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74611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51、张淳传张淳,字希古,是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被授予永康知县一职。(永康)吏民大都一向奸诈狡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位县令。张淳到任后,日夜批阅案卷。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非常惊骇佩服,因此告状的慢慢的减少了。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淳很快的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大盗卢十八盗窃了官库的钱财,十多年没抓到,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约定期限,三个月内一定抓到他,要求御史每月下十

2、几道命令。等到命令经常下达后,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久了,上哪里去抓捕呢。”把檄文放置一边不去执行。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十八私通,这个官吏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听到张淳的话后就把它告诉了卢十八,十八思想上于是就放松了。张淳于是就让差役诬告那个县吏欠了钱财,把那个县吏关到监狱里。然后偷偷地喊来那个县吏,以他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可以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自己被关押,而自己可以出去筹集钱财赎回。十八听说后,急忙去看望小吏之妇,于是官府趁着他喝醉了酒抓住了他。等到上报御史,才仅仅过了两个月罢了。 老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怨恨,常常夸大到人命来诉讼。张淳查证不符合实情就定诬告人的罪,从此

3、没有诬陷诉讼的。永地人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张淳努力认真规劝,无力养活的,张淳就捐给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数也数不清。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张淳下令抢劫掠夺的人将被处死。有个抢了别人五斗米的人,张淳假装着取来死囚用棍棒打死了他,却榜示他的罪说“这是抢劫米的人”,众人都被震慑畏服。过了一段时间,因政绩卓著被上掉而离开永地,刚刚上车,却回过头来对他的下属说:“某某强盗已经来了,距离这里有几里路,可以给我绑来。”手下人依据他的话去查办,强盗正在河里洗脚,捆绑来后,强盗服罪。永人对这件事感到惊骇,认为是有神明指点。张淳说:“这些强盗,追捕他们急了,他们就逃跑,如今听说我要离开

4、此地,他们就回来了。我是依据道理来推测,哪里有什么神明呢。” 张淳被破格提拔为礼部主事,担任郎中,他称病离去。后来担任建宁知府,升为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的士兵,巡府考虑要解散他们,这些士兵都怒气汹汹。张淳说:“这些士兵都是非常剽悍的,留下他们就有用处,解散他们就会闹事。不如淘汰那些年老体弱的,留下那些年轻体壮的,那么留下的也不再想着叛乱,解散的也不能制造祸乱了。”巡抚听从了他的意见,事情于是安定下来。后来做官做到陕西布政。 52、石钟山命名探究译文: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元和李渤的简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彭雪琴侍郎,在江西呆的时间最久, (他)对我说:湖口县

5、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做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做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了声音像音乐声,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但凡有罅隙,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独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 ,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

6、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别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 ”,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 ”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作的。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53、游媚笔泉记桐 城 的 西 北 方 向 , 重 山 叠 岭 大 概 有 好 几 百 里 , 一 直 到 县 政 府 所 在 地 才 开 始平

7、坦 。 平 地 和 山 地 交 界 的 地 方 , 两 座 山 崖 合 立 一 起 , 像 屏 障 一 样 耸 立 , 高 的横 的 缝 隙 几 乎 不 能 走 人 ( 几 乎 不 能 成 为 路 ) 。 像 龙 一 样 曲 折 的 溪 流 , 从 这 里边 流 出 来 。 去 年 三 月 上 旬 , 我 们 徒 步 顺 着 溪 流 从 西 边 走 进 去 。 连 续 下 了 较 长 时 间 的雨 , 天 气 刚 刚 转 晴 , 溪 流 发 出 很 大 的 哗 哗 声 。 走 了 十 多 里 路 , 山 道 两 旁 有 很多 奇 形 怪 状 的 石 头 、 蕙 草 、 松 树 、 枞 树 、

