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4678324 上传时间:2017-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答案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一、选择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大学生 B、高校教师 C、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D、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2、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3、亚里士多德的( A )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依据。A、 论灵魂B、 大教学论C、 论教学方法D、 教育心理学 4、瑞士教育学家( E )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E、裴斯洛齐5、是( D )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过程四阶段论和五

2、步教学法。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E、裴斯洛齐6、 ( D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 ( C)认为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 。 ( B )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 A)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A、现代信息加工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派 D、联结派7、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 ) , ( B )于 1877 年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 C )

3、被誉为“俄罗斯心理学的伟大代表” , (D )是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开山祖。A、乌申斯基 B、卡普杰列夫 C、拉祖尔斯基 D、维果斯基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E、测量法三、填空题 1、高校具有(教学) 、 (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 1913 年出版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 。3、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要经历(明了) 、 (联想) 、 (系统)和(方法)这四个阶段。后来他的门徒将之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预备) 、 (呈现) 、 (联

4、系) 、 (统合)和(应用) 。4、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生理学) 、 (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基础” ,而(心理学) “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5、我国最早而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心理学家(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总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有(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教育性原则) 。四、简答题1、阐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a,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b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 专”;c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d

5、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言语和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方法。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调查法:通过收集被试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访谈、调查有关材料、问卷法等。2个案法:收集特定个人的各种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方法。测量法: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

6、的方法。第二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一、选择题1、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是( A ) ,心理的器官是(B )A、客观现实 B、人脑2、人的认知活动的起点是( A ) 。A、情感 B、意志 C、感觉 D、知觉3、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D ) 。A、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 B、情感持续时间更长 C、情感与理智之间开始趋于平衡 D、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摇摆不定三、填空题1、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分为(心理过程) 、 (个性 )和(心理状态) 。2、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 、 (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 、 (气质)和(性格) 。四、简答题1、简述大学生身心发

7、展的基本特征。大学生已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素阶段,基本上成人化。其生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1)身体形态:由生长发育期进入生长稳定期,各项生长指标增长缓慢。(2)身体机能:内脏器官与机能趋于成熟,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运动系统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3)性成熟:大学生内分泌腺的发育已达到稳定和成熟,生殖系统也逐渐发育成熟并具备了生殖能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大学生的心智日趋成熟,各种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有:大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上达到成人水平,整个记忆达到逻辑记忆发展的顶峰,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大学生的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并且不断社会化,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平

8、衡,但还不够稳定和成熟,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摆不定是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大学生社会化水平明显也提高。第三章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一、选择题1、学习的必要条件是( D ) 。A、要有老师 B、要有教材 C、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D、后天获得的经验2、学习是以学习( A )为主。A、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B、直接实践3、联结型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B ) 。A、华生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三、填空题1、赫兹兰依据学习进化水平的不同,将 学习分为四类:(反应性学习) 、 (联接性学习) 、 (综合性学习)和(象征性学习) 。2、布卢姆从教育目标的

9、角度将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即(认知领域的学习) 、 (情感领域的学习)和(技能领域的学习) ,认知领域的学习又可分为六个等级,依次为:(知识) 、 (领会) 、 (运用) 、 (分析) 、 (综合)和(评价) 。3、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所传授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 、 (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力技能) 、 (认知策略) 、 (言语信息学习) 、 (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五种。5、桑代克认为通过尝试错误实现联结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准备律) 、 (练习律)和(效果律) 。四、简答题1、简述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斯金

10、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主要是:有机体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二是操作性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都是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影响。斯金纳用强化概念取代桑代克效果律的奖赏概念,并特别强调强化在学习中3的意义。所谓强化是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有正负强化之分。个体自己的行为后果将决定其以后的行为:因努力而成功,将继续努力;因逃避而免于惩罚,将继续逃避。强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个体操作性反应后强化物是否立即呈现可分为即时强化和延时强化,根据个体操作性反应后是否每次都呈现强化物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即时强化的效果优于 ,部分强化的效果优于连续强化。2、简述格

11、式塔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被视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上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提出的。其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组织的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故称为顿悟。3、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在学习中存在着两种结构,意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就是将认知结构即三种表征系统练习起来积极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把自己的

12、认知结构与学科结构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过程。认为学习就是获得一门学科基本结构,即获得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以学习也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但学科基本结构的获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4、简述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言语的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不包括任何发现。 同化是学习的心理机制。他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同化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而获得心理意义,又使已

13、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根据有意义学习的任务的复杂程度,将分为三种基本的有意义学习,即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另外还有较高级的发现学习,包括知识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创造。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主要代表任务有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学习观主要可概括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指导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学习

14、者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关注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强调要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和接受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重视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价值。6、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班杜拉。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人的行为习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行为反应的模式,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相应的行为模式。班杜拉认为通过行为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即

15、观察学习。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可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和创造性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相对论。该理论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知识具有相对性、主观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意义的生成与建构。认为学习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4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它通过学习者通过对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包含新旧

16、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而结构重组。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有准备的头脑。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8、简述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学习具有较高的职业定向性;学习具有更突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1、有较多支配时间; 2、学习的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一、填空题1、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本质上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可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型。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符号表征学习) 、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学习同化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下位学习) 、 (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