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49666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加工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深加工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深加工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深加工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深加工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加工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加工可行性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肉类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12-18 09:40:52) 转载标签: 合作转让财经一、项目宗旨:打造一个以肉类深加工品品牌。二、项目背景中国改革开放后 20 多年的经济增长,引起食物消费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其最大特征就是肉类产品消费增加。参照发达国家的肉类行业发展轨迹,中国的恩格尔系数降到 30%以前,肉类行业都将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过去的 10 年肉类产品年产量平均递增 6.7%。行业从市场中得出的结论是:80 年代有产品就有市场,90 年代有广告就有市场,21 世纪,有信用、有品牌才有市场。 2006 年中国肉类食品行业表现出三增长态势:一是肉类产业对社会仍具吸引力、投资量增加;

2、二是市场继续扩容,销售量增加;三是企业运作趋向平稳,经济效益增加。 目前中国猪肉加工企业大概演化成三大阵营,并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其中双汇、雨润、金锣。禽肉三剑客;在整个肉类加工行业中,禽肉市场的竞争程度最为激烈。分别为辽宁大成、山东新昌和福建圣农,这三家企业的供应量分别占 KFC 肉鸡总采购量的 25%、13%和 12%。 我国肉食品行业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我国外资与中外合资肉食品加工企业已经有数百家,民营加工企业更是遍布全国。多年来我国肉食品行业在组织形式、产品结构、技术进步和营销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意味着我国肉食品产业已经接受过市场竞争的洗礼,积累了和国际市场对接的经验。三、市场前

3、景 1、国内肉类市场需求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 12 亿多人口的国家,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海内外的专家和商家都十分重视中国的食品市场。随着我国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允许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商业,国外资本更加看好在我国投资超市和连锁店。2000 年,我国内陆省份的超市已经赶上沿海城市,大约有 19000 个用于发展食品零售业。同时,国内一些大型肉食加工企业,如河南双汇、山东金锣等分别在各大中城市开设肉食连锁店,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大家更加喜爱的低温肉制品和冷却肉。这些内外因素均可以推动国内肉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十五” 期间,我国的 GDP 仍将以年均 7%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的不

4、断发展,必然会带动人民生活的提高,进而促进肉类消费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2、国际市场需求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目前,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地区和欧盟等国家猪肉市场供需形势及对进口中国猪肉的政策的变化,为我国猪肉出口带来了大好的机会。首先,日本市场容量增大,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 年我国台湾地区出口了价值达 15.5 亿美元的猪肉,其中 99%出口到日本,1997 年 3 月,台湾爆发猪口蹄疫,自此,台湾猪肉出口受阻,这就意味着台湾地区暂时退出了日本猪肉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恢复,从而为中国开辟猪肉出口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时机。最近俄罗斯进口市场重新对中国开放,欧盟也于 1996 年度宣布解除禁止进口猪

5、肉平抑肉价。国际市场的变化,有利于中国猪肉及其制品大量出口。由此可见,开发符合国际标准和质量优良的猪肉及其制品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出口创汇机会,前景看好。四、竞争优势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品消费市场。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达 48kg 左右,人均年肉类消费达到 438 元,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大的肉类市场。据有关部门预计,下个世纪的前 10 年,我国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 35的增长速度。很明显,中国肉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国内肉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肉食品还具有成本价格上的优势。因为活体牲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我国的肉食品生产成本和价格相应较低,且有肉质独特的土种家畜家禽,在国际

6、市场上应该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据专家测算,我国主要肉类的生产价格除禽肉外,均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猪、牛、羊价格按加入后减去基期平均水平计算,分别低57、84和 54。另外,我国肉食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这些优势都对我国肉食品产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我们所要加工的肉类,采用传统配方,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可以将肉制品加工出润滑、爽口、香而不腻的熟食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与各项检测。五、综合分析在未来的 3-5 年,肉类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类食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混合品种所替代。猪肉消费会保持绝对量的增长、相对比重的

7、下降;牛肉、禽肉消费的相对比重将持续快速上升。目前居民肉食消费以购买热鲜肉为主,冷鲜肉和各类肉制品所占比重较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2.对肉类消费安全日益重视,有利于加快形成肉类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体系。目前肉类市场竞争中,质量及消费安全问题已摆上重要位置,国内消费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尤其是注重肉品的卫生质量,以金锣保鲜肉为代表的品牌冷鲜肉渐成新宠。3.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

8、的支撑。各种高新技术应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的安全、卫生、方便、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肉类流通已基本实现了“冷链”化,采用配送、连锁超市、肉类专卖店等现代化方式经营。这些先进技术和营销方式,对国内肉类食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4.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有助于我国肉类行业与国际水平、国际市场接轨。但我国肉类产业结构总体起步较低,大量产品品种以内需型为主,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肉类产品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化竞争形势下,肉类食品行业必须提高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优质的要求,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5.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元化正在成为肉类发展的主方向,制约肉类供给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消费者选择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并有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由于后续深加工落后,国内肉食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种单一,品质欠佳。这些情况从反面说明了中国的肉类市场还没有完全进入成熟期,蕴藏无限发展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