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体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52169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 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体会穿好制服,挎上背包,和往常一样,老严早早赶去单位。宿舍到机车调度室的路只有几百米,他走了无数次,但今天的心情格外不同。老严今年 55 岁,全名严之洁,是南宁机务段百色站沿线调调车司机。5 年前,还是毛头小伙的他怀揣梦想成为了一名“大车” ;35年里,他跑遍了全局所有干线,安全行车 2600 多趟,从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和违章违纪;今天,两鬓斑白的他迎来了工作的最后一班岗。 7 时 40 分,在调度室里,老严和副司机一起核对运行揭示,进行班前问答,然后列队出乘。笔者注意到,老严肩上挎着一个褪色的帆布包,里面装得满满当当的,除了检车用的锤子、电筒,还有

2、技规 、 行规等 5 大本工具书。由于经常翻阅,书的边缘有很深的褶皱。 8 时,老严登上机车,开始一天的作业。只见他一边紧盯前方,仔细观察路面情况和信号显示,一边根据调车计划,进行相应操作。这些动作老严每天都在重复,但做起来仍旧一丝不苟,没有半点马虎。 “开火车没有什么秘诀,靠的就是认真。 ”老严告诉笔者,凭着这股子认真劲,每次碰上险情,都能化险为夷。2003年的一天晚上,他值乘国际列车从越南返回中国,当列车进入一个大弯道时,突然发现前方 40 米处有一根木头横放在股道上,十分危险。老严及时撂闸,列车在距离异物仅 20 厘米的地方安全停下,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列车颠覆事故。工作以来,他防止事故上百

3、件。时间不知不觉流逝。或许是最后一班岗,老严对机车上每一个部件都第 2 页 共 2 页显得依依不舍。 “1977 年开始开车,几十年了,虽然有点枯燥,但从来没想过要转行,感觉这里才是自己的舞台。 ” 因为这份热爱,老严多了分“钻”劲,成了车间里的“学习先锋” 。2005 年,调车自动监控装置系统投入使用后,让没有电脑基础的老严犯了难。为尽快熟悉新设备,他憋足了劲,把家“搬”上了机车,对着说明书,没日没夜地进行实践操作,用了半年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学习速度之快在车间数一数二。因为这份热爱,老严爱管“闲事” ,成了段上的“解难专家” 。2008 年,老严在百色西头调车作业时发现,因为有大

4、弯道和较多杂草,这里的调车信号难以辨认,存在冒进信号、挤岔等隐患。于是,他向车间建议,在该区域作业时距离信号机 50 米处必须停车,由双人确认信号后再动车,以确保安全,很快被车间采纳。 “师傅,你退休了,大伙真舍不得。 ” 作业间隙,副司机李文杰依依不舍地对老严说。这名 25 岁小伙入路以来,就向老严“拜师学艺” 。老严带着他,一步一步地给他演示,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很快帮助李文杰入了门。几十年来,老严“桃李满天下” ,带过的徒弟上百个,有的考取了高级技师,有的已经提拔为段领导。18 时,太阳西下,余辉透过车窗洒进驾驶室,老严撂下闸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5 年了,老严把机车变成了家,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这里。 “退休了,我要多陪陪老婆孩子,带着他们坐高铁去旅游,感受铁路的发展变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