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风筝教案(修改好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68101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风筝教案(修改好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风筝教案(修改好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风筝教案(修改好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风筝教案(修改好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风筝教案(修改好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0 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用查词典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会学生用“段意串联法”来概括课文内容。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并有感情朗读。4. 学习课文用表示心情的词语来写孩子们的心情的表达方法,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并运用这样的词语来写几句话。教学重、难点:1.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感受“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习课文用表示心情的

2、词语来写孩子们的心情的表达方法,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并运用这样的词语来写几句话。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童年是五彩缤纷的,童年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2.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读题。3.读资料袋,了解风筝。二、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二)合作交流1. 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语是否读准。2. 共学:(1)小组长带领小组的同学读词语。 (2)小组交流哪些词语不理解。 (3)指出哪个生字容易写错。(三)展示汇报出示词语:依然 歇下 垂

3、头丧气 磨坊 精心、寻找、继续、希望、拼命、抖动、村子、奔跑、憧憬、翩翩飞舞、大惊失色、千呼万唤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词语。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同学帮助理解,老师引导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垂头丧气:情绪低落,失望的样子)3.汇报易错字, (奔、丧) ,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字。学生写难写的字。四、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老师抽查第 2、3、4、5 自然段是否读流利。3.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几件事?。老师点拨:(1)课文写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几件事。哪个自然段写做

4、风筝?哪个自然段写放风筝?哪个自然段写找风筝?(2)这三部分串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串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五、学习板块三:学习“做风筝”这一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 2 自然段:找一找,找出描写孩子们做风筝的句子。品一品,哪些词语写出了孩子们做风筝的心情。读一读,读出孩子们当时的心情。2.学生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点拨。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理解:憧憬,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想象:我们向往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 ,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理解:依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小结,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5、: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变化。 3.积累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并在情境中迁移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0 课,齐读课题。让我们和文中的孩子们一起去放风筝,好不好?你们能正确叫出这些风筝的名字吗?(制作课件:在风筝上写词语,读对后风筝就飞起来)憧憬 快活 喊叫 拼命 奔跑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2.这是孩子们做的风筝,叫什么?(出示课件“幸福鸟” )尽管孩子们做的这只风筝什么也不像,可是他们依然很快活。3.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 二、学习“

6、放风筝”部分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第 3 自然段,用“”符号标出孩子们放风筝的动作词?想想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孩子们放风筝非常有经验,配合很默契。 )2.小结: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动词的正确运用,把放风筝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3.在孩子们的默契配合下,风筝飞得多高啊!(出示课件:风筝高高飘扬的画面及最后两句话)谁来夸一夸?(1)指名读句子,师生评议,重点读好“越飞越高” “翩翩起舞” “快活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2)齐读句子。(3)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并说说孩子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与兴奋。5.小结过渡

7、:风筝放得这么高!孩子们快活地从早晨玩到了下午。这时,意外发生了!(出示课件:风筝线断了,向远处飞去的画面)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呢?三、学习“找风筝”部分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第 4、5 自然段:(1)找一找,用“”画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2)品一品,哪个词语写得好,好在哪里?(3)读一读,读出孩子们当时的心情。2.学生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点拨: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1)理解“大惊失色” 、 “千呼万唤” ,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想像孩子们当时是怎样呼唤?(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1)理解“垂头丧气” ,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小结:课文用了“大惊失色” 、 “千呼万唤” 、 “垂头丧气”这些四字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找风筝时伤心、难过的心情。一起读一读,并把它们积累下来。四、迁移运用1.你还积累哪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学生自由说)2.课件出示描写心情的词语,齐读。3.播放视频。4.用上描写心情的词语,说说画面中的情景,可以用一个或几个。5、总结结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