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

上传人:k*** 文档编号:24457791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区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总结一、 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区位于*市区东南部,东、北与*市毗邻,南与*市接壤,西邻站前区和辽东湾。全区地形南窄北宽,总面积 50540.3 公顷(原区划数据)。(二)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区属*平原,平均海拔 27 米。境内有大*、五棺山,其中最高的五棺山海拔 176.7 米。2、气候水文*区地处渤海湾东北部,海岸线长 24.4 公里,浅海水域 26666.7公顷,滩涂 13333.3 公顷。境内主要河道 35 条,其中,流经区内的大辽河、奉士河、淤泥河、大旱河等河流形成了供给全区淡水的主要水系。地下水位一般在 0.50.8 米之间,地下水资源量

2、为 250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 1500 万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 60%。地上和地下水总量和补充量,可为居民生活、农业开发以及工业发展提供长期保障。*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全年平均气温为 9,1 月份平均-6.8;8 月份平均气温 23。平均风速 3.5米/秒,无霜期 180 天左右,最大冻土层深度 101 厘米,年降雨量673 毫米左右,平均日照时数 2898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67%,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3、土壤植被*区土壤分为 6 个土类 14 个亚类、47 个土属,130 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其他为草甸土、风沙土、水稻土

3、、盐土和沼泽土。*区森林植被区系主要以东北和华北植物区系物种为主,木本植物共 42 科、78 属、215 种(含变种),主要树种有杨、柳、榆、刺槐、火炬、臭椿等。森林覆盖率为 1.37%。(三) 社会经济概况*区辖 2 个街道办事处、3 个镇,共 51 个行政村、7 个社区。区政府位于*区*大街。全区总人口 12.7 万人,有汉、满、朝鲜、回等 18 个民族。*区依托一市两港,交通四通八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驱车30 分钟即可到达东北最近的出*港,距*老港仅有两公里,距*港 200 公里。哈大高铁、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鞍营公路、庄林公路(305 国道)从境内穿过,距京沈高速公路 65

4、 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可分别到达*、*国际机场。生态型现代化海*市是*区的城市发展目标,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基础产业。因此,加快植树造林,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壮大林业产业规模,既是全区加强农牧业发展保护屏障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未来一个时期,*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改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这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要求森林资源的需求增加,加快林业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二、林地资源现状1.林地面积及结构:*区土地总面积 50540.3 公顷,其中,

5、林业用地面积 907.6 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 1.80%;非林地面积 49632.7 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 98.20%。森林覆盖率 1.37% ,林木绿化率 1.89%。2.在林业用地中: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 686.2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5.61%;疏林地面积 2.9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0.32%;灌木林地面积 12.0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1.32%;未成林地面积 62.6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6.90%;苗圃地面积 69.7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7.68%;无立木林地面积 25.7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2.83%;宜林地面积 48.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5.34%。3.

6、按森林类别分:公益林地面积 672.1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74.05%,全部为一般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 235.5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5.95%,全部为一般商品林。4.按起源分:人工林面积 763.7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84.14%;无起源面积 143.9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15.86%。本区无天然林分布。5.按权属分:国有林地面积 91.5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10.08%,集体、个人林地面积 816.1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89.92%。三、创森工作完成情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开展以来,我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将“创森”工作作为打造宜居环境、实现绿色崛起

7、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几年以来,我区结合创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进一步加大“创森”工作力度,加快构建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的生态景观体系,全力打造适宜居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共性指标完成情况1.*区现有 6 个老旧小区,绿化面积达到 20 余公顷,绿化率达到 22%以上。2.新建小区 20 余个,绿化面积达到 60 余公顷,绿化率达到 40%以上。3.学校、医院、机关团体等单位绿化率达 35%以上。4.绿荫停车场面积达 22 公顷,投资约 1500 万元。5.老城区内 300 米半径范围内有 3000 平方米以上的游园或街头绿地 3 个:山水文苑小游园、文化路小游园、金三角园林小游园,

8、总面积达 5.2 公顷,广场绿地率达 70%以上,总投资 1514 万元。6.生态安全体系建设(1)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工程:制定了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全区组建 50 余名护林员和监管员队伍,每年与各镇街签定了防火工作责任状。加强应急管理,搞好宣传、配备机械设备、加强值班值宿工作。在春节、清明、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林业、交警、公安、消防、安监及镇村护林员死看死守、日均出动车辆 20 余台次,人员80 余人次,设立检查卡点 7 个,对进山人员区位、活动事项、时间等进行登记,严格野外用火监管,设立专门烧纸焚香地点,杜绝火源上山,确保几年来无森林火灾事故发生。(2)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建设监测站

9、 5 个、配备应急防控车 3 台、配备车载施药设备 20 个、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防治、防御、应急防控体系。(3)政策法规与执法体系建设工程:组织全区林业干部参加省市各种林业培训,提高林业综合执法能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力度。始终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在全区动迁区域开展各种矛盾化解工作、集中清理涉法涉诉等活动。几年来,共受理各类涉林案件 50 余起,调处率达 100%。(4)生态资源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各镇街成立林业站,配备专职人员和设备,护林员队伍达 50 余人。城区内生态资源管护由公用事业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分工负责。(5)林业

