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与健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605985 上传时间:2017-12-0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常心理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异常心理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异常心理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异常心理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异常心理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常心理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常心理与健康(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常心理与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董惠娟,异常心理与健康,教学目标:掌握心理异常;了解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心理异常的实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情绪的调节;自我意识的调节;人际交往的调节。 本章重点:心理异常;自我意识的调节。本章难点:心理异常讲授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异常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自我调节与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异常,一、什么是心理异常三、心理异常的实质二、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一、什么是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心理异常一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其表现可以是严

2、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变态行为、情绪障碍这样的词来对此加以描述和区分,甚至使用“神经崩溃”这样的非专业词汇来描述那种突然发生而损伤工作能力的心理障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常用“神经病”这个词来指代“精神病”、“神经症”,这是十分混淆而有害的。因此,对心理异常科学的分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心理异常的认识,为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参照依据,而且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心理异常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2、异常心理的类别,目前,各国都有自己的分类体系或方案。精神疾病分类(第二版修订本,1994年)中心理异常共分为10类: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3、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精神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它非器质性精神病性障碍;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生理和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其它精神障碍及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的几种情况。,分类:,1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巨妨碍心理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常见的类型有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癔症等。 2人格障碍。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行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对

4、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但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正确的判断。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常见类型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等。,:,3性行为障碍。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或者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方式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有如下三种情况:(1)性指向障碍。指性行为选择异常对象,如异种生物(恋兽癖)与无生物(恋物癖)及违反社会规范的恋童癖等。(2) 性偏好障碍。即以异常的性行为方式来满足性欲,如露阴癖、窥阴癖、摩擦癖。(3)性

5、身份障碍。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有持续而强烈的变换自身性别的愿望。,不同定义:,4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脱离现实,病程迁延。5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心境或情感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扬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认识和行为的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和躁狂症等几个类型。,6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一组

6、疾病。把有无形态学变化作为区分这两者的标准,把有形态学变化者均列入心身疾病中。 (1) 心理生理障碍。包括进食障碍(如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呕吐等)(2) 睡眠与觉醒障碍(如失眠症、嗜睡症、夜惊、梦魇等)、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缺乏等)(3) 物神经功能障碍等。(4) 心身疾病。这类疾病所包括的范围极广。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牛皮癣、斑秃、湿疹等。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唤起综合症、神经性心血管系统:偏头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不齐、高血压、雷诺病等。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过敏

7、性结肠炎等。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二、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1、严重的心理异常。常见于重精神病的心理异常 ,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一抑郁症以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其主要特点 为 :,重精神病症状 , 包括错觉、幻觉、思维障碍、妄想、情绪情感障碍等。社会适应能力丧失,从专门的工作、技能到一般的人际交往和饮食起居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明显的人格改变,即心理异常者与他们以往的人格特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原来很勤劳、有条理的人可能变得懒散、不修边幅 ; 原来热情、善良的人可能变得冷漠、孤独等。没有自知力。这是重精神病人的显著特点 , 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异常的

8、重要特。严重心理异常的人尽管存在重精神病症状 , 以及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和人格改变,但他们对这些问题并无批判力 , 不认为自己存在任何障碍,因此不会主动求医。,2、 轻度的心理异常。常见于神经症病人 , 包括焦虑症、强迫症、癔症、神经衰弱等。,其主要特点是 : 轻精神症状 , 包括头疼、头昏、睡眠障碍 ; 易激惹、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以及癔病性表现 , 如发作性痉挛、抽搐、肤觉消失等。部分社会适应不良,包括社会工作过程中负担加重 , 日常人际关系紧张等。 部分的人格改变。 这种变化会因人而异,虽然这种变化不算太大 , 但仍会对心理异常者有明显的影响。有自知力。与严重的

9、心理异常不同 , 轻度的心理异常者对自己的心理异常有批判力 , 并且一般能主动求治。,3、 心身疾病 ( 心理生理疾病 ) 。指病因或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有关的一类躯体疾病 ,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消化性溃殇、支气管哮喘等。,其主要特点是 :心身疾病以躯 体症状为主 , 如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心身疾病与情绪和人格因素明显相关。躯体变化与正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和持久 , 有别于神经症或精神病,4、 心身障碍,又称心理因素所致的生理功能障碍。,他与心神疾病的区别在于,心身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 , 但无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无明显的精神活

