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753475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读懂古诗,考纲概述,知识简析,试卷分析,备考策略,考纲概述,1,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说明:最新考试大纲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鉴赏诗歌的形象(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2语言:理解、品味词语,鉴赏语言风格。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1、思想内容是诗歌反映的状况或场面、主题和寄托的情感等。2、观点态度是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

2、等的态度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12/7/2017,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抓住古诗的体裁、语言特征,二要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三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读懂古诗,考纲概述,1,讲师的角色概述,知识简析,授课的过程及技巧,异常情况的处理,古诗体裁

3、常识,2,12/7/2017,知识简析,知识简析,古诗体裁常识,2,古体诗: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五古主要从汉代五言诗发展而来,七古则是从七言和杂言歌行发展而来。,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也称作格律诗。律诗特点:(1)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2) 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称排律或长律。(3) 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

4、格。通押一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五字的称五绝;七字的七绝。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具体说来,有四种:(1)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这是常式。(2)截取律诗的后半两联,第一联对仗。(3)截取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4)截取律诗前半两联,要求后一联对仗。,12/7/2017,典型试题,古诗体裁常识,2,石鱼湖上醉歌唐元结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

5、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指出以上两首诗的体裁特点,元诗为古体杂言,韦诗为近体七律诗。,12/7/2017,典型试题,2、阅读 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1)以上名句出自唐代人作品的一组是 、B.、C. D.,答案:A,简析;为苏轼句,为柳永句。,(1)对原作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古诗体裁常识,3,12/7/2017,知识简析,曲(一般指元曲

6、)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可供歌唱的新诗体,有一定的乐调和一定的歌词格式,按节拍歌唱。在形式上分为小令和套曲。小令又叫“叶儿”,通常指独立的、只有一支曲子的散曲形式。词中的小令是对中长调而言的,而曲中的小令则是对成套的曲子而言的,只要是单独的一支曲子,不论长短都叫小令。 小令形式短小,常用于写景、抒情;套曲更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曲,是和乐的诗,每曲都有一定的乐谱,即“曲调”,每种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即“曲牌”,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所以一般都在小令或散套的前面写上宫调名、曲牌名,并根据内容写出题目,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等。,套曲,

7、又称“套数”“散套”。它是由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的多支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它有头有尾,头一般是一支曲(称为“引曲”),中间部分可以从一支到数十支(称为“正曲”),结尾一般要用“尾声”或“煞调”结束。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就是由八支曲子组成。,古诗体裁常识,古诗体裁常识,3,12/7/2017,知识简析,体式,读懂诗歌思路-起、承、转、合。,起,承,合,转,“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承”的形式有总接、

8、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其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铺垫下文。,“转”句在绝句里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转”句十分关键,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抓住这“转”句特点对解读诗意也很关键。,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古诗体式常识,4,12/7/2017,典型试题,1、(2006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9、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古诗体式常识,4,12/7/2017,典型试题,2、(2013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答案:,用远古时期

10、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解析:这句是起句,写景、叙事。根据起句的作用,为下文铺垫,映衬作者心情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古诗体式常识,4,12/7/2017,典型试题,(2012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叶 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

11、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解析:第一联“起”,叙述、描写,第三联“转”,都是写落叶,是第三联“思”“信”的主体是落叶。,()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2)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第四联是“结”,根据“结”的作用,表明作者的情感,把落叶飘零与松树对比,表达作者的赞叹之情。,古诗体式常识,4,12/7/2017,古诗体式常识,4,典型试题,3、以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说说起、承、转、合对懂诗、解题的

12、帮助。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答案: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12/7/2017,古诗体式常识,4,典型试题,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13、。答:_:,答案:,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解析:该诗首句(起)从春草柳色写起,次句(承)写桃花杏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合)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12/7/2017,古诗体式常识,4,典型试题,5、(2006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

14、确:山多大石貌。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12/7/2017,典型试题,古诗体式常识,4,6、 (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这两句是承,写景。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

15、、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解析:“映地为天色”从“色”的方面写出山泉之清澈见底,“飞空作雨声”从“声”的方面写出山泉凌空而下水石相激的情形。另外,从上下文看,此联与前一联形成欲扬先抑之势,同时为最后两句的称赞做了铺垫。,这两句是承,写景。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