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626682 上传时间:2017-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 (质监篇) 同志们:今天我根据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安排,代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这次培训会上发言,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大家了解支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携起手来抓好市食品质量安全工作,让每一位公民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今天,我将从我局担负的工作职责、市食品安全现状、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如何鉴别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四个方面来进行讲解,共大家参考。 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职责 质量技术监督与经济监督、政纪监督一样,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 90 年代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

2、我国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起一套包括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技术保障和咨询培训等方面在内比较完整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峨眉山质量技术监督局担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执行,是以上法律的执法主体;是政府主管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并行使监督和行政执法的部门;是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计量检测为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包括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等方面内容,它们各有其独立性,但

3、又相互联系。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计量是质量的保证,没有高标准,没有准确一致的计量保证,便没有高质量产品。我局日常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组织实施有关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教育、培训、信息等活动; 2、积极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组织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对企业生产加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3、对全市生产加工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严厉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商)品活动的违法行为;积极处理群众投诉; 4、负责管理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企业进行产品标准备案登记;监督标准的贯彻实施,管理全市组织机构代

4、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4、统一管理全市计量工作,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加强强检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查处短斤少两及其它计量违法行为。 5、依法监督管理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 6、 对我市境内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装单位实施安全监察;对本区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依法追究。 二、我市食品安全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食品质量的好坏不仅涉及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还涉及到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食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分重视

5、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如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在201X年 7月份进行了修订,同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省、市两级政府也根据地方食品企业现状制订出台便于各个职能部门分类监管责任明确的文件,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市201X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质监部门要切实抓好生产源头的监管,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出厂门! 截止 201X 年6 月,根据我局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建档统计,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126家,其中大米2 家、面粉 2家

6、、菜子油 14 家、酱油 2家、腌腊制品8 家、饮料 11 家、罐头厂2 家、饼干厂2 家、速冻食品 1家、白酒14家、茶叶23家、啤酒1 家、糕点 19 家、酱腌菜6 家、挂面 15 家,其它类包括有雪魔芋、藤椒油、竹笋制品加工厂各 2家,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21 家,取证率为 16.7,还有十余家企业在申办过程中。在已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 28 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我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办证比例是较高的,企业负责人的产品质量意识也是较高的。通过国家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以来,获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在 96以上。但是我们在普查中也发现,一些小酒厂、植物油坊、糕点坊

7、小作坊、前店后厂式加工店、无证生产企业问题诸多,产品质量隐患较大。我市目前其中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白酒生产企业只有2 家,但是还有 12 家未办证的,产品抽检每次都不合格;植物油坊有 14 家,按照质检总局要求属于第一批五类食品的办证范围,但现在无一家油坊办理了食品page生产许可证,形势颇为严峻;糕点坊有近20家分布于全市各镇乡,都属于前店后厂式的加工店,人员混杂,生产行为较为随意,流动性大;还有一些私人加工的酱腌菜等食品,什么证都没有,更说不上检验合格才在市面上销售了! 三、政府及质监部门已采取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由于多种原因,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部分食品市场

8、抽检合格率偏低,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绝,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经过调查掌握,分析汇总,我认为我市食品安全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食品源头污染的问题。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加剧,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用量剧增,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使土壤中农药及药物残留严重,饮用水中含菌量高、重金属含量高等屡见不鲜。影响了我国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质量,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近年来频频出现茶叶、大头菜等食品生产中重金属铅含量超标现象就是一个警示。 2、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企业未能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如部分

9、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质次价低的原料进行生产,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如大家仍记忆深刻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主要是部分生产厂家以各种廉价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香、调味制成的,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添加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而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国家对食品的抽查结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因素。在本周的中央台质检报告焦点又是一起在豆制品卤制过程中滥用苏丹红的恶性案件,涉及多个厂家,距去年肯德基调味包检出含有苏丹红不到一年,百姓仍“问苏色变”时,又出现一列跨越多个省市的滥用食品添加剂事件,

