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70925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 2012 年工作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纪鸣带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一行,于 8 月下旬对我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现状、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城投公司、XX区政府、XX 区政府关于我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现状、建设和管理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认真进行了研究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污水经城区大小排污管沟,进入城区河流,严重污染水体,不仅破坏环境,影响城市景

2、观,而且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为保护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加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的建设管理十分必要,这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要工作,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作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城区在两轮城市排水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建设排水收集系统,在道路新建或改扩建、城市排水干线新建或改造中均按照“雨污分流”建设雨污管(渠),并沿主要河流两岸建设污水截流沟,城区排水收集系统逐年改善。2001 年开始,XX 市大力实施南明河综合整治工程后,排水系统的建设迅速发展,城区南明河、小车河、市西河两岸截流沟全线基本建成,主、次干道排

3、水系统“雨污分流”基本形成。贯城河排污分洪隧洞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喷水池年年受淹的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工作,把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列入重点实施项目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民生工程。全市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8 座,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已达到 12 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 234.66 公里,实现全市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目标要求。全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从 1999 年日处理污水 2 万吨提升至日处理污水 64.8 万吨,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 58 万吨,污水收集、处理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2010 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新一轮治理工作启

4、动,先后实施了市西河、贯城河流域的改茶、杨柳、茶店、麻冲、盐务等大沟“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完善,排水设施和河道的行洪能力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城区已建成排水管道 920 公里,共建成南明河、小黄河、麻堤河、小车河、市西河、贯城河、鱼梁河等 7 条河流截污沟约 100公里,排水主干线、排水干线 104 公里,其余为排水支线。污水收集系统“住宅区和街巷支沟主、次干道排水管线排水主干线(排水干线)沿河截污沟污水处理厂南明河”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按照建、管分离的职责分工,当前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已建污水收集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市级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南明河城区段(山水黔城

5、水口寺大桥)及其支流市西河、小车河、贯城河截污沟、以及城区 28 条主干道排水管网的管养维护,具体工作由河道管理处、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实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分别负责区辖范围内南明河城区段以外沿河截污沟、排水主干线(即排水大沟) 、二级次干道及小街小巷排水支管的管理维护工作,具体工作由各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一) “雨污分流”系统未真正形成。街巷及沿线居住区是生活污水产生的源头。但由于市政建设的历史欠账和旧城改造中的重视不够,大部分未实行“雨污分流”建设改造,仍旧维持合流方式排放,污水、雨水合流接入城市道路建设的配套雨水管或污水管,导致道路雨水管和污水管都是雨污混流,也使

6、城市道路“雨污分流”管网不能发挥作用。排水主干线(排水大沟)上接道路排水管网,下接河道截污沟,排水主干线(排水大沟)的“雨污分流”改造都是分段建设,局部建成,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多数排水主干线仍然是合流进入南明河及其支流截污沟,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最终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由于各个级次的排水通道建设缺陷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不顺,特别是街巷排水支管、排水主干线(排水大沟) “雨污分流”不完善,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源头排水支管底数不清,改造难度较大。街巷排水支管大大小小数以万计,是整个排水系统的源头,涉及面广、数量繁多。由于在市政建设和旧

7、城改造中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后续管理也未跟上,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目前部分已建管网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些管网的建设位置、是否并网、管径多大、是否存在断头或封堵的情况不清,有的方沟年久失修,淤积严重,使得建成的管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实施这些排水支管的修缮、改造,能从源头上杜绝雨污混流,但要全部进行改造资金投入量大,改造时间长、难度较大,实施建设改造需循序渐进。 (三)沿河截污沟污水收集问题。沿河截污沟是污水收集系统的最后环节,汇集各排水主干线(排水大沟)的污水后,最终输送到各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处理。按照规划的设计功能,沿河截污沟只能接纳污水和少量雨污混合水。在每年汛期(5 至 9

8、月)时,由于“雨污分流”系统不完善,有的河段截污沟未贯通,部分截污沟存在管径小、易堵塞等问题,大雨或降雨历时较长时,排水主干线(排水大沟)内雨污混合水量较大,就会出现截污沟接纳能力不足,污水外溢流入河道,污染河水的现象,同时也加大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降低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首页 12 尾页(四)资金缺口较大。“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区拟建污水处理厂 13 座、排水干线及截污沟132 条,总投资估算 262.56 亿元,工程建安投资为 79.19 亿元;污水厂同步配建管网 27 条,投资 76.13 亿元,工程建安投资 58.74 亿元。工程投资大,财政资金紧缺,部分工程因建设资金未落实难以启动

9、。(五)排水设施管护力度不够。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城区主干道的排水压力加大,排水设施不堪重负,因管道破损、污水渗漏等设施缺陷造成的突发性故障时有发生,一些化粪池由于缺乏相应的物业管理,经常发生污水外流情况。随着管养的排水设施数量迅猛增加,资金无法满足排水设施的基本维护。(六)部分项目建设统筹不够。 雅河、蔡家关截污工程虽已建成,但因二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尚未建成,XX区截流收集的污水无法处理,截污工程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三、意见和建议(一)高度重视,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的完善是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要工作,对城市经济

10、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快建设、改造的步伐。鉴于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专业性强、任务重、难度大,建议市政府整合现有资源,成立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落实牵头单位,负责制定计划、下达目标任务、监督考核,统筹协调污水管网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等。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上各自的职责,各相关单位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同时,落实好人、财、物的保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摸清底数,编制全市污水收集系统专项规划,强力推进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工程的建设改造。政府及其相关

11、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原有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采取收集竣工资料结合现场勘察等措施,摸清排水管网的现状,在掌握各种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市污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为污水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养护提供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针对管网现状,要超前谋划,系统思考,按照“不让污水入河,不让雨水入网”的目标和“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编制好全市的污水收集系统专项规划,强力推进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工程的建设改造。科学拟定改造计划,循序渐进地分片分阶段进行整治和改造,对街巷排水支管分年度有计划实施改造,在此基础上实施城区排水主干线(排水大沟) “雨污分流”改造,使“雨污分流”系统逐步完善,切实解决排水

12、管网雨污合流、污水管道老化、破损、管径过小等问题。同时,快速推进新的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收集率。污水管网的改造、新建,应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道路拓宽等工程结合起来实施。(三)加快筹建水务公司工作进度。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项目建设需大量资金,建议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资金缺口,加快组织筹建水务公司的工作进度,统一承担污水收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运行管理任务。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争取国家和省级对我市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资金补助的工作力度。(四)加强对污水收集系统的接入管理。规划、建设、环保、城管等各部门按照自身的职责,加强对各居住小区排水设施建设和与市政

13、排水设施接管的管理。加强对污水收集系统的接入管理,从规划上明确新建各类建筑排水与就近排水支管的衔接方式,并要把排水接入纳入建设综合验收的重要内容,杜绝新建建筑排水系统错接、漏接、混接等现象;严格建成区污水管道的接入审批,加强日常监管,通过不间断的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私接、乱接行为。同时,针对我市排水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出台XX 市地方排水许可办法 ,将我市污水治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五)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及资金的投入。按照市、区的分工和管理职责,加强市、区各级管理部门管辖范围内的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加大对维护管理资金的投入,确保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根据市、区管理的范围和维护工作量,由市、区级财政分别承担维护管理费用。严格按照市政工程设施维护管理规范的规定,核拨维护管理费用。首页 12 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