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715303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调查调研关于苏南跨江开发的思考思考开发关于苏南跨促进苏南地区大规模的跨江开发,应更多地发挥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效率的调控作用,以政府力激发调动市场力。苏中苏北招商引资应当着眼未来,优化结构。从各级政府来看,促进苏南地区跨江开发不宜操之过急,不能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苏南能不能成为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心?历史地看,苏南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较强,而苏南经济增长对苏中苏北的带动力一直较弱。现在,苏南地区经过长期的高强度的开发与发展,一方面经济能量远远超出其地域空间限制,另一方面在资源环境方面将会逐步出现难以持续发

2、展的问题。因此,借助苏中苏北大发展,苏南可以找到进一步释放经济能量的空间,同时可以培育自己在江苏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苏南中心地位的确立不仅要求经济能量在中心的凝聚,同时要求有广阔的外围。这个外围不是地理上界定的,而是由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界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南地区的跨江开发,使苏中苏北成为苏南发展的腹地,实现经济增长在区域间有效而快速的传递,对江苏南北两岸是双赢的战略。当然从眼前来看,苏南还没有积累起辐射苏中苏北、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中心的足够的能量。苏南发展经历了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和企业改革转制两个阶段,正由集体经济的高积累转向民营资本的集聚,苏南民营经济正处于成长阶段,产业转移的动力并

3、不强。而且苏南的企业家与浙江等地企业家在离乡创业发展、远距离扩张的思想观念和手段上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像浙江那样民资大量外溢,甚至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苏南地区的投资、发展环境也普遍好于苏中苏北地区。因此,苏中苏北地区吸引苏南地区大规模跨江开发还须继续创造条件。苏南何时大规模“腾笼换鸟”?从传统行业来看,只要苏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的优势产业仍然不会北移;只有当苏中苏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高于苏南地区时,只有当苏南地区无地可用时(按现在的工业开发速度大约经过年),才有可能使投资重点北移,才有可能大规模“腾笼换鸟”,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4、苏南地区传统产业的边际投资回报率的增长速度是递减的,而苏中苏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的增长速度是递增的,两条运动轨迹的动态发展肯定会存在着一个交叉点,即苏中苏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从低于苏南地区到高于苏南地区,这个交叉点就是投资重点转移的转折点,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之前,政府的协调作用主要的并不是急于转移投资重点,而是要通过制度的安排来改变不同区域的边际投资回报率增减的“速率”,通过改变市场参数进而改变企业的行为。这就要求在政策上对边际投资回报率低的欠发达地区给予倾斜。通过政策倾斜,激发市场力,加上后发优势,使得欠发达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的上升速度快于周边地区,通过改变边际投资回报率的区域分布格局,

5、最终改变资源的流向,从而实现未来的江苏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怎样看待苏中苏北地区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一个最根本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都想联在一起的,也不是由政府刻意安排就能形成的。从根本上讲,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自发秩序的扩展,此中的关键是现实利益的驱动,当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进行有效地分工。从政府来看,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一是要培育和完善造就企业家的环境,企业家实际上是无法造就和培养的,我们只能造环境,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形成清晰的产权制度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普遍尊重,特别是对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要尊重、爱护。二是为企业集群尤其是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公共品,包括基础设施、财务金融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市场营销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创造更适宜中小企业成长的“经济生态”。三是要有耐心,要看到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区都经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因为集群中企业网络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那种企图在很短时间里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