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624698 上传时间:2017-12-06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第二章 (2)(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我国中学教育,目录,第三节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第一节 中学教育的性质与作用,第二节 中学教育的任务与目标,第一节 中学教育的性质与作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中学教育,教育体系,一、中学教育性质和特点,(一)性质中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高中仍具基础教育性质,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手段,初中,高中,(二)中学教育的主要特点,程度的基础性,对象的全民性,内容的全面性,阶段的过渡性,基础性是本质属性,为学生以后接受各类学校教育奠定基础

2、内容是基础知识、观点、技能、行为规范、 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12亿元提升阜城基础教育设施,阜阳日报讯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阜城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根据计划,从2013年至2015年,阜阳市将投入127564万元,提升阜城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育设施。三年内,阜阳市将投入建设资金109194万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其中,投入80232万元,新建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5所、幼儿园6所;投入28962万元,改扩建高中5所、初中5所、小学15所、幼儿园1所。此外,还将投入设备资金18370万元,对97所学校统一配

3、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既属基础教育,又与义务教育交叉全民性实施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是必然趋势,全民教育的提出,1990年3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发起和赞助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泰国举行。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以及联合国系统各机构、20个政府间组织和150多个非政府组织的约1500名代表、观察员及专家出席了会议。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world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all),正式提出“全民教育”这一概念。,全民性与教育公平,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但一些地方择校风仍禁而不止,这些所

4、谓的重点校、重点班经过改头换面,重新粉墨登场了。 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置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公益性于不顾,通过分设重点与非重点收取优质教育的高额费用。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演变成学生家庭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实力比拼。 义务教育是具有全民性特征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公民,一视同仁,不能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来分类施教。2000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今天我们又有了保障教育平等的义务教育法。择校费这种情况渗透到教育领域,影响了教育公平。,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初等教育的自然延伸,又是各类职业技术

5、教育的分流起点,还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非终结性教育,过渡性质。,高中教育的功能,后期中等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或者国民教育的完成阶段,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同时又是学生由在学校接受教育走向社会就业的过渡阶段。普通高中是后期中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充当着中等教育前期和高等教育及社会的桥梁。,二、中学教育的作用,(一),(二),(三),(四),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是为四化建设造就人才的基础,是塑造人生的基础,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民族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 :“过去还讲盗亦有道,鳏寡孤独不

6、盗,可如今什么都不讲了。”他呼吁,要消除这种丑恶的现状,需要全民共同努力,“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共有的责任。”在二月河看来,这些年社会总提“文化产业”,把文化当做产业来发展,其实就是用文化挣钱,而没有把精力放在大众的素质教育上。“国民素质的下降是民众化的腐败,甚至比官场腐败还可怕。”,中学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老人摔倒扶不扶?,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学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初中级人才的基础,也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础,中学生进入身心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变形计,我国的教育体系呈底面大、层次多、重心低的宝塔状的立体结构作为基础教育

7、的中学教育,其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一),(二),(三),(四),是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服务方向,加强农村初中教育和农业中学教育,农业中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数占总人口20.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9.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乡村人口占50.32%。农村教育的特殊重要地位,(一)农村中学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发展我国中学教育的大头是发展农村中学教育,东

8、北师范大学自2002年开始至今,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平均辍学率超过40,已大大超过3的国家标准。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桂林教授的调查:“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突出的问题是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有的乡镇中学辍学率高达70以上。在我国的东南、东北、华北、西南6个样本县逐乡镇调查后发现:有4个县农村初中学生平均辍学率高于20,最高的达到50.05”。,2.提高中学老师素质大头在农村,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0%以上;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

9、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五是由于缺乏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沿用的还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3.改善中学办学条件的重点是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亳州市教育局2008年表示:该市农村中小学校库存D级危房33.6万平方米,约占全省危改任务数的11%。(D级危房: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张家湾村学生余启运的艰难求学路,(二)服务方向

10、,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中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方向农村中学教育既是农村各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又是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先决条件农村中学教育状况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措施:,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其次,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再次,对学生进行爱农教育,1985年对农村几所中小学毕业生的调查:愿意当农民的,小学毕业生307人中只有5人,占1.16%;初中毕业生178人中只有4人,占2.24%;高中毕业生234人中只有14人,占5.85%。农村中小学生把读书作为跳出农门”的阶梯,一心要离开农村往城里跑。读书有了文化以后,却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偏离了教育为农业现

11、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的结果。近些年,农村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爱农”的前途教育、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加上农村教育内容存在着脱离农村建设和生活实际的偏向,“农村学校全讲城里的事”,这就使学生对农业建设的认识模栩,对农村的感情日益淡薄,并产生“厌农”思想。要改变上述情况,使教育切实为社会主义农业服务,农村学校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对学生进行“爱农”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差、数量不足、学科部配套最薄弱环节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三)加强农村初中教育与农业中学教育,多数孩子上不起学,女孩基

12、本不读书,有条件的孩子读到小学毕业也没处上初中,以致有的生产队连记工员都找不到,大队会计和农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办农中就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培养农村适用型人才。农中办学目标“三个一”:一手老茧(能劳动,会劳动),一笔好字(会出黑板报,会写春联),一把好算盘(会记账,能当会计)。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边学习,边实践,培养成为一名有文化懂科学的农民。,(四)农村中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农村中学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环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由人力资源向智力优势转化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条件农业中学教育应当与职业技术教育互相配合,宗庆后谈职业技术

13、教育,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职业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的比重大幅降低,缺乏高技能熟练工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职业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教学与实践。对于社会急缺的专业实施国家补贴和企业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应提升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待遇,使他们在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大学毕业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基本形式:,一、同步进行式,三、分段式,二、渗透式,四、分段合成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时间安排要合理。,便于学生接受;内容要精,自然渗透。,一部分准备升学,另一部分准备就业,前段学习

14、知识,后段延长一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分段”式教育,以基础文化课为主,职业技术课为辅;在初中可以采取“3+1”或短期培训等形式,“3+1”适合于开办农学、园林、养殖等学科范围较大的职业课,短期培训是对中考后不升高中的学生先进行40天的分流择业培训后再毕业,适合烹饪等周期短的职业;高中采取“2.5+05”等方式,对不参加高考的同学进行半年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业技术教育,如家电维修、幼教、护理等专业。,“绿色证书”,“绿色证书”是指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是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工作岗位规范要求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也就是农村劳动者的岗位合格证书。不同的岗位,颁发的证书名称不尽相同

15、,有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农机驾驶证、农村会计的会计证等。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一支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四、义务教育与初中教育,(一),(二),(三),概念和性质,作用,义务教育与初中教育,(一)概念与性质,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国家、社会、学习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接受”二是“必须予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历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最早提出开展义务教育;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在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普及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概念在新中国第一次出现;1982年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年:全国85%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义务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法律第二条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要使儿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法,(二)义务教育的作用,1 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起点,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2 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各类建设人才奠定基础。3 促进教育思想的端正。4 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作用:,9年义务教育?12年义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