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4697581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文化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1龙 门 蓝 田 瑶 族 风 情 园旅 游 发 展 规 划一广东最大的瑶族乡广东龙门蓝田瑶族乡位于龙门县北部寒山(又名瑶山)脚下。1987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蓝田瑶族乡。全乡总面积 169 平方千米,山地占 95%,总人口 9964 人(2001 年) ,其中瑶族 8870 人,占总人口的 89%。是广东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乡。蓝田瑶族乡位于广州市东北方,距广州 176 公里,从广州、深圳、惠州、东莞至蓝田均在 23 小时车程之内,是最靠近珠三角的瑶族乡。蓝田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瑶族有瑶语但无文字,蓝田瑶族的历史只有口头承传的传说故事,说其祖先是从韶州北部

2、的瑶山地区迁徙来蓝田的,其时间,据推算起码不晚于明初。因为蓝田瑶人供奉的“峒主爷”源于明弘治元年(1485 年)在今番禺、增城一带爆发的以瑶族为主体,以瑶人谭观福为首领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虽最终被镇压,但其首领谭观福被瑶族人视为英雄供奉,因此推算,蓝田瑶族人应在明初或更早之前就已到此。瑶人在蓝田早期傍山挖窑而居或半穴居(窑洞上搭棚顶) ,自称“山仔瑶” 。蓝田古称上建峒,解放前后,当地汉族居民亦一直称蓝田瑶族为“山仔瑶” 、“上建仔” 。由于蓝田瑶族很早落籍蓝田,跟当地居民以及客籍汉人不断融合、同化,在保留、发扬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多种民族文化的辐射与渗透,从而形成别

3、具蓝田特色的瑶族文化特征,在衣食住行、信仰习俗、婚姻嫁娶、民间节日等方面与粤北瑶族均有所不同,为开发蓝田瑶族风情旅游资源提供了颇具特色的条件。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二旅游开发条件分析蓝田开发旅游区,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一)具有独特的瑶族风情蓝田瑶族的民俗风情与粤北的连南、乳源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有某些共同之处,但蓝田瑶族有其自身的特点:1最具特色的是“ 舞火狗”。这项习俗活动在全国瑶族中,还是首次发现,它源于典型的对狗的图腾崇拜,纪念其祖先幼年丧母,靠狗母奶养大的养育之恩,后发展为固定的祭祀狗的活动,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大型隆重的“舞火狗”活动。由未婚少女扮演“火狗”

4、 ,头上身上插着点燃的香火,身穿缀着树叶的衣裙,在村寨各处拜祭,男青年在后点燃爆竹助兴。未婚女青年参加三次“舞火狗”才能出嫁。 “舞火狗”活动之后,男女青年走向河边,对歌谈爱。蓝田的“舞火狗”已由龙门县文化局编成歌舞节目,在全省汇演中获一等奖,并被邀请到西樵山等旅游区演出,深受欢迎。2蓝田瑶族的民间节日,内容丰富,既保存了本民族的传统,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节日形式。蓝田瑶族“月月有节” ,这些活动可成为旅游区每月的新节目,在餐饮、娱乐、表演、装饰中展现节日气氛。正月:初一春节,初五“送穷” ;十五“元宵” 。二月初二:土地伯公诞。三月清明节四月初八鬼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尝新节(尝食新鲜收获的米粮

5、、瓜果)七月初七仙女下凡(七姐诞) ;十四盂兰节,拜祭总峒主爷“谭仙公”八月初三灶君节;十五团圆节九月重阳节(新丁祭祖)十月初一牛王节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3十一月“做冬”节(冬至)十二月十四送灶君节;廿九或三十除夕3蓝田瑶族的服饰具有一定的特色。蓝田瑶族的服饰,过去都是自己纺织染缝,家家备有木制纺织机,布料是当地栽种的苎麻与棉花,染料是自己栽种的蓝靛,过去蓝田广泛栽种蓼蓝, “蓝田”的地名由此而来。传统服装颜色以蓝、黑为主。妇女服装式样分便装与盛装两种,便装古朴、简便;盛装镶有各色花边和花鸟图案,配上头饰与耳环,鲜艳夺目。4瑶族民居可作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之一。蓝田地区有 48 座大小

