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496920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可行性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藏龙山庄农家乐现代设施农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二一年八月2目录第一章 总论 4一、项目提要 4二、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依据 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6一、项目建设背景 6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7一、项目地理位置及占地范围 7二、项目地点比较选择 7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8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 9一、现代化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区9二、民俗文化体验区93三、畜牧养殖园区9四、绿色有机种植园区10 五、基础设施建设10第六章、投资估算及方向11 第七章 效益分析12一、经济效益分析 12二、社会效益分析 13三、生态效益分析 13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

2、与运行 13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4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14三、经营管理措施 14四、技术培训 15第九章节能节水 15 一、节能措施 15二、节水措施 16第十章 土地、规划和环保 16一、土地与规划 16二、环保 164三、环境部门意见17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17一、风险因素分析 17二、风险对策18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9一、 结论19二、 建议20附件:18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提要1、 项目名称“藏龙山庄”农家乐现代设施农业园项目。2、 项目建设单位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卫良3、 项目建设地点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西岭村4、项目建设年限5项目建设期

3、限为 5 年,即从 2010 年 8 月至 2015 年 8 月5、项目申报单位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6、建设内容与景观“藏龙山庄”农家乐现代设施农业园项目建设以“以旅助农” 为核心,以建设“ 高效农业,精品旅游 ”为目标,以倡导健康生活、回归自然、寻找自然为理念,集生态农业观光、生态美食、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开发高新科技绿色食品为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园。该项目在全园造林绿化的基础上,分为一个精品园区和三个特色园区:(1)现代化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区:连栋日光温室生产区,农产品加工区、培训办公室、青少年科普教育区、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等功能区等。 (2)民俗文化体验园区:兴建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的

4、酿酒坊、磨面坊、榨油坊、豆腐坊、小磨香油坊等手工作坊。既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伸,又是对作坊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其生产后产生的酒糟、醋糟、麦麸、豆腐渣等,为喂养畜禽提供了天然绿色饲料。(3)畜牧养殖园区:兴建土鸡、生猪、羊、兔、鱼养殖园,将养鸡产生的禽粪用来养鱼,将养猪、羊、兔产生的畜粪等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绿色有机蔬菜园、果园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用于蘑菇等特色蔬菜种植;生产的沼气还能为生态园提供生活用能。(4)绿色有机种植园区:所种庄稼、水果、蔬菜、野菜利用畜牧养殖区畜禽粪等加工的有机肥做肥料,地下 650 米深的井水灌溉而成,形成了真

5、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果,为农事体验园区提供了体验农作的基本条件。所种农作物为手工作坊园区提供了6绿色庄稼原料,也为游客提供了餐饮采购所需。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1500 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支持资金 100 万元,自筹资金 900 万元,银行贷款 500 万元。8、效益分析及带动能力年平均获利 720 万元左右,5 年可以收回园区整体投入。该项目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0 人,创造就业岗位80 个,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渗透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元化、市场化、精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二、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9 年 1 号文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6、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山西省 2008 年 2 月 16 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3、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安排。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本项目是在国家和省、市、县有关农业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产生的: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72山西省 2008 年 2 月 16 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

7、会议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该项目以现代设施农业园为主的项目建设是强化传统产业优势,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农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按照旅游与农业相结合道路,使本地丰富的特色资源得到加强,实施特色化、标准化养殖、种殖,生产出高品质的健康绿色农产品,刺激生态消费,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 、该项目是提高产业

8、化程度,促进农业综合开发的需要。实施农家乐农业园建设项目,可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同时,通过本项目建设,可致力于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构建从“绿色食品到餐桌”的大食品、大农业链。项目的实施,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太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太原市农业综合开发服务,实现公司与社会,农业园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农家乐现代设施农业园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食品生产强调“ 产品出自最佳环境” ,也就把自然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融入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之中。绿色食品通过产地大气、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只有符合条件的产地环境才能开发绿色食品的要求。绿色食