10、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通过相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水平和能力,造林期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聘请多家知名林业设计公司规划设计,工程采用 BT 式招投标,造林期间采用隔离层、生根粉蘸根、滴挂营养液等先进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6)林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各部门单位配备专职联络员,每周定期上报造林进度及存在问题。(7)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在栽植上,突出多树种、多植物、多层次、多色彩,树种达 100 余种;为达到当年绿化,当年达到效果,乔木均采用 10 公分以上大苗,重点部位用 20 公分以上大苗,而且带冠栽植;为保证成活,在树种选择上以国槐、白腊、*杨、五角枫等乡土树种为主,重点部位点缀高档品种如

11、云杉、银杏、白桦等。(二)创森体系建设1.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按照“森林进城、园林下乡、生态文化进户”的绿化要求,全力实施,强势推进,将“创森”与 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紧密结合,全方位实施绿化工程。到目前,累计直接投资 11 亿元以上,实施了9 大项 30 多小项“创森”工程,完成绿化面积约 1000 余公顷,全区绿化水平大幅提升。(1)城区道路绿化打造新亮点老城区:按照“一街一景、一城多景”的绿化原则,在*大街、繁荣路、公园路等多条主街道种植国槐、白腊、皂角等绿化树种。在城区西入口建成集多种绿化树种为一体的景观带,绿化面积 3 公顷,投资 500 万元。在转盘和少年宫门前等公共场所摆放或栽种牵牛

12、、串红等花草 11 万株;新城区:按照“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拓展造林绿化空间,扩大生态承载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的原则,计划完成绿化面积 85 公顷,总投资近 4 亿元。目前已完成绿化面积 60.2 公顷,投资 3.26 亿元。其中:三横三纵道路绿化工程:2011 年投资建设,计划投资 3 亿元,项目占地面积 69 公顷,其中:绿地面积 53 公顷。目前已投入资金2.45 亿元,完成绿化面积 32.2 公顷,栽植乔木 2.8 万株。3.1 平方公里道路绿化:2011 年投资建设,计划投资 4844 万元,绿化面积 16 公顷。目前已投入资金 3110 万元,完成绿化面积 12 公顷,栽植乔

13、木 0.4 万株。营东新城渤海东大街城区绿化:2010 年 4 月投资建设,总投资5000 万元,总面积 19 公顷,绿化面积 13 公顷,栽植乔灌木 3 万余株。(2)公园建设打造新精品老城区熙湖公园:1998 年建园,占地 15 公顷,其中绿地面积9 公顷,投资约 500 万元,每年补植维护等费用约 20 万元。新栽各类乔木和灌木 1 万余株,进一步提升了该公园的档次和品位。新城区人工湖景观河公园:2010 开工建设,建设占地 24 公顷,其中绿地面积 16.2 公顷,栽植乔木 8400 株,灌木 16000 株,模纹2.4 公顷,投资 6400 万元。公园结合我区历史和地方特色、文化底蕴

14、,以“宜居、宜业、”为宗旨,建造风景凉亭、防腐木廊架、木制平台、五彩屏风等景观小品工程,塑造*景观新亮点。(3) 广场建造增添新景观高铁广场:2011 年 5 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 28.8 公顷,计划投资 3.5 亿元,其中绿荫停车场面积 2.2 公顷,投资 1500 万元。目前高铁广场已投入资金 2.6 亿元,完成工程总量的 95%。种植青扦、白扦、油松、水曲柳、白桦、银杏、国槐、山桃、火炬、金叶楡及五角枫等乔木品种 9000 余株;灌木 25000 平方米、花卉 7500 平方米;草坪 33000 平方米;以及各种小品景观(包括铜制品、石雕制品、景观石、七个景观字等)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

15、分明的绿化景观效果。营东新城办公区、*广场及市民公园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占地总面积 37.43 公顷,其中:绿地面积 16.74 公顷,计划投资 1.4 亿元。目前投入资金 1.28 亿元,完成绿化面积 3 公顷,栽植乔木2000 余株。(4)生活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老城区:现有 6 个老旧小区,绿化面积达到 20 余公顷,绿化率达 22%。新城区:新建小区 20 余个,绿化面积达到 60 余公顷,绿化率达 40%以上,其中恒大绿洲、水岸壹品、玄水云山、*等新建小区绿化率 45%以上。以建设“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为目标,对城区内原有企事业单位采取见缝插绿、破硬还绿、立体绿化等措

16、施,建设园林式单位多处。其中:新建实验学校建造面积 3.45 公顷,绿化面积 1.6公顷,总投资约 1600 万元。(5)工业园区绿化打造高标准我区现有钢铁工业园区和汽保工业园区 2 个,绿化工程已竣工。其中钢铁工业园区绿化总面积 15.6 公顷,工程总投资 4500 万元,栽植乔木 1.1 万余株、灌木 17 万余株、草坪 6.5 公顷;汽保工业园绿化工程绿化面积 18 公顷,总投资 4600 余万元。(6)城郊和村屯绿化呈现新面貌城区绿化:按照按照 500 米见绿、300 米见园的要求,在城区建设 3000 平方米以上的游园或街头绿地 3 个:山水文苑小游园、文化路小游园、金三角园林小游园,总面积达 5.2 公顷,广场绿地率达 70%以上,总投资 1514 万元。农*网:我区现有农*网 290 公顷,主要集中在道路河流两侧,近几年新增修复农*网 200 公顷。村屯绿化:按照加快农村“绿化村屯、美化家园”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