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习实习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52303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岗学习实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跟岗学习实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跟岗学习实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跟岗学习实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跟岗学习实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岗学习实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岗学习实习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跟岗学习实习总结跟岗学习个人总结一: XX 年 12 月 1 日 星期一 下午,我们跟岗学员在林 xx 工作室召开了跟岗学习总结交流会。 我的个人总结如下: 本人非常荣幸参加了 XX 年广东省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也非常荣幸来到 xx 九中进入广东省特级教师林 xx 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为期 15 天的跟岗学习,在这短暂的培训时间里,收获颇大,现总结如下。 (一)表现: 本人认真遵守跟岗学习的考勤制度,每天按时上下班。按照跟岗学习的安排,积极且认真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完成专题研讨有关材料,如:开发一节优秀课例,听课评课(观课议课)15 节,积极完成跟岗日志并且上传至个人博客

2、,听赤坎区教研员洪小灵老师的专题讲座如何有效观课议课 以及林海名师的讲座做教育的守望者 ,在 xx 中学交流活动中作了 动口、动笔,让“高效”学习更给力的发言,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到 xx 和 xx 进行了考察,了解了湛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等。 (二)收获: 在培训期间通过观课议课、课例开发、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等活动,本人获益匪浅,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如:作为教师要有教育教学情怀、有野心、敢创新、勤科研、常反思,学会了如何有效观课议课、要努力第 2 页 共 5 页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等等。 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闻。如:a、在观课议课

3、中,看到了同行们优点和长处,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中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等等。b、参观了鹤地水库、青年运河工程、雷祖祠、xx 博物馆等等,了解了湛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三)不足: 在跟岗期间,通过展示自己,观察学友,以及互动交流、共同研讨等,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也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如:教育教学理念要进一步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面还有欠缺,还没有形成鲜明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等等。感谢这次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努力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

4、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跟岗学习个人总结二: 十月的深圳,美丽的勒杜鹃仍满街盛放着,远处望去,像一簇簇绿的瀑布,上面飞溅着点点或粉色或白色或紫红的水点。在这样美的秋天里,我们一行来到这样美的深圳,跟着同样美的导师,开始一段别样的学习旅程,这是生命中难得的体验,我们都特别珍惜这段跟着杨 xx 老师学习的时光。耳濡目染中感受着老师的教导:杨 xx 老师学识渊博,剖析教材、点评课堂中肯独到 ,给我们开启了不一样的教学视角;杨 xx 老师办事干练高效,管理协调有条不紊,为我们安排了多样的研修活动,丰富了体验;最重要的是第 3 页 共 5 页杨 xx 老师为人处世的豁达热情、心里永远记挂着身边每一

5、个人的善良细心所有这一切,让我们满怀着感恩徜徉在这个秋天诗意的美好的旅途中。 (一)品赏语言艺术美 杨 xx 老师说:“好的作品用语言构建一座美丽的房子,让灵魂住在里面。 ”跟岗期间我多次反复品读何其芳的秋天 ,就像寻到了这样一处美丽的房子,极美的字句一步步引领着我走入美的意境;语言的美构建了一座诗意的房屋,让灵魂在喧嚣的世俗中找到片刻安居的所在,所以,我也选择这篇文章开设展示课与学生一同品赏秋天的语言艺术美。 诗的语言总是具有形象美,通过调动读者的多重感官来使表现对象的形象立体起来,使这座美丽的房子具象化。 “震落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一个“震落”活现了清晨宁静无声,伐木声飘出幽谷仍清晰可辨

6、、清脆有力的景象,一个“肥硕”非常形象地把瓜果丰收之美用特写推出,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从听觉、从视觉既准确表现了客观清晨的情景,又渲染了诗宁静清朗的情境。另一方面,修辞的多重使用更增加了景物的形象美, “满披着的露珠” 、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都是通过拟人使露珠,使镰刀诗意的复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而这情境也因此获得了可观可感的情态,进一步生动了诗的情境。在每一节诗的末句,作者都用同一的句式、同一的修辞:第一节“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诗句中是拟人,将秋天视象化,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意味隽永。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是(愉快地)劳作的形象

7、说法,虚实相第 4 页 共 5 页生。第三节“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 “梦寐”名词作动词用,喻安详宁静憧憬之义。总的说来,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为呼应,均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悠远的特点。 诗歌的语言往往又具有弹性美,伸缩自然,变化多端,又新颖别致,出乎意料,背离常态的构成审美意蕴多样的诗境,给这座诗之屋以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究竟是收起青鳊鱼呢,还是收起乌桕叶呢,甚至于是收起乌桕叶的影子呢?这里亦虚亦实,虚虚实实,让人获得了咀嚼不尽的诗意。再看“牛背上的笛声

8、何处去了?那满流着香与热的笛孔”一句, “满流”与“香与热” “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又如“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虚词“更”产生更进一层的联想,获得了诗歌的弹性美。 诗歌的语言还常常给诗歌带来色彩美,诗人在想象的画面中恰当点染客观事物的色彩,使诗歌具有一种与所抒之情和谐统一的色彩美感。 “冷雾” 、 “ 青鳊鱼” “乌桕叶” “白霜” ,这里雾的朦胧,鱼的淡青,叶的灰褐,霜的莹白,全都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与诗人笔下所要渲染的秋天清晨微寒清朗相一致的色彩,令读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获得色彩美感享受,让人有咀嚼不尽的意味。 清朗宁静是这首诗的主体风格

9、。在这样一个清朗宁静的秋天,这样一个清朗宁静的清晨,这样清朗宁静的田野河边,为彷徨踯躅的灵魂搭建一座美丽的清朗宁静的诗之屋,这是多么美好的诗人何其芳。 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言语生命第 5 页 共 5 页动力学“写作本位”语文教育常规讲座中把写作言语表达提到很高的位置: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基本观念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 。且让灵魂在这言语构筑的美丽房子里让寻得精神家园,写就诗意人生。 (二)尊重个性和谐美 如果说文本的美构筑了灵魂的安居地,那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思想的自由必将带来思想的飞跃,尊重个性发展必将带来诗意课堂的和谐美。 跟岗学习期间,聆听一节节示范课一次次感受到,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力图最大可能的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营造了课堂的和谐美,这一节节示范课就像一幅幅美的画面,形成了一道和谐的美的长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