6、村寨,本规划区旁的杨梅塘村仍保留着早期村寨的结构形式围。稍加整饰,可成为瑶族民居建筑的参观点。5蓝田瑶族的婚嫁形式,经演绎也是一种很活泼的旅游资源。如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婚礼的迎娶、出嫁礼、入洞房、拜堂,颇流行的“入赘婚”等,都可作为游客参与和表演的节目。(二)旅游区位优越本风情园正处于龙门主要旅游区附近,与规划中的天堂湖水上旅游度假区、桂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龙门温泉、地派温泉以及龙城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等邻近,而又与它们的功能不同,可与它们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共同组成一条旅游线路,实现双赢!(三)对外交通方便连接 105 国道和 205 国道的龙(门)新(丰)公路通过本区。南面从广州和珠三角方向

7、来的游客以及北面从新丰、韶关乃至江西方向来的游客,都可以通过上述公路直达本区。(四)旅游开发用地充足本风情园有充足的闲置荒岗、草坡地可以利用,而且靠近圩镇和村落,有利于开发。(五)社会经济条件良好蓝田瑶乡经济落后,根据本乡资源与现实情况,以旅游为龙头,带动本乡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实际。省、市有关部门和龙门县政府会实行政策倾斜,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予以支持。当地瑶民也非常支持旅游开发,愿意以较低租金,出租土地给本风情园作开发之用。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4此外,本区还出产有山珍土特产、手工作坊产品、手工艺品等等可作旅游购物、餐饮美食开发,丰富旅游内容。三规划范围和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范围本规划

8、确定规划园区范围的原则,一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避开居民区,以减少开发费用和便于今后旅游区的管理。本风情园区位于蓝田乡圩镇西部,其规划范围:东起蓝田中学旁的公路沿线;西抵高压线走廊;北自大埔围、长塘村以南;南至杨梅塘村和蓝田卫生院以北。即以石马山为中心的四周山地、草地和水域,总面积 415 亩。(二)规划指导思想1挖掘瑶族文化内涵,展示具有蓝田特色的瑶族风情,增添龙门旅游产品的姿彩。让珠三角人更多地了解瑶乡,让蓝田瑶乡以旅游为龙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以市场为导向,与桂峰山、天堂湖、龙门温泉、龙城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等周边旅游区联手促销,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龙门旅游经济的繁荣。

9、3旅游产品以动为主,动静结合。以各种表演节目展示瑶族风情,让游客多参与节目,在欢快娱乐的氛围中,使情感与文化交融,增进民族亲和感。4抓特色、创品牌、上档次,建成精品旅游区。达到国家 2A级旅游区标准。5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6本规划要在龙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并与蓝田乡镇建设、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四规划年限和目标(一)规划年限本规划期限为 20022007 年20022005 年为规划一期(前期) ,本园基础设施、主要景区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5和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全园初具规模。20062007 年为规划二期(后期) ,继续完善、配套、提高,风情园全面建成。(二)规

10、划目标至规划期末,把蓝田瑶族风情园建成为以展示具有蓝田特色的瑶族文化风情为主体,兼具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功能,动静结合,参与性强,在粤中南地区别具一格、达到国家 2A 级旅游区标准的瑶族风情园。五市场定位(一)主题与形象定位主题是“瑶族风情” 。突现这是广东最大的瑶族乡,是离珠三角主要客源地最近的瑶乡。这个瑶乡的“风情”很有特色,既有瑶族本身特征,又融合了岭南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民俗,形成了具有蓝田瑶族特色的“蓝田瑶乡风情” ,如“舞火狗” 、 “月月有节”等等活动。由此,主题形象定位词是:月月有节舞火狗瑶乡风情蓝田游(二)旅游产品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为:具有蓝田特色的瑶族风情游,兼具休闲娱乐

11、、美食购物等功能。(三)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规模预测本区客源市场定位,应与龙门县客源市场定位相同,即以广州和珠三角市场为主体,大力拓展港澳市场,积极开拓以东南亚为重点的海外市场和省内外其他地区市场。客源市场规模预测:由于本旅游区是白手起家的主题园,周边地区也无相同类型旅游区可作比较,要预测本旅游区客源规模,可参考下列因素估算。1连南瑶族自治县经营多年的“三排瑶寨景区” 和“篝火晚会” 。它在广东已有相当知名度,近些年游客接待数都在每年 10 多万上下。本园正待兴起,虽有一定“后发优势” ,但“知名度” 、景区完善程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6度等,还要有相当的时间才能逐步提高,在近几年内难以

