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93614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名称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申报奖种 科学技术进步奖完成单位 兰州大学甘肃众联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甘肃中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中机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 张豫川 马安刚 汪国烈 滕文川 张森安 黄锐 慕青松 冯立平 杜翔 张恩祥 韩丽霞 鲁海涛 张斌 刘辰麟 姚永国项目简介:湿陷性黄土性质及其工程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我国岩土工程的重要部分,目的在于消除场地黄土湿陷性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危害。但当今及今后工程建设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缺少经验,

2、地基处理施工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施工机械,规范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成为困扰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人员的一个突出难题。这是一个涉及了湿陷性评价、地基处理标准以及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上部结构措施及其相互关系的工程处理技术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等手段,从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进行了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评价、地基合理处理深度、地基处理方法、场地浸水路径和浸水防护方法、地基处理回填材料的性质和要求及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综合处理措施等六个方面的系统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难题。上述研究成果已形成甘肃省地方标准大厚度湿陷

3、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规程DB62/T25-3060-2012,在青白石碧桂园、恒大山水城、兰州第二水源地、捡财塘风电场等上百项建设工程的设计、勘察、检测中应用,不仅保证了工程安全,也节约了大量资金,更使在高阶地黄土及塬(坪)、墚、峁地进行工程建设成为可能,大幅度解决了用地紧张状况。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在西北地区及全国广泛分布,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技术示范和推广价值,项目组多名成员为国标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修编人员,且有关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技术的理念和成果已编入其中,完善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标准,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完成人对项目主

4、要贡献张豫川:项目负责,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报告编写。主要负责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合理处理深度的研究、黄土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标准、浸水路径及浸水概率的分析、建筑浸水防护距离的研究、压实黄土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中的应用等部分的研究。马安刚 :技术负责,现场试验。主要负责了钻孔夯扩挤密桩法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桩基础负摩阻力的影响、地基处理结合桩基础处理黄土地基、浸水路径与防护距离的试验等部分的研究。汪国烈 :技术负责,理论分析,现场试验。主要负责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规程、黄土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标准、剩余湿陷量评估值的计算方法、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等部分的研究滕文川

5、:现场试验、应用。主要负责了黄土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标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措施应用等部分的研究。张森安:现场试验、应用。主要负责了黄土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标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措施应用等部分的研究。黄 锐 :理论分析、应用。主要负责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措施在设计中应用。慕青松: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主要负责了浸水路径及浸水概率分析的研究。主要知识产权1、甘肃省地方标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理规程DB62/T25-3060-20122、发明创造专利:一种用于土层湿陷性判定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申请号:201210116539.4 专利号:ZL 20121011

6、6539.4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发明人:张豫川 张可 张森安 辛明静 高毅授权公告日:2014.12.103、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土层湿陷性判定的测试装置申请号:201220168646.7申请人:兰州大学 发明人:张豫川 张可 张森安 辛明静 高毅授权公告日 2013.1.234、发表论文:1 张豫川,赵伟,徐靖辉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合理深度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2).31-352 马安刚,张豫川,李彬,张斌,饱和黄土场地压、拔桩桩身应力变化的试验与分析A,桩基工程技术进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8-443 赵进堂,马安刚,张豫川,

7、潘家国,桩基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特殊性应用探讨A,桩基工程技术进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8-444 张豫川,李 彬, 湿陷性黄土场地强夯夯沉量的预估J,路基工程,2011.154.67-695 张豫川,羊群芳,张兴元,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基础设计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2) ,263-2666 张豫川,羊群芳,张兴元,刘红玫,基于湿陷性和震陷性的黄土微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2).72-767 张兴元,张豫川,张可,王亚军,羊群芳,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J, 工程勘察,2011.9.9-13 8 张世华,马安刚,饱和黄土场地大

8、直径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1,07:34-379 张豫川, 辛明静,王亚军,堆载法对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3 (3),55-6110 张豫川,刘辰麟,卢连长,李春辉,灌注桩的成孔型式对桩侧摩阻力影响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6,47(1) ,363911张森安,刘若琪 兰州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岩土工程问题J, 工程勘察增刊 2006 344-34812张森安,项龙江 兰州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 工程勘察增刊 2007 25-2913华遵孟,张森安,李世雄 黄土沟谷坡麓填挖改造区建筑物建设设计与地基处理J, 工程勘察增刊 2010 263-26614华遵孟,张森安,张恩祥 陇东黄土塬场地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分析 J, 工程勘察增刊 2010 267-27715张森安等 自重湿陷性黄土挤密处理后刚性桩侧阻力的确定J,山西建筑2014 年 1 月期 第 40 卷第 1 期 P72-74 16张森安,龙照 兰州彭家坪大厚度黄土场地湿陷性评价与基础选型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3 年第 6 期 p28-3117张森安,曹程明 兰州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评价与地基处理J, 山西建筑2012 年第 8 期 第 38 卷第 8 期 P6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