8、槐 树 、 枫 树 、 栗 树 、 橡 树 等 , 不 时听 到 山 鸟 的 叫 声 。 溪 下 面 有 个 很 深 的 大 水 潭 , 一 块 大 石 头 露 出 在 水 面 上 , 好像 在 里 面 洗 澡 的 马 刚 刚 站 起 身 , 甩 着 鬃 毛 回 头 看 它 的 伙 伴 。 扒 着 石 头 向 上 爬 ,俯 视 云 彩 , 飞 鸟 看 起 来 就 像 要 坠 落 的 样 子 。 接 着 沿 着 悬 崖 往 西 走 大 约 二 里 , 层 叠 的 石 头 好 像 高 楼 , 翅 膀 一 样 探 出 在溪 流 的 右 方 。 有 人 说 : “这 是 宋 代 李 公 麟 所 说 的

9、 垂 云 沜 啊 。 ”有 人 说 :“后 人 寻 找 李 公 麟 记 载 的 地 方 , 没 有 找 到 , 被 你 找 到 了 。 ”石 头 的 缝 隙 间长 出 一 棵 大 树 , 树 阴 能 容 下 几 十 个 人 , 树 前 有 平 地 , 可 以 铺 上 席 子 坐 下 。 树 南 边 有 泉 水 , 明 代 的 何 文 端 先 生 的 摩 崖 书 ( 刻 在 峭 壁 上 的 字 ) 刻 在 上边 , 泉 水 叫 做 “媚 笔 泉 ”。 泉 水 漫 过 石 头 形 成 一 个 圆 形 的 水 池 , 上 边 的 溪 水流 落 进 去 。 左 丈 学 冲 ( 左 世 容 , 字 学

10、冲 ) 在 水 池 边 的 平 地 上 建 造 房 子 , 还 没建 成 , 邀 请 九 位 客 人 在 这 里 饮 酒 。 傍 晚 天 气 转 为 半 阴 , 山 风 突 然 刮 起 来 , 猛烈 地 吹 打 悬 崖 峭 壁 , 树 木 草 丛 、 许 多 泉 水 、 碎 石 乱 响 。 游 玩 的 人 感 到 十 分 害怕 , 于 是 回 去 了 。 这 一 天 , 我 的 伯 父 姜 坞 先 生 ( 姚 范 ) 也 去 了 , 我 ( 姚 鼐 ) 跟 随 他 , 他 让我 记 下 来 这 件 事赏 析 :姚 鼐 写 文 章 融 考 据 、 词 章 、 义 理 为 一 体 的 主 张 ,

11、在 这 篇 文 章 中 也 有 所 体现 。 作 者 先 写 桐 城 西 北 的 形 胜 , 次 写 循 溪 西 入 , 沿 途 所 见 之 景 物 风 光 , 而 后自 然 地 落 在 媚 笔 泉 , 既 把 媚 笔 泉 与 桐 城 、 小 溪 沿 途 的 景 物 风 光 连 为 一 幅 完 整的 图 画 , 也 在 人 们 眼 前 现 出 作 者 探 幽 赏 奇 的 志 趣 。 作 者 对 媚 笔 泉 的 记 述 , 先 是 写 媚 笔 泉 景 致 , 犹 有 访 古 赏 奇 的 情 怀 ; 然 后写 左 学 冲 筑 室 幽 居 , 盛 情 邀 饮 , 却 以 “山 风 卒 起 ”, 令

12、人 悚 然 , 扫 兴 而 归 ,显 出 此 地 其 实 僻 野 荒 冷 , 不 宜 久 留 , 含 蓄 表 示 出 作 者 不 喜 欢 隐 逸 的 意 向 。 文 中 既 写 了 山 势 、 溪 流 、 奇 石 、 树 木 、 鸣 禽 、 深 潭 、 泉 水 、 园 池 、 屋 舍等 自 然 景 物 , 又 涉 及 李 公 麟 、 何 如 宠 诸 多 名 贤 。 同 时 , 又 没 有 辜 负 左 公 往 日的 教 诲 和 世 交 的 情 谊 , 文 中 “左 丈 学 冲 于 池 侧 方 平 地 为 室 , 未 就 , 要 客 九 人饮 于 是 ”的 记 述 , 把 左 公 及 其 别 墅

