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75682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河南2模拟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10 页) 河南联盟 2015 届高考仿真模拟试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 I 卷第 1至 9 页,第卷 9 至 10 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灵感既起于潜意识的酝酿,所以虽似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预备。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例子中就很容易见出预备的痕迹。他钟爱夏绿蒂,久萌念自杀。他的

2、经验恰恰如他在书中所描写的。这本书的情节在他的潜意识中酝酿已许久,耶路撒冷的情节和他的经验很相似。这类似点就成了点燃一大堆火药的导火线。所谓灵感,就是埋伏着的火药遇到导火线而突然爆发。而灵感也要有预备,所以想一部书的布局或是做一个数学难题,费过一番心血之后,就可以把它丢开不去再想,姑且去玩几天或是改做旁的事,让所想的东西在潜意识中去酝酿,到了成熟时期,它自会突然涌现。大数学家普恩加来的数学发明大半就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到的。文艺的创作道理也是一样。许多人不知道发明和创造在潜意识中都早已有预备,便以为它们是“凑巧”“碰机会”,实在是误解了灵感的性质。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意象何以特别在某一时会才涌

3、现于意识呢?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概括地说,意识作用弛懈时,潜意识中的意象最易涌现。所以艺术家自述经验,往往以为创作时的心境有如梦境。每个人大概在梦中都做过很好的文章,或是说过很漂亮的话。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就是梦境的作品。他本来嗜鸦片,有一天醉后坐在椅上睡着了,而临睡前他在一部游记里读到这句话:“忽必烈汗令在此地建一座宫殿,并且修一个堂皇的花园。”于是在三刻钟的熟睡中他梦见根据这个典故做成二三百 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10 页) 行诗。刚醒时他还记得清楚,于是取纸笔把它赶快写下。写到数十行时,忽然有客来访,把他的思路打断了,客去后则梦中所见已经模糊隐约,不能续写。他所写下来的五十三行

4、为他的全集中三杰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中我们也常遇到同样的事。刘后村沁园春词序说:“癸卯佛生之翼日,梦中有作。既醒,但易数字。”传说周美成瑞鹤仙是他在“梦中作此词,既觉而不知所谓”。文艺的创造成有一件有趣的事实,就是意象的旁通。这也有时起于潜意识的酝酿。诗人和艺术家寻求灵感,往往不在自己“本行”的范围之内而走到别种艺术范围里去。他在别种艺术范围中得到一种意象,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番,然后再用自己的特别的艺术把它翻译出来。唐朝草书大家张旭尝自道经验:“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王羲之看鹅掌拨水的姿势,取其意为书法;司马子长遍游名山大川之后,文章的气势日益浩壮,都

5、是由于意象旁通的道理。意象可旁通,所以艺术家如果想得深厚的修养,不宜专在“本行”之内做功夫,应该处处玩索。云飞日耀,风起水涌,花香鸟语,以至于樵叟的行歌,嫠妇的野哭,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一遇挥弦走笔,它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动作。在作品的表面上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会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些意象的蕴蓄就是灵感的培养。(选自朱光潜全集,有删减)1.下列关于“灵感”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灵感就是埋伏着的火药遇到导火线而突然爆发,既起于潜意识的酝酿,虽似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预备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

6、就在潜意识中酝酿已久。B.灵感不是毫无预备,发明和创造在潜意识中都早已有所预备,到了成熟时期,它们自然会突然涌现出来。以为它们是“凑巧” “碰机会” ,是误解了灵感的性质。C.意识作用弛懈的时候,潜意识中的意象就最容易涌现。很多艺术家自述创作经验,往往以为创作时的心境有如梦境。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就是梦境的作品。D.唐朝草书大家张旭自道见到公主担夫争路而得到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到笔法之神;王羲之看见鹅掌拨水的姿势,取其意为书法,都是灵感的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艺术家自述自己的创作经验的时候,往往以为创作时的心境有如梦境,他们每个人大概在梦

