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小乔 文档编号:24470203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日期:2004 年 5 月 10 日编制单位:目录第一卷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第一章 工程概况 .2第二章 沉井施工 .2第一节 基坑测量放样 .2第二节 基坑开挖 .3第三节 刃脚垫层施工 .3第四节 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4第五节 钢筋绑扎 .4第六节 立外模和支架 .5第七节 浇捣混凝土 .6第八节 养护及拆模 .7第九节 封砌预留孔 .7第十节 井点安装及降水 .7第十一节 凿除垫层、挖土下沉 .8第十二节 沉降观察 .9第十三节 铺设碎石层及 C15 素混凝土垫层 .9第十四节 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9第三章 顶管施工 .10第一节 机头选型:

2、.10第二节 顶进设备及顶进工艺 .10第三节 管道内辅助管道的辅设 .12第四章 工程质量 .13第五章 施工技术管理 .13第一节 质量管理 .13第二节 进度管理 .15第三节 安全管理 .16第四节 文明生产管理 .17第五节 施工工期 .18第一卷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路位于。道路红线宽度为 100 米,为机非分流的城市快速路。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南侧 15.5 米,管径为1200,平均埋深为 6.57.0 米。顶管工程分二段,第一段从21#井开始,穿越向东,在 35#井处向南折入泵站至泵站进水闸门井,长度约 632 米;第二段从 51#井开始至 52#井结束,主要是

3、穿越,长度为 120 米。顶管工程工作量:752 米管道顶进(1200) 、6 只顶管沉井、2只顶管工作坑。第二章 沉井施工沉井施工程序: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 刃脚垫层施工 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绑扎立外模和支架浇捣混凝土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井点安装及降水凿除垫层、挖土下沉 沉降观察铺设碎石及混凝土垫层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素土回填。第一节 基坑测量放样根据沉井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所揭示的地质情况,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 2 米,沉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 2米,基坑边坡采用 1:1。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施工放样结束

4、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工作井、接收井基坑布置示意见附图。第二节 基坑开挖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挖土采用 1 米 3 的单斗挖掘机,并与人工配合操作。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而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第三节 刃脚垫层施工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1.3.1 砂垫层厚度的确定砂垫层厚度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 砂 根据计算结果,无论是工作井还是接收井,砂垫层厚度均为 60(厘米) 。砂垫层采用加水分层夯实的办法施工,夯实工具为平

5、板式振捣器。1.3.2 混凝土垫层厚度的确定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公式计算:( 0)2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垫层厚度为 1015 厘米(工作井为 15厘米,接收井为 10 厘米) 。混凝土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四节 立井筒内模和支架由于顶管沉井高度达 8 米左右,因此,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按装。井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刃脚踏脚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宽度与刃脚同宽。井身内模支架采用空心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撑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性。第五节 钢筋绑扎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

6、面油渍、鳞锈等清理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均应调直;预制构件中的主钢筋均采用对焊、焊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叉点应用 21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第六节 立外模和支架钢筋绑扎

7、验收后,应进行架立外模和支架。井壁内外模用串心螺丝固定,串心螺丝采用 16 的圆钢,中间设置止水片,两端设置铁片控制井壁厚度尺寸,圆钢两端头上铰成螺纹,用定制钢螺帽固定,拆模时拆去钢螺帽,割去外露部分,再用同标号防水砂浆二度抹平,确保不渗水。外模支架必须稳、牢、强,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第七节 浇捣混凝土模板和支架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可将输送管的软管直接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 1 米左右,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

8、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混凝土在捣振时应注意和随时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的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跑模。井身浇捣混凝土分三段施工:工作井总高度为 8.43 米,分三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 2.4 米,标高5.733.33 米;第二次浇捣高度 3 米,标高3.330.33 米;第三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 3.03 米,标高0.332.70 米。接收井总高度为 7.85 米,分三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 2.0 米,标高5.1

9、53.15 米;第二次浇捣高度 2.9 米,标高3.150.25 米;第三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 2.95 米,标高0.252.70 米。采用分段浇捣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施工缝做成凸缝,并在后浇时将连接处的混凝土凿毛,并用水清洗干净,浇捣时先用 12%的 UEA 砂浆座浆,然后轻倒第一层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以免形成蜂窝,影响沉井的质量。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第八节 养护及拆模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

10、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 34 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利于向上接模。第九节 封砌预留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内不渗水。第十节 井点安装及降水为确保沉井平稳下沉,采用排水下沉法施工。用井点抽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井点在基坑外周布置,并至少预抽七天后,方可开始挖土。第十一节 凿除垫层、挖土下沉沉井下沉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挖土下沉。下沉时,应先凿除刃脚下的混凝土垫层及砖砌内模。挖土工具采用蟹斗挖机挖土吊出井外。沉井挖土顺序应中间稍低于四周,沉井内的挖土高差控制在 1 米以内,禁止深锅底挖土,防止沉井突沉造成沉井倾斜的危险。另外,井壁外的灌砂必须均匀充实,使沉井下沉时四周摩阻力相近,均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