12、达到连南的水平。2周边景区的客源规模。龙门县旅游规划客源规模预测中,紧靠本区的龙城田美片区和桂峰山天堂湖片区,预计在 2005 年游客规模达到 15 万人次(中方案) 。本区与它们共同组成一条线路,可争取其中相当部分游客。3景区合作前景。桂峰山度假区正在兴建,几年后可基本建成;龙门温泉今年底可试营业。本园建成后可与它们联手促销,共同组成二日游线路,把本区的动态娱乐节目与它们的静态生态度假、沐浴温泉相结合,实现动静结合,既丰富了这条线路的内容,又缓解了它们的淡旺季节矛盾,实现互补双赢。根据以上综合评估,本区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达 5 万人次,争取达到 8 万人次。即每周平均 1000 人次,争取达

13、到 1500 人次。六总体布局(一)景区的结构和布局根据本风情园的主体功能、规划目标,结合本园的地形地物条件,全园景区的开发,空间结构拟作“五区、一中心、一路网、一备用地”的布局。“五区”:1“瑶族风情娱乐区”。位于本园入口后的第一个景区,也是全园的核心景区,体现蓝田瑶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歌舞艺术、娱乐习武等,共有六大部分。2瑶家手工作坊区。展现瑶族家庭传统生产的项目,如纺织、染缝、竹木编织、制作豆腐、米饼、酿酒,等等。3瑶乡美食购物区。展现瑶乡的饮食文化、山珍特产、手工艺品,等等,让游客品尝、参观、选购。4瑶寨度假别墅区。在湖滨风景优美地区,建少量具有瑶寨建筑特色,室内简朴舒适,具有中高档

14、设施的别墅,供部分游客双休度假或小型会议之用。5石马山长塘山水休憩区。石马山为本区风景林区,应以保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7护为主。适当修筑登山步级和林间小径,作登山、休憩之用。长塘则开发泛舟垂钓、沿塘漫步、对歌谈爱等活动。“一中心”:包括风情园管理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及门景、停车场等。“一路网”:建设风情园内四级路网,通过路网把五区、一中心以及各景点联结起来,并起快速、安全疏导游客及消防、运输等作用。“一备用地”:风情园西部,高压电线走廊以西,先控制、保护起来,作为今后风情园扩大持续发展之用。目前可种几十亩至上百亩蓝靛、苎麻、棉花,既作为游客的参观点,增长其有关蓝靛的知识,亦可收获制作

15、蓝靛染料和纺织原料。(二)门景及旅游环境建设风情园的主入口,要建设具有瑶族艺术风格的门景,并配置作为风情园标志的雕塑和花坛,这是进入风情园的醒目标志,又是游客摄影留念的小景,给游客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风情园的一级干道,沿路绿化、美化,设置规范、准确、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路牌、导游标志。适当地点设置公用电话亭和清洁卫生的公共厕所。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分区和项目布局根据蓝田瑶族风情园“发掘文化内涵,彰显蓝田瑶族文化交融性特色,演绎蓝田瑶族风情,开拓视野,娱乐大众”的主题产品定位,按照“五区、一中心、一路网、一备用地”的功能结构布局,兹就“五区一中心”瑶族风情娱乐区、瑶家手工作坊区、瑶寨度假别墅

16、区、瑶乡美食购物区、石马长塘山水休憩区和服务与管理中心的开发规划,分述如下。(一)瑶族风情娱乐区1开发条件与现状瑶族风情娱乐景区作为蓝田瑶族风情园的重要品牌,最具参与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8性和娱乐性,是蓝田瑶族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蓝田瑶乡地处粤中地区,可谓粤中唯一的瑶族聚居地,其民族文化具有交融性特色,它既具有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各民族的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又与当地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有异于其他地区瑶族(如粤北的排瑶、过山瑶)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点。蓝田瑶族在继承、发扬瑶族文化特征的同时,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多种民族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因而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明显地呈现出不同层次组合的烙印,构成了别具地方特色(地域性)与民族特征(民族性)的蓝田瑶族文化。例如蓝田瑶族特有的“舞火狗” 、打歌堂和男女对歌等风俗习惯,就很有艺术魅力,略加组织改编就能成为很好的旅游文艺表演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