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7438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摘要 】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 87 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三种术式,随访 820 个月, 并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 单纯切开引流术复发 11 例, 一期切开复发 3 例,一期切开挂线术无复发。结论 正确寻找内口是治疗肛周脓肿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肛周脓肿;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不同于一般外科感染的处理,其手术治疗者需清楚肛门直肠部位解剖。并能在术中准确找出内口及正确处理实施有效的手术方案,缩短病程,最大限度减少复发率。我院肛肠科2005 年 5 月至 2007 年 3 月在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方面,有一些临床体会,现

2、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7 例,男 58 例, 女 29 例 ,年龄 2163 岁,病程 37 d。21.2 手术方法 在腰麻下取截石位行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手术 19 例,因内口不能确定或其他原因只做单纯切开引流。方法:在脓肿最明显处弧形或放射状切开皮肤,皮下直达脓腔,分离间隔充分,修剪皮缘,凡士林纱条填塞,以利引流。 (2)脓肿一期切开术 63 例,术中引流脓液后能确定内口,行一期切开术,准确找出并正确处理内口。适用于低位脓肿且脓腔到内口之间的管道位置较低的患者。 (3)肛周脓肿一期切开挂线切除术 5 例,在切开排脓同时,切开低位括约肌包括位于肛管直肠环以

3、下的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和内括约肌。对肛管直肠环以上与内口相间的部分组织采用双 10 号丝线通过内口缚扎,注意缚扎线并不系实,起到切割作用即可,3 周之后缚扎处周围组织因炎性刺激局限,再行二期切开取线术。适用于高位肌间脓肿,内口清楚,脓腔到内口的管道位置较高者。1.3 术后处理 手术日可给半流,酌情应用抗生素,若需静脉给药,于术日应控制液体入量,减少尿潴留,坐浴换药治疗,术后 5 d 给予扩肛治疗。1.4 疗效 本组病例住院 1026 d,临床治愈出院。随访 820个月,单纯切开引流术复发 11 例(57.9) ,一期切开术复发 3 例(4.7) ,一期切开挂线术无复发病例。32 讨 论大部分

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由肛窦、肛腺、肛管、直肠中心间隙感染引起,开始在中心间隙内生成中心脓肿,然后沿肛内中心腱间隙向各方蔓延,在不同部位形成各类脓肿,常为急症手术,各类脓肿切开引流方法不同1。本病发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且感染蔓延播散途径广泛,故应早诊断、早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常见的肛周疾病。这些脓肿绝大部分是由肛窦炎同肛腺感染引起的2。LoCjhart Mummery 在 1929 年最先提出肛窦是肛门和直肠感染的病因。随后,被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证实。目前,现代医学较为公认的感染机理是 Eisenhammer 同 Parks 提出的“隐窝腺学说” ,肠道细菌经肛隐窝引起肛腺感染,其炎症沿肛腺导管穿

5、过内括约肌侵入内外括约肌间,形成肌间隙脓肿,为始发病灶,沿周边蔓延,扩散而形成,形成多样的肛门直肠脓肿。临床上常将感染的起始部位称为内口。因此,这类脓肿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内口并正确处理内口3。本组总计病例 87 例,其中 19 例行单纯切开引流术,63 例行一期切开术,5 例行一期切开挂线术。有 19 例没有发现脓肿内口,故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有 11 例(57.9%)复发;脓肿发现内口的 68例中,一期切开术 63 例,仅 3 例(4.7 )复发; 5 例一期切开挂线术,无复发病例。综上所述,在肛门周围脓肿手术治疗中,能否4准确找到内口并正确处理是提高脓肿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的关键环节。

6、内口的探查有多种方法,但脓肿的初期治疗,首先不应盲目查找处理内口,Lockhart Mummer 认为:在脓肿周围有炎症浸润和水肿时,查找脓腔与肛管的联系是非常困难的4。笔者持同样观点,因此不赞同对内口的盲目探寻和处理,避免人为将炎症扩展或造成假道,既增加患者病痛,也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后期治疗。其次,量体裁衣,正确实施手术方案。能否一次治愈脓肿应以脓肿的深浅,内口能否确认为先决条件5,浅表脓肿,内口易确定,而较大较深脓肿因炎症组织水肿,内口不易确定。因此,术者应清晰肛门直肠解剖。再者,是否一期挂线治疗,应看内口与脓肿间管道是否通过外括约肌深层,肛管直肠环以上来决定。因处理时有可能损伤括

7、约肌或肛管直肠环,影响肛门功能,应慎重。笔者临床观察采用 10 号粗丝线挂线为好。最后,二期取线时,应在满意麻醉下,取截石位,充分修整挂线处周围组织,取线应完整使切口引流通畅,避免假愈合。通过本组病例分析,在脓肿初期治疗时,要求医师对肛管直肠有清楚的解剖知识,并能区分脓肿类型,术中依脓肿类型确定术式:不能确定内口,行单纯切开引流术。确定内口的一般性脓肿行一期切开术。脓肿位置高,内口能确定,行一期切开挂线切除术。5笔者认为确认及正确处理内口能最大幅度降低本病复发率,减轻患者病期,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参考文献】1 张庆荣 .肛管大肠手术图解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95.2 张庆荣.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88.3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4.4 王玉成,谷振春.常见肛肠疾病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6:35.5 王玉成.肛管周围疾病诊治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 ( 11):6906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