10、说明源头监管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带来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工艺、新原料给食品安全带来许多新问题,如转基因技术、辐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等,这既是国际上共同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我国亟待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3、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目前在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中,流通领域是个薄弱的环节,仓储、储运、货柜达不到标准,致使许多出厂合格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的,甚至成为腐烂变质的食品。同时,由于进货验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一些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产品进入超市、批发门市出售。 4、违法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由于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

11、识谈薄,更有良知缺乏的问题,违法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如用有毒甲醛发泡海产品,米粉添加吊白块,硫磺增白笋子,茶叶加入工业燃料,以达到增重和鲜艳的目的使消费者不易识别等等。 针对上述原因,政府和上级质量监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收效明显。 1、集中时间、人员进行了多次食品生产企业的普查,摸清了市境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类别、规模和质量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2、制定了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3、实施 a、b、不合格级分类管理,使无证企业自然淘汰,获证企业受到了保护,又体现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

12、科学性、合法性、公正性。4、建立了食品区域监管责任制。我市共分5 个区域,把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每个区域的乡镇设立了一个食品监管工作的协管员,该人员身份为乡镇领导,以便于在城乡结合部更好的开展食品监管工作和及时的取得乡镇食品企业的信息。5、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和责任书。要求企业明确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不以非食品原料,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伪造食品标识,冒用qs标志,并把该承诺书和责任书上墙。6、 制定了关于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实施备案制度,要求企业及时将采购使用情况报我局备案,动态掌握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状况,并帮

13、助企业建立了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情况台帐,并发到企业质量负责人手中,将台帐检查列为我局监管企业的例行工作之一。7、制作了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区域图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变化动态图,两图上墙后能够较为直观、全面的反映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布现状、行业种类、是否取得qs证、及重点监管企业和责任人负责片区。8、加强对区域类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回访工作,按照巡查内容逐项认真检查、巡看,及时就检查出的问题向被检企业反馈并如实填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场巡查笔录。9、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无营业执照,属于非法生产加工的小作坊要及时通报工商部门,依法查处,并报请政府进行取缔。对有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

14、但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但长期不具备生产条件,产品质量屡次出现不合格的,特别是生产假冒伪劣,滥用食品添加剂,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吊销证、照,依法严惩,并报请政府予以取缔。10、不断的加强食品企业的产品抽查力度和信息反馈,对生产产品不合格企业及时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整改。11、我局积极发挥质量检验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委托检验工作,特别是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的委检工作。对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我局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自愿与有资格检验单位签订“委托检验协议”。目前,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食品生产企业签定“委检协议”为52家。

15、同时定期监督检验工作丝毫不放松,对列入受检目录的企业均按照计划实施了抽样检验工作,并及时将检验情况上报市局。 四、如何鉴别生产、经销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因为今天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峨眉山市的食品安全协管员,要协助政府管理食品安全,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哪些行为属于生产、经销假冒伪劣的食品行为,可从以下7 点来判断:1、生产加工企业的证照上判断:正规的企业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企业代码等有关证照;生产加工假冒伪劣的企业就不具备这些证照。 2、从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厂房、环境条件上判断:正规的企业具备满足生产产品要求额厂房、设备、检验仪器、相关技术人员等条件,而假冒伪劣企业则往往加工地点偏僻,生产条件恶劣,

16、设备简陋。 3、从生产加工的时间上判别:正规额生产加工企业一般都是白天生产、销售、运输;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业多半是在晚上或是休息时间进行生产。 4、从标识上判别:正规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包装袋,上面有八个内容,即产品名称、配料表、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厂名、厂址。实行生产许可证的28类食品上,还有许可证编号和食品安全标识qs。 5、从企业使用的原材料上判断:正规的企业使用的是合格的原材料,如酱油厂,正规厂家酿造酱油使用的是黄豆、胡豆经过发酵酿造出来的;生产假冒伪劣的酱油厂用的是毛发水、氨基酸、苯甲酸、食盐、焦糖色素等沟兑出来的。6、 从企业使用的添加剂上判别: 正规企业使用的是国家允许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食用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等添加剂。而生产假冒伪劣的企业使用的是工业添加剂或是不允许使用的着色剂,如在茶叶生产中添加铅铬绿染色,在面包加工中添加溴酸钾增重,在米线中添加吊白块增白,在食醋中添加冰醋酸调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