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444278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届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 10 月月考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其著作殷墟书契后编 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此制度为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2.许悼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 B.周

2、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D.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3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4 “中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软的和硬的限制君主暴政的理论。于是,在天子之上,就有了道理、法律、天道。官僚们既可以依据这些理论来对君主实行软的教育,启发其自

3、律。如不奏效,则施以硬的强谏乃至废黜。实际上,在中国存在君主的时代,多数情况下,官僚们正是依据这些理论来左右名义上尊崇的君主,主导政治运作。 ”作者强调A.理论不完善必然导致君主专制政体弊端 B.采取软硬兼施手段才能有效抑制君主暴政C.封建社会行政效率取决于君臣关系尊卑分明 D.限制君权理论建构推动社会政治有效运作5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 “机要” “枢要” 。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中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 B.机构不断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不断增大C.封建政府行政效率得

4、到提高 D.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相一致6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 ”范镇揭示了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作用7读右图,该图反映的是A “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大部地区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8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一平在

5、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A “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B “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C “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 D “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9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 B.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C.使战争中获得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 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101898 年戊戌变法中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后遭慈禧太后否决。1901 年慈

6、禧太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下诏改革科举。然而点滴改革无济于事,慈禧太后于 1905 年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 ,自此,在我国实行长达 1300 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导致慈禧太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效果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科举制无法继续维护腐朽封建统治 D.科举制违背了近代化发展主流11 “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 1912 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材料中的“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主要是指A.袁世凯搞专制并复辟帝制 B张勋

7、复辟C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 D蒋介石背叛革命12.右图是张乐平创作于 1937 年 8 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 ,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 ;“猴”代表“日军部” 。该漫画A. 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B.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C.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D.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13右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D

8、.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14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B.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D.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影响村干部的选任15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

9、;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16在希腊民主社会中, “官”或“君”是真正由“民”推选产生,并为“民”随时可以罢免,所以他们之间的对立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由此可见,希腊所需要的是没有阶级对立的A人本主义 B民本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17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都加强了中央集权都有利解决社会矛盾都打破了世袭特权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A. B. C. D.18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

10、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B.亚里士多德主张贤良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C.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D.善于诉讼和严格诉讼是罗马法中契约精神的具体体现19.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威廉一世提出:“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 B.德国有悠久的社会救助传统和经验C.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D.德国统一

11、后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20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 ”这个时代A.设计了未来的理性王国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高举人文主义旗帜 D.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21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

12、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A.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C.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D.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法国总统制共和制22 “当一项制度,或一套制度,具有民族的舆论、爱好和习惯为它铺平的道路时,人民就不仅更易于接受,而且更容易学会,并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去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以维护这种制度,和把它付诸实施。 ”近代西方国家在政体确立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上述特征是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美国德国 D.德国法国231787

13、年美国联邦宪法和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两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但两国国情不同,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B.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C.是否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24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25某年 3 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

14、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 “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C.苏俄通过和平法令 D.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26.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 2000 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导致 19181919 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这说明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加速疾病的传播27下边是 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1921 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呈现“繁荣1930 1932 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1936 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