9、品通过监控生产过程,要求生产者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生产操作的规程,合理使用肥料、兽药、农药等,从而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对8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并保证绿色食品最终的质量。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地理位置及占地范围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西岭村西南 200 米处,占地面积 100 亩,折合 66666m2。山峰高耸,视野开阔,太原景象尽收眼底:汾河风光、城西水系、龙潭公园、拱极门、卧虎山公园就像一颗颗明珠。毗邻曦岭滑雪场和东山植物园,植被丰富,无污染源,周边与村庄和居民生活区相隔有较大距离,非常适宜建设本项目。二、项目地点比较选择1、符合山西省、太原市和杏花岭区发展规划

10、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在此地新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2、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土壤通透性好,有利通风及环保;3、防疫性好:距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村庄和居民生活区有一定距离,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很少;4、附近有农田和大片林木可消耗大部分粪水,减少环境污染。5、水源充足。6、临近曦岭国际滑雪场和东山植物园,可以很好的与这些旅游休闲资源对接。第四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9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始建于 2000 年 8 月,原名太原钧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 2007 年 7 月 10 日正式更名为山西龙庄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生态林业、农业技术开发、胚胎工

11、程、畜牧养殖、滑雪等的高科技实体。公司注册资本 500 万元,拥有总资产达 2000 多万元。现有职工 40 多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 10 人,专业技术人员 20 多人,公司组织机构严谨,部门健全,下设有管理部、市场运作部,财务部等多个职能部门。针对入世后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家绿色生态政策”的提出,公司决策者作出了“发展养殖、种植,搞生态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绿化荒山,建绿色产业示范园”的战略改变。公司作为较早进入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的民营企业,以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等扶贫式项目为重点,在中涧河乡的大脑山、大石脑地区进行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东山引水解困及建立北方植物园工程的开发建设

12、。公司目前正在引进新的技术,吸收资金短期内建立股份制企业。公司全体员工本着超前、承担、诚信的经营理念,把公司建设成为技术、设施、服务、规模等综合指标山西第一的多元化的集团公司。,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农业园项目建设突出“以旅助农,以人为本” 的理念;景点布局上要求“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项目建设内容上解决园区交通通畅和园区游客的停车、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服务功能和基10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上推广“鸡(猪)- 沼-果” 、 “鸡( 猪)-沼-菜”的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做到物料的多级循环利用,减少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环保生态效益。项目包括一个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和三个特色园区,项

13、目总用地面积为 100 亩,其中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用地面积 30 亩,民俗文化体验区用地面积 10 亩,畜牧养殖园区用地面积 10 亩,绿色有机种植园区用地面积 50 亩:一、现代化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区:前面兴建连栋日光温室生产区,后面为农产品加工区、培训办公室、青少年科普教育区、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等功能区,总占地面积为 30 亩。共建 20 个连栋日光温室,每个连栋日光温室总长为 50 米,宽度 30 米,其中功能区宽度 10 米,生产区宽度 20 米。日光温室以钢架结构为主,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普通花卉等。温室内配备喷雾植保机械、物理增产技术装备、耕耙与灌溉类机械装置、湿帘降温系统等。二、

14、民俗文化体验园区:兴建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的酿酒坊、磨面坊、榨油坊、豆腐坊、小磨香油坊等手工作坊。既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伸,又是对作坊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其生产后产生的酒糟、醋糟、麦麸、豆腐渣等,为喂养畜禽提供了天然绿色饲料。三、畜牧养殖园区:兴建土鸡、生猪、羊、兔、鱼养殖园,将养鸡产生的禽粪用来养鱼,将养猪、羊、兔产生的畜粪等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绿色有机蔬菜园、果园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用于蘑菇等特色蔬菜种植;生产的沼气还能为生态园提供生活用能源。1、土鸡养殖园。在果园里建大棚,果树下饲养崇仁跃鸣土鸡,鸡粪种果,果园中的杂草、昆虫养鸡等纯天然综合立体开发循环利用。年饲养土鸡 10000 只,带动饲养专业户生态饲养,提高土鸡附加值,确保生态园美食城土鸡的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