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456308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保工程概述第七次课天保工程的内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首 页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天保工程概述年 级 专业层次高职任课教师 授课方式 讲授 学 时 2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节 天保工程的内容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掌握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 其他教学重点掌握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掌握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后记注:“教后记”一栏由教师在授课后根据自己的体会认真填写。第三节 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一、工程范围 工程范围初步确定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生

2、产建设兵团) 、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 含大兴安岭) 、海南省、河南省等 18 个省(区、市)的重点国有森工企业及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生态地位重要的地方森工企业、采育场和以采伐天然林为经济支柱的国有林业局( 场) 、集体林场。二、工程重点根据工程实施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工程范围内也应确定重点实施地区。目前确定的工程重点是国有林区,即指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和云南省等 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归国家所有的成片天然林林区。(一) 国有林区的基本情况国有林区经营面积约 4133 万 hm2,

3、占全国林业用地的 155;活立木蓄积 271 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蓄积量的 258。在人烟稀少的原始林区,森工企业在开发建设生存性设施和进行木材生产的同时,也进行了生活性和社会性设施的建设。现已形成有 500万人口,包括公检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讯、道路、商粮供销等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齐全的林区社会。(二) 国有林区的地位和作用国有林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乃至将来,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挥着其他林区、其他行业难以取代的作用。1 国有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后备资源培育基地和木材及林副产品供应基地,根据全国第 4 次(1989 1993 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统计,我

4、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仍然以东北、西南国有林区为主体。活立木蓄积量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和云南省 5 省、自治区占全国的 587( 其中国有 805,含地方国有部分,但不包括国有林区的集体部分) ;森林蓄积量中, 5 省、自治区占 596 ( 其中国有 82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中 5 省、 自治区分别占 556和 624。国有林区在历史上承担了全国木材供应任务的 50以上, 已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 10 多亿 m3,并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林副产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培育为社会每年提供了大约 100 万个就业机会。2 国有林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国有林区的天然林资源集中分布于

5、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大型水库周围和重要山脉核心地带,在蓄水保土、稳定河床、调节流量、保护水源、保土防蚀、减少江河泥沙淤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国有林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大的栖息地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区系复杂的动植物资源,并为野生动植物栖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4繁荣少数民族地区和边陲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有林区多处边陲,有众多的民族聚居,这些地区较为荒僻,发展极为缓慢。林区的开发建设,使林区社会逐步繁荣,经济逐步发展,并带动相关事业的发展,确立了国有林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基础产业的地位。(三)国有林区当前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结构性危机加

6、剧,可采资源减少国有林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和培育,森林资源总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森林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天然林成过熟林面积和蓄积锐减。二是林地生产力下降,单位面积蓄积由建国初期的每公顷 143 立方米下降到 102 立方米。三是森林功能下降,即森林自我调节能力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2林区人口增加过快,对资源压力过大随着林区的开发,人口增长过快,国有林区人口已由开发初期的不足 100 万人,发展到现在的 500 多万人口。同时,单一的消耗木材经济结构,造成对森林资源的过大压力。目前,林区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致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3历史欠帐过多

7、,企业社会负担重50 年代是林区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实行先生产后生活,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使林区未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就中断了国家投资,造成生产、生活投资大量欠帐。大量的生产、生活设施欠帐,致使木材生产任务过于集中,积累不足,无法维持企业持续经营。4经济改革滞后,经济危机逐年加剧国有林区独木支撑经济的局面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亏损日趋严重,林产工业的经营管理不善,使其不仅不能为经济危困“解忧” ,而且还要“增忧” ,加之福利开支不断增加,使企业包袱越背越重,企业的发展步履艰难。5管理体制上的政企不分,造成企业社会负担过重 国有林区的单位,既是企业,又是政府,使企业社会负担沉重。随着人口的增多,

8、社会的发展,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四)国有林区的有利条件 国有林区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利条件,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1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同自国有林区“两危”出现以来,党和国家极为关注,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林区视察,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解决林区困难,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1998 年特大洪灾以来, 自上而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为国有林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观念逐步转变近年来,林区干部群众在反思中已清醒地认识到“两危”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观念逐步开始转变。因

