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4988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网络民意催生执政新风和谐社会以良性沟通为基础“我以后不会再使用秦透社这一网名了,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以“秦透社”网名发起“2004 西安发展十大教训 ”(以下简称“十大教训” )评选活动的田雨晴说。 他当初根本没想到这一提议,最终会在西安刮起一股整改风;更没想到这次由网民推动的整改与以往自上而下的整改相比会出现很多新气象,如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整改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与市民进行充分沟通、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载体等。 整改主要向下负责,以百姓是否满意为标准 在“十大教训”中名列第二的是“钟楼附近占道经营严重,东大街、案板街治理后小偷、 托儿活动依然猖獗 ”。在征集候选

2、事件时, “秦透社”还觉得这样的事情有点儿小,但这一表面看起来很小的事件在此次整改中却牵涉了西安市比较多的部门。西安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监察总队、莲湖区政府、新城区政府,联合起来整治这一现象。整治之后,不仅是在钟楼附近,而且在火车站广场周围等很多地方,此类现象都明显减少。 “群众是否满意,是整改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 ”西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宝根说,此次评选活动开始时,政府也曾面对是“以民为本” ,还是以 “成绩为本”或以“面子为本”的尖锐问题,但政府最终选择并始终坚持 “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听取整改汇报会的网民代表发现,此次整改并没有局限于网民评选出的“十大教训

3、” ,网上反映强烈的 33 个问题,都成为此次整改的对象。 长安中巴几乎成第 2 页 共 3 页为公害,是“十大教训”之外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长安区政府、西安市交通局、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市政府专题会议后都忙活起来,制定了从制度上彻底改变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开通明德门客运站至西安翻译培训学院的客运线路;以现有空调中巴车参与经营,实行公司化管理,公交化运营;其余中巴车退至韦曲以南经营等。 西安外国语学院教师范女士告诉记者,长安中巴横冲直撞的危害问题长期存在,因为 12 部门利益而相互扯皮,屡次整改均不见效,惟有这次让她看到了希望,公布出来的整改举措真正在从根子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西安市政

4、府一名官员则告诉记者,这次整改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主要向领导负责,现在是主要向下和网民负责。如果整改没有得到网民的赞同,领导那里也绝对通不过。 百姓是否满意也是 3 月 4 日汇报会上西安市 20 余个部门共同的主题。 一位社会学家评价说,其实这一最浅显的道理应该是现代城市管理者的首要意识,社会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居住于这个城市的市民,而不是市长和政府官员。衡量市长和政府政绩的标准应该是老百姓的满意度,而不是 GDP。 “政府所有部门都把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整改的标准,这本身就是此次整改的一大实效,说明政府的意识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参加当天汇报会的网民代表如是评价。 另外,本次整改措施和方案全都在

5、网上和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发布,政府方面不能不动真格的。 “敢于把整改措施公布在媒体上,让公众评议并监督,本身已经说明政府整改不是作秀。 ”一名网民说。 办好事却招致怨声一片, “十大教训”多源于沟通不够。长效沟通机制将构建 居住第 3 页 共 3 页在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在市规划局征求人行天桥和过街通道选址规划的意见时,不仅在网络上陈述自己的意见,还写信提出建议。 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对记者说,通过利用网络和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可以把这些设施建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减少工作失误。 在“十大教训”评选中,大雁塔北广场建成后才发现没有行人通道,所造成的不方便及交通堵塞一度成为网民嘲笑政府“蠢笨”的把柄。 陈宝根在反思中认为, “十大教训”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源于沟通不够。市政工程施工缺乏计划性,办好事却招致怨声一片。 TEXT-INDENT: 30px在本次汇报会上,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向网民通报了西安市三环线、市政府北迁等规划多变的原因和最近的进展,网民代表在听后都给予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