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472239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水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 年到 2015 年的“十二五” 时期,是天水教育 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实施全省“中心带动 、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 和全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作为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编制好天水市“ 十二五 ”教育事 业发展规划,既是市委、市政府 优先发展天水教育的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研究制定教育政策和编制教育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更是全市教育系统未来五年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年)、甘肃省教育事业“十二五” 规划和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天水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 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促进2了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类教育稳步发展,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1.“两基 ”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张家川 2006 年如期完成 “两基” 达 标,全市 实现 “两基”目标,“普九 ”人口覆盖率达 1

3、00%,比“十五” 末增加 6.6 个百分点。 2010 年,全市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达到 57.25 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 99.92%和 99.3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9.45%和 98.75%。全市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3.5%。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2010 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 12 万人,比 2005 年增加 3.1 万人,递增 33.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73.8%,比 2005 年提高了 29.50 个百分点。职普招生比达到 4.6:5.4,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了 7.54 万人,比 2005 年增加了 1.

4、16 万人。3.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0 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了 20 所,在校学生达到了 4.46 万人,比 2005 年增加 1.93 万人,年均递增 15%,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达到 4 所。广泛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五年累计开展成人教育培训 15 万人次。4.学前教育迅速发展。2010 年,全市有幼儿园 151 所,在园儿童 36889 人,比 2005 年增加 8730 人,年均递增 6%。幼儿一年入园达到了 65%,三年入园率达到了 27.59%。5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9 年 5 月,甘肃省机械工业3学校与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整合创建了甘肃机电职

5、业技术学院,全市高等学校增加到了 5 所。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了 3.5 万人,比 2005 年净增 1.74 万人。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年考生达到 2.25 万人次,考生覆盖到农业、林业、工业、医疗、教育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教师结构不 断 优化,整 体 素 质 进一步提 高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十一五” 期间 ,通过选拔录用补充教师,中小学教师净增 5187 人,全市教师队伍数量达到 35990人,生师比达到了高中 16.1:1、初中 16.7:1 、小学 20.7:1;教师素质显著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到98.61%、97.04%和 86.01%,分别比

6、2005 年提高了 2.26 、4.3 和27.42 个百分点;继续教育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培训管理人员 600多人次,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学校管理人才。大力开展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和骨干教师培训等,五年累计培训 4 万多人次;截止目前,共评选省级学科带头人 39 人、骨干教师 329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 285 人、骨干教师 1939 人,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先后实施了“六大育人工程” 、 “美德在我心 ”儿童美德教育工程, 创建了 201 所“儿童美德”教育项目学校,推广儿童美德教育课程和实施美德卫生

7、间建设项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承担市级以上教研课题 18 项,中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刊4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1000 余篇,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校刊或编制教研教改成果集等多种形式开展研讨活动, 天水教育和天水日报.教育周刊已成为全市教育质量持续攀升的助推器;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全面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市艺术等级测试和青少年科技小制作评选活动,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彰显与培养提供了环境。坚持两操两课活动,开展眼保健操活动和“阳光体育” 冬季长跑活 动,坚持学生每天 锻炼一小时,学生的身心素质大幅提高;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了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8、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十一五” 期 间,全市高考二本上 线率逐年提高, 2010 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 7880 人,比 2005 年的 4353 人增加 3527 人,增长44%。高中会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信息技术教育得到普及,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普及。全市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乡镇以上小学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学校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 2974 所、卫星教学收视点 2436 所、计算机教室357 所,现代远程教育“ 三种模式” 的覆盖率达到 100%,农村 90%的学校

9、普及信息技术、实现了“校校通 ”目标。加快城域网资源库建设。市县区教育局和 870 所学校通过光纤、ADSL 和拨号方式与天水教育信息网连接,实 现 了 教 育 信 息 采 集 、处 理 、传 输 工作 。建立了 “天水电 教交流平台”,开辟了教育新闻、远教经验、远教动态、远教资源、电教文件、技术支持等服务栏目;信息技术应5用更加广泛。“十一五 ”期间,全市有 2181 名师生的信息技术整合课例、多媒体教育软件、三种模式教学应用经验及案例在省级以上大赛评比活动中获奖。各类学校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应用,实 现 了 信 息 技 术 与 学 科 教 学 的 有 机 整 合 ,有 力 促进 了

10、 教 学 观 念 、教 学 方 式 的 根 本 改 变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发展后劲得到提升建 立 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 化 了 以 县 为 主 的 义 务 教育 管 理 体 制 ,进 一 步 强 化 了 各 级 政 府 对 教 育 事 业 的 管 理 职 责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标准,顺利启动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制定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项管理制度和考试改革办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努力适应社会需求,面向市场、企业设 置 调 整 专 业 结 构 ,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鲜明的职教特色。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11、,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教师招考录用补充机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教育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实力显著增强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由2005 年的 2176 所调减至 1776 所,减少了 18%,小学教学点由539 个调整到 548 个,增加 1.6%,初中由 214 所调整到 216 所,增加 0.9%,高中由 54 所调整到 51 所,减少了 5.5%,完全中学中有 5 所学校实现高初中分离,举办独立高中;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十一五 ”期间 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 92 亿元,比“十五”6期间增加 58.5 亿元,增长 175%

1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五年共实施教育项目 1120 多个,累计投入资金 11 亿元,新 建 中 小 学 校舍 123.6 万 ,消 除 中 小 学 危 房 55 万 。全市中小学校舍面积达到 308.7 万 ,比 2005 年增加 53.1 万 。 生均达到 4.76 ,比 2005 年增加 0.93 。经过“十一五 ”期间的持 续发展,全市各 类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13、就。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教育底子薄,需求量大,加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教育投入方面:地方财政困难,财力薄弱,财政对教育发展的保障能力不强。教育投资渠道窄,社会资源发掘不够。基础教育方面:学前教育规模偏小,普及程度偏低。“两基”普及水平不高,巩固提高任务艰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职业教育方面: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产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民间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不高。企业职业教育资源尚

14、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实习实训基地7短缺,不能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要。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全市还有县聘代课教师 2149 人;教师知识结构有待完善、更新,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少,骨干群体力量弱,示范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现有校舍建设标准低,危房数量大。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短缺,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落后,中小学实验仪器、图书、体育、艺术等设施不足。三、天水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 时 期,是我国以 转型促发展的新一 轮战略调整期,也是我 市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深入实施“1135”区域发展

15、战略,推动全市跨越式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全市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发展的有利条件 1优先发展有了政治保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并把教育放在社会事业发展之首,突出体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社会需求日益旺盛。新世纪以来,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在步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8的轨道,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6、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立,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点机遇。4加快发展有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 30 年的发展,教育体系基本健全,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逐步壮大,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办学条件日益雄厚,教育实力显著增强,为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1经济发展落后的制约。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地方财政拮据,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教育投入不足,制约教育发展。2自然条件的限制。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貌区域分异明显。受自然条件制约,人口主要沿河流谷地分布,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3传统观念的阻碍。传统教育观念、择业观念依然束缚着人们对接受职业教育的认识。4教育管理体制制约。教育人权、财权、事权相分离,教育管理体制不顺,运行不畅,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四、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十年,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立,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发展方式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