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6770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共 10 页 第 2 页,共 10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号: 初二年级历史学科阶段检测试题(60 分钟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答案卷的表格内。每题 1.5 分,20 小题,共 30 分)1、当年英国人就向林则徐保证“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夹带,一经查出,货即没官,人即正法” ,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点是A虎门 B南京 C广州 D上海2、追溯历史,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为此

2、陈独秀在新文 化运动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D.宣传马克思主义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海棠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这一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英国 5、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6、1961 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

3、中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C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7、电影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 ,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8、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A林则徐 B邓世昌 C谭嗣同 D左宗棠9、国共两党于 1924 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4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10、 “再 现 历 史 场 景 ,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

4、是 历 史 影 视 剧 的 主 题 。 要 再 现 邓 世 昌 带领 中 国 海 军 将 士 同 仇 敌 忾 、 抗 击 日 本 侵 略 的 悲 壮 场 景 , 应 该 选 择 的 素 材 是A.马 尾 海 战 B.平 壤 战 役 C.黄 海 大 战 D.威 海 卫 战 役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 “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界内不

5、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12、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第 3 页,共 10 页 第 4 页,共 10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号: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13、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A创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发动金田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14、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

6、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指的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15、四位同学分析了右表中关于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党员被捕B小华: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党员牺牲1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A 万国公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新青年17、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

7、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领导人 D19 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18、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_ _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 ”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北伐战争1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8、会逐渐瓦解的历史20、有人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下列对于“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 5 页,共 10 页 第 6 页,共 10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号: 初二年级历史学科阶段检测答案卷(60 分钟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20 小题,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

9、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材料解析题:3 小题,共 4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材料一 道光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 谭嗣同 材料三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中华民族将记住 1894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

10、守、骄傲自满,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请回答:(1)材料一中 “道光年间的军事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1 分)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 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一场战争后“有少数人觉悟了”?(1 分)(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谭嗣同赞扬左宗棠,主要是因为左宗棠的哪一历史功绩?(1 分)(4)材料三诗中的“一页沉重的历史/一个悲壮的故事”指的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对中国有何影响?试举一例说明“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

11、骨/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 。 (3 分)(5)材料四中“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是哪个条约中哪一条款?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个条约中哪一条款(4 分)(6)读了以上材料中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与反抗的事例,你有哪些感想?(1 分)22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这场持续了约 35 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 第 7 页,共 10 页 第 8 页,共 1

12、0 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号: 的技术,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请回答:(1)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约 35 年的运动”指什么?(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个。 (2 分)这次运

13、动有何进步作用?(4 分)(2)材料一种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1 分)( 3) 材 料 二 体 现 了 谁 的 思 想 ? 除 民 权 主 义 外 , 三 民 主 义 还 包 含 哪 两 方 面 内 容 ?他所进行的探索有何积极影响?(6 分)(4)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 、 “赛先生” ,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运动的斗争矛头?(2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 分)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 70 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

14、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的道路。1919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二 1921 1949 年 , 中 国 共 产 党 整 整 奋 斗 了 28 年 。 “日 出 东 方 ”“第 一 枪 ”“星 火 燎 原 ”“力 挽 狂 澜 ”这 几 个 关 键 词 高 度 概 括 了 中 国 共 产 党在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的 不 朽 业 绩 。 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2 分)材料一认为“1919 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