10、动障碍的一组疾病 , 如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功能性遗尿,以及内脏器官功能性障碍等,5、 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其特点表现为:从青春期或儿童期发展起来的持续存在的人格偏离,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循环性人格障碍、痛病性人格障碍、爆发性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另外,性变态也属于这类障碍。由于这些人的待人处事和行为方式明显地与正常人不同,且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6、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包括脑部器质性损害 ( 大脑外伤、颅内感染、肿瘤等病变 ) 所致的心理异常 ; 大脑发育不全时的心理异常,即由于先天的或儿童期的疾病所 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阻。特

11、别表现为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 如盲聋哑踱等 ) 。,7、 药物依赖和儿童青少年障碍。,包括酒精及药物依赖,如毒品依赖;儿童精神病,如儿童精神分裂症、婴儿孤独症等;老年期精神障碍等。,8、 其他,包括某一特殊状态下的心理异常,如气功偏差所致的精神异常,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以及中毒所伴发的精神障碍等。,第二节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生物、心理、社会这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 , 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一、生物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体质、生理生化改变和病毒、细菌等诸多因素 , 其中

12、,尤以遗传的影响最为突出。当代大量研究的资料表明,在心理障碍中,尤其在精神分裂症等重度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人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躁狂抑郁症 :,父母 11.5%子女 22.2% 同卵双生 95.7% 异卵双生 23.0%精神分裂症:表兄弟姊妹 3.9%堂兄弟姊妹 7.3% 父母 9.8%同胞兄弟姊妹 11.9% 异卵双生 12.5% 子女 16.4%同卵双生 ( 分居 ) 77.6% 同卵双生(同居) 91.5%。这些数据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在发病原因上确实具有血缘关系从远到近而患病率也由低到高的明显倾向,这是遗传因素

13、起作用的明显证据。,躁狂抑郁症 :,其次,是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再次,是大脑的外伤或化学中毒所造成的影响。此外,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可以成为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 , 机能亢进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 ; 而在机能缺乏时,在儿童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 , 在成人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损害,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二、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很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动机冲突与

14、挫折情境;不良性格和行为模式等。1. 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的潜能的发展。另外,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二、心理社会因素,2. 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例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它们连续发生,它们对个体抵抗力的影响就可以累加 , 因而也是很严重的。,例如,在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5、进行解释时 , 一般都认为由于生活事件的产生增加了个体适应环境的压力。换句话说,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他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例如结婚就意味着结束单身生活,开始新的家庭生活 , 而升学、就业、谈恋爱等也会不同程度地促使个体生活的改变。,二、心理社会因素,3. 动机冲突和挫折情境(1)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常常会同时存在着一个或数个所欲求的目标,而又存在着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但在现实生活中,所企求的目标常常不可能全部达到,所产生的动机也不可能获得全部的满足,于是就会形成动机冲突的心理象。因此 , 这种现象又称为心理冲突。,一般而言 , 心理

16、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的冲突称为 双趋式 的,这时个体面临两种选择,而这两种选择都能给个体带来好处,并且个体也想得到这两种选择的所有好处。但个体又必须从中作出选择。正所谓 鱼我所欲 , 熊掌亦我所欲 但又 不可兼得 的情境。 第二种冲突称为 双避式 冲突,与上一种情况相反,个体面临两种选择,而且每一种选择都会为个体带来不利的后果,但又必须接受其 I!1 之一。例如在考试时如果没有复习好,要么考不及格 , 要么作弊,但很容易被发现。这两种选择都会带来不利后果,但又必须从中选择一种。第三种冲突称为 趋一避式 冲突,即某一目标既能给个体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不良的影响。个体只想取其好处,而不想要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有个别学生在 咨询中提到对谈恋爱的困惑,既想能有知心的异性伙伴,同时又不愿为此耽误学习时间,真个 难以取舍 。最后一种冲突 称为 “ 双趋一双避式 ” 冲突 , 这是最常见的冲突形式。这时个体面临两种选择 , 每一种选择都能为个体带来某些好处 , 但同时又都伴有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就面 临这方面的问题 : 去国营企业比较安全 ,“ 旱涝保收 ”, 但收入 偏低 ; 而人合资企业在收入较高的前提下,又必须受更多的约 束,同时还可能 “ 朝不保夕 ” 。这些矛盾冲突往往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