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49610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县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单位:县建设局建设地点:县建设规模:4.5 万 m3/d,分两期。建设期限:1 年工程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 4983.80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849.91 万元,其他费用 756.48 万元,预备费用 368.51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8.89 万元。资金来源:一是拟申请国家专项资金;二是由地方财政配套1.2 项目背景长期以来,县城区现状排水主要采用雨污合流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工业的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标准化处理就排入熬溪河。造成水体污染,每到枯水季节,藻类和红丝虫迅速发展,水质恶化、发臭

2、,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水质。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污水量不断增加,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将日趋严重。建设城市完善的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是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也是保障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区域环境污染的改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保护熬溪河水体水质,改善城区环境质量状况,控制城市水体污染,提高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质量,保护和改善水系下游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县污水处理工程已迫在眉睫。依据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及有关部门领导、 专家论证,县城区规划集中

3、建设污水处理厂,规模为:生活污水 4.5 万 m3/d。根据社会经济发 展进程和规划要求,县城区生活污水 4.5 万 m3/日污水 处理厂分二期建设。力争 2020 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 85%以上。县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包括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提升泵站、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鉴于上述情况,2008 年 5 月受县建设局委托,本公司承担 县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1.3 编制依据与标准一、编制依据县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县建设局和环保局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县水资源开发现状分析报告县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现状资料采用的规范

4、及标准二、编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质标准(GJ3082-199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BG5749-8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 号)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标200177 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3-87)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

5、-84)建设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GBJ69-84)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

6、057-94 )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BG50052-95 )10KV 及以下变电所 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装

7、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4 编制原则、范围及目的一、编制原则根据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要求,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将遵循以下原则:认真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工程设计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采用适合本地区条件的技术,选用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厂址

8、地形,因地制宜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做到投资省、运行费低、技术可靠、运行稳定。使处理后尾水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和控制元件系统。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充分利用现有管道,减少工程投资。二、编制范围1、城区内的污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方案论证及其可行性研究。2、工程的工艺设备、建筑、结构、电气、仪表等工程方案设计及总平面布置。3、工程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三、编制目的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如下目的:论述建设 4.5 万 m3/d 污水

9、集中处理厂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服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系统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对污水处理厂厂址进行论证。对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工艺、工程投资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行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综合比较和论证。提出推荐方案,并进行工程方案设计。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项目实施进度,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5 城市概况一、历史沿革历史悠久,春秋时属吴,战国初属越,周属楚,秦属于九江郡,西汉属豫章的南城县,东汉属临汝县,三国时属吴国的临川郡,隋属崇仁县。南宁绍兴十九年(公元 1149 年)设立县制,辖天授、忠义、云盖四乡,并以一乡名而得县名。建县后属抚州,元代属抚州路,明清属抚州府,民德年间先后属豫章道

10、、第七行政管辖,建国后属抚州地区管辖。县治为鳌溪镇,自设县至今共有 855 年的历史。现有 9 个镇、6 个乡(其中金竹乡为民族乡)、 1 个垦殖场。二、地理位置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乌江和抚河上游,抚八线中段。地理坐标界于北纬 2650至 2745,东经 11535至 116 50之间,其 东临崇仁、宜黄、东南连宁都,西南接永丰,北接丰城,西北靠新干。县政府驻地敖溪镇距南昌市 180 公里,距抚州市101 公里,距吉安市 124 公里。三、地形地貌县地处赣抚中游河段阶地丘陵区,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狭的不规则形状。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大小山岭星罗棋布。整个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坐

11、南朝北的斜坡,地形垂直高差变幅较大。全县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高丘和地丘岗地,并以低丘岗地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51;其次是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38;再次为高丘,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11。局部地势南北有差异,南部为山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倾斜;北部为丘陵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四、气象地处华南气候区与华中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农业 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县多年平均气温为 17.4左右,最冷为 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 4.8;最热是 7 月份,月平均气温在 28.4.全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活动积温为5113,热量条件较 好,

12、对农作物生产有利。全年日照时数为 4374 小时;无霜期平均为 262 天;冬季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春夏风向多变,大风多出现在春夏,一般风力 2级,最大风力 68 级。年平均降雨天数为 171 天,年平均降雨量为 1657.1 毫米,年最大降雨量 2426.7 毫米,年最小降雨量 1000 毫米。一年中 3-6 月雨量最大,最大月降雨量为 574 毫米;7-10 月雨量最小,最少只有 9.2 毫米。五、水文地质县位于抚河与乌江流域上游,境内溪流网布。县境东、北各水汇集成宝塘、谷岗二水系,分别注入抚河;县南各水汇集成牛田、湖坪二水系,分别注入乌江河。因受多次地壳运动的影响,的地层裂隙发育复杂,形成

13、北东、北西和南北向构造。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迭系、泥盆系、震旦系、石灰系等。岩性分布以花岗岩最广,其次为变质岩(千枚岩、云母片岩、板岩),再次为紫红色砂砾岩,尚有少量混合岩。其他岩类分布零散,出露面积也少。六、地震根据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县城城市属 6度设防区。七、城市社会经济状况2006 年末,县实现生产总值 1480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6%;农业总产值 47000 万元,增长 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6300 万元,增长 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5452 万元,增长 15.6%;农民人均 纯收入 1665.74 元,增长 15.1

14、%,职工人均年工资 11186 元,增长 8.1%。全 县主要支柱 产业是烤烟、蚕桑、毛竹、生猪、蘑菇、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主要有流坑古村系列旅游产品,如霉豆腐、霉鱼、茶薪菇等。八、名胜旅游山水钟灵、风景奇秀,境内奇山异石、名胜古迹众多。有号称“江南 绝顶三峰 ”的道教圣地大华山,有兼 庐山瀑布之秀美和黄果树瀑布之雄奇的金竹 26 处飞瀑,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幼时读书的石桥寺,有绵延乌江两岸 10 余华里、古树参天、江南第一、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的“中国第一古香樟林 ”。特别是“千古第一村” 流坑村以其 历史上昌盛的科 举文化、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别具一格的村落布局、精美

15、绝伦的建筑装饰、积厚流广的宗族遗存、古朴纯美的民俗风情、绚丽多彩的乡土文化而闻名于世。流坑村明清古建筑群还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是江西省唯一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此外还有红四军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地址登仙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留下了许多光辉战斗的足迹。与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岗山”竞相呼应,构成了我 县集“红色、绿色、古色” 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可依托井冈山、龙虎山、庐山三大国内知名景区品牌优势,将该景区尽快纳入我省黄金旅游线路和华东常规旅游网,努力把这一旅游资源建设成集观景、休闲、度假、科研为一体的 4A 级旅游景区。九、资源条件县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 38.9 万亩(水田 36.18 万亩,旱地 2.724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10.7,农业人口平均占地1.6 亩。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又是林业部定点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本县林业用地有 281.7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 77.8。现有林地面积 165 万亩。活立木薯积量为 396.6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68。此外,本县有草地 30 万余亩,其中可利用的宜牧草草坡 25 万亩,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