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52851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适应课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已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笔者在三年的语文课改实验中稍有心得,归纳如下: 一、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的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一般采用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看清、记住。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

2、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第三种:分步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趣的方法很多: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在教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时,上课伊始,伴随着缓缓低沉的音乐,吟诵了游子吟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一种哀伤沉痛的气氛弥漫了整个课堂,学生在这种母子情深的氛围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无论教哪个知识点,第 2 页 共 3 页哪种文体,哪篇课文,都与

3、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比如:我在教新闻时,课前就提醒学生看新闻,并相应地给学生几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新闻有何特点?让他们看新闻时进行认真地思考,然后在教学时,我就把课文与当天的新闻联系讲解。这样,学生们不仅学懂了课文,掌握了新闻的特点,还会产生创作新闻的欲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质疑评价,发展思维 对于学生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做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马虎而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游离于学生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

4、组织讨论研究。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在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 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自主构建巧妙地统一起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 导”

5、将起到重要作用,第 3 页 共 3 页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善于架梯,兼顾全体 所谓“架梯” ,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考,重新认识,或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或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梯级” 。比如理解课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 ,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 ,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认识,并能够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因此,教师应设计有目的、有顺序、有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这样,就避免了自学的盲目性,获取的随意性和认识的浅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