”精神,才能更加激发出全市领导干部不畏艰险的勇气,更加充分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聚集领导、干部、群众三股合力,推动中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