13、毫 无 雕 饰 地 融 于 一 炉 。 全 文 文 笔 清 新 , 描写 生 动 , 对 比 衬 托 , 形 象 鲜 明 , 在 艺 术 上 形 成 一 种 高 雅 的 意 境 和 美 感 。 如“两 崖 忽 合 , 屏 矗 墉 回 ”、 “大 石 出 潭 中 , 若 马 浴 起 , 振 鬣 宛 首 而 顾 其 侣 ”、 “俯 视 溶 云 , 鸟 飞 若 坠 ”、 “肃 振 岩 壁 , 榛 莽 群 泉 , 矶 石 交 鸣 ”等 都 是如 此 。54、记句容叟我们的小船穿行过燕子矶,停泊在一座古寺旁,正好碰见一位老翁在训导几名僧人。那老翁容貌清癯而古朴,胡须和头发都已掉光,高声吟诵自己所作的诗篇

14、,可惜牙齿残缺而发音含糊。我上前作揖并询问他说:“您老人家该是得道之人吧?”那位老人回答说:“我不是得道之人,我是被道所连累的人。 ”询问他的姓氏,说姓赵,是句容人。(并说)母亲怀孕之时就不吃荤腥,9 岁时牙齿脱落见到肉就呕吐,于是就不吃荤腥。并发誓不娶妻,19 岁那年,母亲亡故。他仰慕茅山三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非常想到那里求仙问道,于是神情轩昂地相约三个人结伴而去,带着干粮奔向茅山洞的所在地。茅山洞幽深昏暗,人只能趴着像蛇一样前进。老人第一个先进入洞中,不料堕入洞中的暗河,幸好水浅,没有受伤。其余二人举着火把跟随在他的身后。上万只蝙蝠哑哑怪叫,如同一大片黑云向火把扑来,火把被扑灭了。一条长三

15、四尺的毒蛇,行进时如风暴乍起,呼呼作响。三人非常害怕,联结衣带沿着洞壁摸索前行,洞中的石块不是触着头顶就是碰了眉头,钟乳石如雨点般落下,几乎没法停留,又前行了五六里路,来到一处宽敞的洞穴,听到有钟磬和鸣的声音,三人非常高兴向前奔去,原来是石缝中滴水发出的声音。远望去洞穴中的水如黑色的海洋,雾气蒸腾深远莫测,波浪汹涌,不能够穷尽。这时候火把全部灭了,人也十分饥饿,因此三人后悔入洞太深便停止下来。打算从原路返回,一边走一边爬,迷失了返回的路。后来,忽然听到有人声似乎在天外呼唤,原来是三个人的亲戚朋友备办着祭奠用的饭菜纸钱在洞口哭号。三个人牵引着亲友递进来的绳子相继出洞,见到青天如同看到多年的老朋友

16、似的,原来洞外已经是过了三个昼夜了。老人回来以后,学习了养气呼吸法,在这三个人中是最年长的,然而最终归于衰老无用,与一般老人一样。他又极其贫穷,不名一钱,于是教几个小和尚求口饭勉强度日。常常独自悔恨凭空慕道求仙,差点死在洞穴里。后来竟然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坚称有道有仙,认为老翁讲述的话是假的,这种人真是大错特错啊。55、山西商有 个 山 西 商 人 住 在 北 京 信 成 客 栈 , 平 日 穿 衣 打 扮 和 仆 从 出 行 都 非 常 华 丽 ,听 说 是 按 惯 例 来 纳 税 的 。 一 天 , 有 个 穷 老 头 来 拜 访 这 家 人 , 仆 人 不 让 他 进 去 ,于 是 就 在 大 门 上 等 候 , 才 见 到 主 人 。 只 见 主 人 神 情 淡 漠 , 一 顿 茶 的 功 夫 之 后就 不 在 多 说 话 了 。 这 个 穷 老 头 慢 慢 露 出 了 求 助 的 意 思 。 主 人 失 意 地 说 : 现 在就 连 税 钱 都 凑 不 足 了 , 怎 么 还 会 有 余 力 去 帮 助 你 呢 。 穷 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