9、此,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更是重视,各地都在积极准备,想方设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争取以实施好工程来促进林区的全面发展。这些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内在动力。3资源优势显著国有林区地域辽阔, 自然资源丰富,除林木资源外,还有动物、植物及菌种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景观资源等。这些资源在种类、品位和开发条件等方面都很优越,开发前景广阔,为林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4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总量、需求结构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新的需求不断产生。这些为我们利用林区资源优势,从资源经济转向产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5发展基础较好40 多年的建设,使国有林区

10、形成了林区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齐全的林区社会,拥有相当规模的固定资产、人力资源和较完备的生产社会基础设施等,这些为林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综上所述,国有林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也应看到有利的条件,国家已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国有林区重新振兴大有希望。因此,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135 个森工企业和海南省 4 个营林局、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8 个林业局、甘肃省小陇山林管局、陕西省宝鸡 2 个林业局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中东部 12 个林场等重点国有森工企业确定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重点

11、地区。三、工程内容(一)森林区划以现代林业理论、 “林业分工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社会对森林的生态和经济的不同需求,以及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按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水系、山脉特征将林业用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其中,生态公益林又根据保护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重点保护的生态公益林(简称重点公益林) 和一般保护的生态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并分别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确定其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效。1重点公益林将大江大河源头、干流、一级支流及生态环境脆弱的二级支流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范围,大型水库、湖泊周围和高山陡坡、山脉顶脊部位及破坏容易恢复难

12、的森林划定为重点公益林,主要包括以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等为主的防护林和以国防林、母树林、种子园和风景林为主的特种用途林。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实行禁伐,禁止对所有天然林及人工林的采伐。实行重点投入,集中治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加快治理速度,优先安排坡耕地的还林建设,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快宜林地的造林绿化进程。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要根据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管护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生态公益林系统的自然性和完整性。积极恢复和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强化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努力扩大生态公益林的防护能力,充分发挥其在

13、自然环境中的平衡作用,不断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的良性循环,以确保国土的长治久安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长期效能。 2一般公益林集生态需求与持续经营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公益林划定为一般公益林,实施一般性保护。根据可采资源状况,进行适度的经营择伐及抚育伐,以促进林木生长及提高林分质量。一般生态公益林管护要采取生物资源管护实验区的管理方式,坚持因地制宜、用地养地、丰富物种、综合治理、稳产高效的建设方针,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合理进行森林多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林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商品林在地势较平缓、立地条件较好,森林采伐后对生态

14、环境不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划定为商品林经营区。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以较少的土地和较短的周期,定向培育具有适度规模的以工业原料林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等,能解决森林资源接续,增加木材供给,提供市场所需林产品,培植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使天然林资源切实得到保护。商品林主要包括珍贵和大径级用材林、工业纤维林、常规用材林、材脂两用林、商品竹林;以生产果品、木本粮油、饮料、调料、香料、化工原料、木本药材和木本粮食等为主的经济林;以及生产木质热能原料和生活燃料的能源林。(二)生态公益林建设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的九大重点国有林区和海南省林区的天然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大江大河的源头和重要山脉的核

15、心地带,占我国天然林资源总量的 33左右。这些森林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两大粮仓和呼伦贝尔草原牧业基地的天然屏障;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设施的天然蓄水库;是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地区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源泉;是我国野生动植物繁衍栖息的重要场所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的基因库。由此构成了我国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体系。1长江中上游保护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强长江中上游及其发源地周围和主要山脉核心地带现有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以涵养和改善长江中上游的水文状况,减缓地表径流,护岸固坡,防止水土流失。该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保护好三峡库区及

16、其上游的原始林和生态脆弱地区的天然林资源,同时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增加林草植被,以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对水利工程的危害和威胁, 充分发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设施的长期效能。 2黄河中上游保护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强黄河中上游及其发源地周围现有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以涵养和改善黄河中上游的水文状况,缩短黄河断流时间和减少断流次数,减缓地表径流,护岸固坡,防止水土流失。该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保护好小浪底工程区及其上游的原始林和生态脆弱地区的天然林资源,同时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增加林草植被,以减轻水土流失、断流、泥沙淤积对小浪底工程的危害和威胁,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设施的长期效能。 3澜沧江、南盘江流域保护体系建设主要是转变国有林区森工采伐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停止天然林资源的采伐利用。并加以恢复和保护,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以改善澜沧江、元江、南盘江等江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