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496864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是 2011 年 4 月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注册的一家以油茶种植的专业合作社,该社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有入社农户 685 户,入社山地面积 18320 亩,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组织社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实行油茶标准化生产,可使农户亩增收达 2400 元以上。同时,聘请了两位林业主管部门高级工程师担任该社的技术顾问,为该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该社旨在带领广大林农,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能源战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当代林业科学种植技术,优质的改良品种,先进的管理方

2、法,实现林木、林地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的经济收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名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射埠镇杉山村、团山村、板桥村、杉仙村、新燎村、桥梁村、泉江村。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引进优良无性系列油茶品种,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 12000 亩,盛产期年产茶油 480 吨。1.2.3 技术、设备本项目油茶种植工艺技术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院,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油茶行业标准以及湖南省林科院取得的科技成果规划设计。中国林科院研发的油茶芽砧嫁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油茶无性系的推

3、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这些技术技术来源可靠。且适宜于湘潭气候条件及种养殖环境,具有可行性。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 12000 亩,修筑农用道路 50 公里、防火线 20 公里,购置挖掘机二台,建蓄水池 2500 立方米 。该项目建设期限四年,从 2011 年 10 月至 2015 年 9 月。1.3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 12000 亩,项目总投资 2160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补助 1000 万元,合作社 自筹 210 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 950 万元。1.4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高产油茶盛产期平均每

4、亩可产茶油 40 公斤,每亩可创产值2400 元,项目年产值 2880 万元。生态效益:可绿化、改选荒山 12000 亩,有利于恢复植被、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项目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社会效益: 该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是开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局面,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二是农民增收,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岗位 1000 多个,不离乡离土可就业获得收益。三是有利于开发荒山,是实实在在的绿色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产业。四是弥补和增加市场中、高档食用油品种和供应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

5、室关于 2009 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2008】208 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 号)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 13282006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 2003 。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DB4300B64033?1 8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方案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1.6 综合评价本项目通过建设高产油茶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农业经

6、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劳动力转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建设单位资金实力雄厚,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可行,项目投入少,资金周转灵、机制活,种植成效大,投资报酬高,环境污染小;辐射带动强,项目建成后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产业化进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

7、。本项目是一项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风险性少的项目,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势产业项目。项目投资较大,油茶种植见效期较长,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以使项目尽早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不突破 18 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 13 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 18 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在众多的绿色油料植物中,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注定将担负起维护油料安全的历史使命。我国油茶主产区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长期以来不懈地组织油茶良种

8、选育攻关和先进科技推广,开展油茶基地建设和产品精深研发,为丰富我国食用油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食用油营养品质、维护食用油料安全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光明图景。油茶在我国已有 23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 “油中软黄金” ,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 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 50%来自湖南。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湖南

9、有 4600 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 1778 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 1/3 强,茶油年产量10.4 万吨,占了全国茶油总产量的近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07 年,湖南茶油年产值突破了 50 亿元。全省 124 个县(市、区)中,油茶面积在 5 万亩以上的有 68 个;在全国 14 个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的县(市、区)中,湖南占了 6 个。发展油茶产业,湖南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优势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担当重任,有潜力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今年 7 月,国家林业局

10、决定,以湖南省林科院为依托,成立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也选定在湖南召开。最近,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规划到 2015 年,全省发展油茶林 2000 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 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加工率达到 80%左右,茶油年产量达到 50 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 300 亿元。近年来,湖南省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油茶新品种研究和推广力度,推进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油茶产业化经营,油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省茶油加工企业达到2110 多家,茶油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金浩、苏仙、湘椿子、金拓天等精制

11、茶油品牌群星闪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科院的科研团队在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油茶杂交育种研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出油茶优良农家品种 2 个,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新品系 5 批共 87 个,占全国选育出的良种的 65%,占现在保存量的80以上,使油茶平均亩产茶油达到 50 公斤至 75 公斤,从而确立了湖南油茶良种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也充分揭示了油茶新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

12、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 21 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目前,我省茶油产量从 20 世纪 80 年代 5.6 万吨,90 年代 5.8 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油均在 7 万吨以上,约占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其中 2002年产油 7.6 万吨,2003 年达到 8.9 万吨。湘潭市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油茶的习惯,现有油茶种植面积 22.86 万亩,其中油茶种植面积 18.76 万亩。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发

13、展油茶产业,既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油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油茶产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结合的典型产业。油茶树全身都是宝,其食用、药用、化工等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利用湘潭丰富的丘岗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在不与粮争地的条件下,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是增加林农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

14、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 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2.2.1 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 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 85%以上,且含维生素 A 和 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 。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 ,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 7.5 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

15、前活跃,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2.2.2 我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

16、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省是其中主要集中地之一。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我省丘岗山地是其他经常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在我省,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2.2.3 本项目是湖南省油茶示范县的重点示范基地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湘潭的自然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湘潭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湘潭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粮食生产、牲猪生产、湘莲、用材林生产、果蔬生产等。除此以外就是外出打工,农村经济形成不了大规模的产业,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湘潭的山林、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