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53396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铁路工务设备安全调研文章我段管内的线路地处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设备大修不足等客观条件制约,线路养护难度较大,历次轨检车检查出分居高不下,逐渐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付” 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动检车横向力、脱轨系数等新型检测指标的投入应用,该段管内线路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一度成为悬在该段干部职工心头的一块“心腹之患” 。为了尽快改变现状,走出困境,该段领导班子深入现场检查管理上,努力实现从“被动应付”向“超前控制 ”转变。 新标准,新旧理念间的博弈 面对新型检测手段与落后的设备养修方式的巨大反差,严峻的现实给该段干部职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养修理

2、念上的激烈博弈,最终找准了症结,形成了共识:只有牢固树立“保养严一格,作业零误差,延长设备质量储备期”的理念,在设备养护、检查、验收等方面建立一套严格的设备管理标准体系,并在工作中真正落实,才能推动设备质量提高。该段相继制订了曲线养护管理办法 、 钢轨打磨及接头综合病害整治标准等 23 项设备技术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设备验收标准,大力推行“一、二、三、五”设备检查法。即:日常检查道岔区段每隔 1 根枕一量,曲线地段每隔 2 根枕一量,直线地段每隔 3 根枕一量,曲线地段每第 2 页 共 3 页隔 5 米套拉一次正矢,对曲线正、副点正矢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加强设备质量监控。同时,该段还完善了设备病

3、害检查、汇总分析、整修处理、销号签认、验收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按照“分析一级分,消灭二级分,杜绝三级分”的原则,把每次添乘检查的二级分以上的病害通知给车间,安排整治消灭,并派人对整治情况进行回检复查,检查结果纳入考核,公开通报,确保病害整治效果。 内动力,源自机制上的嬗变 为了鼓励干部职工争创优质设备,该段先后三次修订线桥设备动、静态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把设备质量同职工个人收入进行捆绑考核,制定了轨道车动态检查目标管理值,并且每月对各车间设备质量进行静评,分为“优良、合格、失格”三个等级进行考核,定期下发设备质量考核通报 ,对各车间设备质量进行评估,做到目标激励,排队促尾,绩效挂钩,严格奖惩。

4、仅去年一年,该段在设备质量考核中,用于奖励职工 13 余万元,扣罚80 余万元。新的考核机制,把职工收入的多少与设备质量的好坏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促使职工把全部心思放在提高设备质量上,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争创优质设备的积极性,在全段形成了工区保车间、车间保全段,一级保一级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设备质量的滚动提高。新成效,得自于现实中的拼搏 该段结合季节特点和设备现状,分步推进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了轨距、方向、高低、水平、三角坑、道岔、曲线专项整治,累计整修线路 570km、道岔 679 组、曲线238.679km。他们针对薄弱设备积极开展攻关,组织力量对曲线、道岔进行技术改造,更换曲线侧磨钢轨 69.8

5、 公里,焊接曲线、道岔标第 3 页 共 3 页轨接头 1486 处,对 12 个站场 154 组正线提速道岔进行了无缝化焊接改造,安装正线曲线及道岔地锚拉杆计 24155 根,逐步补强了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整体稳定性。该段还利用开展集中会战的机会,组织送技术、送方法、送标准下现场活动,按照 1015 天一个车间为周期,抽调安全技术人员逐车间、逐公里,对管内线路进行一米不漏地“过筛式”检查,共整修线路 905 公里,整治各类线路设备病害 2860 余处,打磨钢轨焊缝泛白接头 5600 余处。在设备检查整治的过程中,干部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坦诚相见、沟通交流,既增强了干部职工标准化作业意识,促进了设备质量的提高,更融洽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共保安全的凝聚力。 经过不懈的努力,去年底该段管内线路动态检查优良率达到 97%,与往年同期相比,每公里扣分由 20.3 下降到 15.2,降幅达 5.1 分。部综合检测车动力学超限由 202 处,下降到 2 处。设备质量的改善,为确保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07 年,该段首次获得了路局安全生产优质段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