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497236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 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陈建斌(Tel:89012918),【概 述】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体温(腋温)为36-37 口温在36.3-37.2 肛温比口温高0.2-0.5, 为36.5- 37.7,生理变异: 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 且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可略升高, 但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妇女在

2、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 老年人因代谢率较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常可引起发热亦称为吸收热。,非感染性发热,抗原一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皮肤散热减少 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及

3、慢性心力衰竭等而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有些致热因素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调,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常见于:物理性:如中暑;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机械性:如脑出血等。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畴。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4、: 发热的临床经过分为三个阶段 (1) 体温上升期:乏力、肌肉酸痛、皮肤 苍白 、畏寒或寒战等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以上常 伴有寒战,小儿常有惊厥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 多不伴寒战,(2)高热期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 定时间。皮肤发红、 呼吸加深加 快出汗(热病容) (3)体温下降期:汗多, 皮肤潮湿 骤降体温数小时内可迅速降至正常。常伴 有大汗淋漓 渐降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 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热型及临床意义,驰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 24小时内波 动范围超过

5、2, 体温最低时仍高 于正常水平。可见于败血症、风 湿热、重症结核、化脓性炎症等。,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无热 期(间歇期) 可持续一天至数天。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 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 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 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 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 归热、霍奇金病等。,注意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 热药及皮质激素的应用使某些疾

6、病的特征性 热型变得不典型或不规则。所以原因不明的 高热病人, 在用抗生素以前, 应先抽血培养。 而且不能滥用激素。 热型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 克型肺炎,【伴随症状】,寒 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 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 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结膜充血: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 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单纯疱疹:口唇单纯疱疹多出现于急性发热性疾 病,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 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 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恶 性组

7、织细胞病、转移癌等。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 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 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黑热病、急性血吸 虫病等。,出 血: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 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等。 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 病等。 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 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 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 药物热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者常见于流行性乙型 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 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 物中毒等。,【问诊要点】,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 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 续性)、诱因。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3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 咳痰、咯血、胸痛;腹痛、恶心、呕吐、 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 头痛、肌肉关节痛等。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 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5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 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