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52854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及监管建议一、县级邮政储蓄机构内控缺陷与主要问题(一)组织结构不合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1、没有专门的储蓄业务管理部门。近几年来邮政储蓄快速发展,目前邮政储蓄业务已经成为邮政系统的主导业务,不管是业务量,还是业务经营收入都已经超过 50%,县级邮政储蓄机构甚至更高。但是县级邮政局没有单设储蓄业务管理部门,仍然把储蓄业务与传统的邮政业务、报刊发行、邮政物流由同一个业务部门管理,没有体现储蓄业务的特殊性、风险性。2、业务部门管理职责执行不到位,内部岗位职责不清。县级邮政局业务管理部门既负责业务管理指导,又直接负责业务经营,而且人员少、业务杂,从而导致重经

2、营、轻管理,重吸储、轻监督问题突出。乡镇基层邮政储蓄网点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互相兼职、混岗情况比较普遍,甚至存在“一手清”现象,案件隐患突出。(二)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 1、内控制度存在“盲点” ,不能覆盖所有的业务和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县级邮政储蓄机构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习惯于依赖上级管理部门,缺乏内控制度建设的主动性。不能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及时完善相关内控制度;不能根据上级管理部门或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存在制度和风险控制的“盲点 ”。如有些县级邮政第 2 页 共 4 页储蓄机构现在仍然没有领导查岗、查库制度或没有坚持领导查岗、查库制度,对

3、库存现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2、制度执行不到位。检查发现,县级邮政储蓄机构不能严格执行重要空白凭证双人管理制度、金库管理制度、现金调拨押运制度等,使这些重要的内控制度几乎形同虚设。理由是人员少,人手紧无法落实。县级邮政储蓄机构没有按要求制定和执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尤其是乡镇基层邮政储蓄网点储蓄业务人员长期固定不变现象比较普遍。(三)业务操作管理不规范 1、授权业务审查、审批不严格,操作管理不规范。检查发现,县级邮政储蓄机构在业务操作管理上存在“口头的多,成文的少,习惯的多,规范的少。 ”如大额资金汇划、现金调拨以及大额存取款业务没有严格按授权进行控制,制单、审核、审批操作

4、手续不严密,不规范。乡镇基层邮政储蓄网点现金调送申请事前没有手续,县局业务部门根据网点电话申请安排调送,而且现金调拨押运操作不规范,押运员既负责押运又负责协款。监督制约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能为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2、前台柜员业务操作不规范、安全防范意识差。检查发现,营业期间前台柜员临时离开时,计算机操作界面不按要求做临时签退,日戳、个人名章和重要空白凭证也没有入柜上锁。3、对计算机系统风险重视不够。一是计算机系统操作没有执行严格规范的权限管理。第 3 页 共 4 页二是计算机系统操作密码管理松懈。三是乡镇基层邮政储蓄网点没有安装监控系统。(四)稽核监督不到位 1、没有保证稽核检查应有

5、的频率和覆盖面。一是稽查工作没有保证应有的频率,不能覆盖所有机构网点;二是稽查工作不能覆盖所有的业务和重要环节;三是以平时的业务检查代替全面的稽核和专项的稽核。2、稽核力量薄弱,缺乏权威性。县级邮政储蓄机构普遍没有配备专职的储蓄稽核人员,一般只配备一名兼职的储汇稽查员。储汇稽查员普遍业务素质偏低,技术水平差,储汇稽查走马观花,往往只能发现一些表面问题,不能揭示深层问题和风险隐患,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坚持原则,发现问题不反映,不报告。稽核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二、监管建议(一)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要

6、对现行的内控机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修订、补充和整合,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形成一套互相制约、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体系。(二)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在各部门、各环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尤其要强化对重点业务、重要环节和基层营业网点的控第 4 页 共 4 页制和管理。(三)加强计算机系统风险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计算机系统操作密码和权限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计算机系统各级操作员密码的使用授权与管理。严禁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混岗操作和“一手清”的现象,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于未然。(四)完善稽核监督工作机制。一是充实和加强稽核人员力量,加强稽核人员培训,提高稽核人员业务素质,为实施有效的稽核监督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二是加大稽核检查力度,建立常规稽核和专项稽核工作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开展稽核检查,增强稽核检查的针对性,提高稽核检查质量,保证稽核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完善稽核处罚手段,加大处罚力度,增强稽核监督的权威性。四是建立稽核工作问责制。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稽核工作问责制,对稽核检查流于形式,不负责任,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隐瞒问题的稽核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