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全译文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4681315 上传时间:2017-12-06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全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古代汉语》全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古代汉语》全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古代汉语》全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古代汉语》全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全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全译文(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古代汉语全译文1 神话四则1)形天山海经海外西经可能在战国时代成书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译文】形天与天帝在神威方面进行比斗,天帝弄断他的头,把他葬在常羊山。于是用乳头作为眼,用肚脐作为口,持盾和戚(类似斧的兵器)挥舞着(继续与天帝抗争)。2)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写作“甫”)与太阳赛跑。赶上(接近)了太阳,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到黄河、渭水中去喝

2、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到北边去喝大湖里的水(大泽:神话中的大湖),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即桃林)。3)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文】从前,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与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争为帝王,(共工)发怒碰撞不周之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

3、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4)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译文】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颛:纯朴厚实),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

4、青天,折断鳌(海里的一种大龟)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州(古九州之一,古代中原地带),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这里指洪水消退了),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9 寓言四则1)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景公问于晏子曰:“ 治国何患? ”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 何谓也?”对曰:“ 夫社,束木- 2 -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译文

5、】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 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 ”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2)九方皋相马列子列禦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今中牟白

6、沙乡西古城村)人。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秦穆公谓伯乐曰:“ 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墨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 “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7、。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 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 伯乐答道:“一般的好马可通过形体状貌辨识,天下特出的好马(即千里马),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形容千里马的体态特征,恍惚迷离,很不容易识别)。像这样的马绝于尘土消失蹄印(形容千里马跑得非常快,奔跑时不会扬起尘土,也不会留下足迹)。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能够教会他们识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我有一个曾在一起扛过东西打过柴草的朋友(纆:

8、绳索。担纆:指用绳索背负东西。菜:通“采” ,薪采,即打杂草),有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请使其谒见。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地名)。” 穆公问:“什么马? ”答道: “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穆公不高兴,召唤伯乐对他说:“ 糟糕,你所派遣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能知道什么马?”伯乐(喟然:叹息的样子)长长地叹息道:“ 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一:副词,表加强语气,相当于“竟”)?九方皋相马的事正是所以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啊!像九方皋所观察的,天地间的奥妙(指事物的精微):得到了它的精微,而放弃了

9、它的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地方,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地方。像九方皋这种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人,实在有比千里马更可宝贵的地方啊!”马到达,果然是天下特出的好马啊。3)掣肘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撰写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 3 -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吏归,报於君曰:“宓子不得为书。” 君曰:

10、“何故?”吏对曰: “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 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2005-11-24 13:03 #1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QQ 引用回复 向版主反映这个帖子 回复 顶部剑风故园版主Rank: 7Rank: 7Rank: 7UID 18413精华 1积分 114帖子 430威望 114阅读权限 100注册 2005-11-10专业状态 离线 【译文】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

11、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到达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宓子贱说:“ 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 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 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鲁君长长地叹息道:“ 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

12、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4)黎丘丈人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其子泣而触地曰:“ 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译文】梁国即(魏国)北部有一座叫黎丘的小山(部:通“培” ,培

13、娄,小土丘),有奇异的鬼怪,喜欢摹仿人的儿侄子兄弟的样子。城中有长者到街市去而喝醉了回家,黎丘的鬼仿效他的儿子形- 4 -状,搀扶并在路上折磨他(苦:使受苦)。长者回到家后,酒醒了责骂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说还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什么缘故?”他的儿子哭着用头碰地说:“作孽啊!没有这件事。昨天我到城东去收债去了,人们都可以询问。” 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 “嘻(表示惊叹的声音)!这一定是那奇鬼了,我早已经听说过奇鬼效人之事。明天特意喝酒于街市,希望遇到并刺杀他!”第二天早上,长者到街市并喝醉。他真正的儿子恐怕他的父亲不能够返回,随即前往迎接他,黎丘老人看见他真正的儿子

14、,拔剑而刺他。黎丘老人的聪明被仿效他儿子的奇鬼迷惑了,而杀害了他真正的儿子。被好像是士的人所迷惑而失去了真正的士,这就是黎丘老人的那种聪明啊!21论语八章(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参 21)1)颜渊季路侍公冶长篇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盍:何不)子路说: “愿将我的车

15、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衣轻 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 而误衍。 “裘”:本指皮衣。) 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 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2)德之不修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讨,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徙:迁移。这里指按照义的准则改变自己的行为);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是:指示代词,在判断句中充当主语)。3

16、)不愤不启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举:指明)(隅:方角。物之方者,皆有四隅,故举一隅,则可知另外三隅)(以:介词,用)(反:类推)(复:重复,再)4)饭蔬食饮水述而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也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5)子适卫子路篇- 5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译文】孔子到卫国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