7、中都做过很好的文章或者说过很漂亮的话。B.刘后村在沁园春词序中说自己这首词是“癸卯佛生之翼日梦中有作,既醒但易数字” ;传说周美成的瑞鹤仙也是梦中创作出的。C.文艺创造成就是意象的旁通,有时也起于潜意识的酝酿。歌德钟爱夏绿蒂,久萌念自杀,书中描写的耶路撒冷的情节就和他的经验很相似。D.诗人和艺术家寻求灵感,往往不在“本行” ,而是在别种艺术范围之中得到一种意象,然后再用自己的特别的艺术手段把它翻译出来就行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10 页) A.大数学家普恩加来的数学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到的,这说明数学难题费过心血之

8、后只要丢开不去再想,到时候结果会突然涌现。B.柯尔律治在梦里根据读过的一句话的典故写了二三百行诗,而且醒后写下来的五十三行竟然成为该部作品的三杰作之一。这是灵感帮助了他。C.意象当其接触感官时,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因此在作品的表面上是看不出意象的痕迹的,而这些意象的蕴蓄就是灵感的培养。D.每个艺术家如果想得到深厚的艺术修养,就不宜专在“本行”之内做功夫,而应处处玩索。作为艺术家必须懂得艺术是各种意象的旁通的道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 47 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臵

9、,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狄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昼潜山谷,州县擒捕系狱者数十人。仁杰曰:“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 ”乃明榜要路,许以陈首。高宗喜曰:“仁杰识国家大体。 ”乃颁示天下,宥其同类。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 ”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

10、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 ”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

11、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之比。(节选自大唐新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此途穷者,不辑之 辑:缉拿 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10 页) B.没官五千余口 没:没收C.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D.左授复州刺史 左:升迁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B.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C.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D.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

12、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狄仁杰家有个看门人有被杀,众人争相回答官府问询以排除自己的嫌疑。狄仁杰因背书没有到被官吏责问时,以在书中与圣贤对答没有时间回应并讽刺他们为俗吏。B.越王李贞起兵失败后,六百多士和百姓受到牵连被判死罪,监督行刑的官吏催促处决。狄仁杰以检校官的身份让监斩官暂停行刑,并派飞骑奏报武则天,使其免去罪责。C.张光辅对狄仁杰的抗命极为愤怒,但是狄仁杰毫不畏惧,他斥责张光辅纵容手下贪功滥杀,所到之处抢劫掠夺,使远近居民流离失所。为此,狄仁杰遭到张光辅的诬陷。D.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赠封他为文昌左相,

13、后唐中宗赠封他为司空,到唐睿宗时又追封他为梁国公,其身后获得的荣耀一直持续到三代皇帝,这种殊荣当时无人能比。7.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 (5 分)(2)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11 分)人日 寄杜二拾遗高適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10 页)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

14、西南北人!【注释】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安史乱起,高適在玄宗、肃宗面前参预重要谋略,曾任淮南节度使。后遭内臣谗毁,被解除兵权。乾元二年(759) ,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底,杜甫流离转徙成都,高適寄诗问讯,馈赠粮食。上元元年(760) ,高適改任蜀州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时高適年将六十,杜甫年将五十。8.本诗前四句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 分)9.“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两句有哪些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对“学”与“思”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辩证论述的两句是:“_,_ 。”(2)在梦游天姥吟留

15、别中李白用以表现自己蔑视权贵的两句是“_,_!”(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表达渴求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的两个对偶句是“_,_。”乙 选考题在第三、四大题中自选其一作答,作答前必须将答题纸指定方框涂黑。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4)题。(25 分)求贤若渴风雪访孔明(节选)罗贯中二人歌罢,抚掌大笑。玄德曰:“卧龙其在此间乎!”遂下马入店。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玄德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长须者曰:“公何人?欲寻卧龙何干?”玄德曰:“某乃刘备也。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长须者曰:“我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颍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 ”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