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3683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5 December 2017,2,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引入价格水平,分析价格水平变动条件下短期内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本章首先以IS-LM模型为基础,引入价格因素推导AD函数和曲线;其次,以生产理论和劳动市场就业决定为基础,分析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说明AS曲线成因。最后,构建AD-AS模型,说明需求和供给变动导致的经济波动。,5 December 2017,3,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熟练掌握AD曲线的形成,知道AS曲线的不同形态及其原因,能利用AD-AS模型解释现实经济波动中财政与货币政策政策的作用。

2、学习本章必须以熟练把握IS-LM模型,劳动市场与总产出关系为前提,建议学习该章适度了解新古典和新凯恩斯主义有关的价格和工资的新论。,5 December 2017,4,重点和难点,AD曲线负斜率的原因劳动市场均衡条件常规AS曲线正斜率的原因劳动市场与总产出的关系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5 December 2017,5,主要内容,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和劳动市场就业的决定理论第三节总供给曲线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应用 附: 思考题和参考文献,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5 December 2017,7,1.1.总需求含义和影响因素,总需

3、求(AD,aggregate demand)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决定和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价格水平、收入、预期、汇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总需求函数价格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人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的价格水平总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均衡总支出或总收入量。,5 December 2017,8,1.2.总需求函数及其表达,价格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人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的价格水平总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均衡总支出或总收入量。总需求函数可以简单而抽象地表达为:y=f(P),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某种关系。,5 December

4、2017,9,1.3.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时物价总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y,0,P,AD,5 December 2017,10,1.4.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总需求曲线一般为负斜率,原因有财富效应即皮古的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税收的作用,5 December 2017,11,实际余额效应即皮古财富效应,(导致IS曲线移动),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和皮古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帕廷金发展了该理论。“实际余额”指一个人由于支出的需要,有必要把财富或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

5、的形式保存在手中,这就是货币余额。名义的货币余额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受物价水平的影响,名义的货币余额同价格水平的比值“实际货币余额”。,5 December 2017,1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导致LM曲线移动),物价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下移动,利率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该理论由凯恩斯提出,所以称凯恩斯效应或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5 December 2017,13,注:三部门条件下,不需要考虑该因素,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和马库斯 弗莱明提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

6、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和出口增加,净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利率下降,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流出,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便宜,从而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导致净出口上升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5 December 2017,14,P,名义收入增加,税收增加,Y,AD,实际消费水平下降,可支配收入相对下降,税收的影响,5 December 2017,15,凯恩斯利率效应分析,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5 December 2017,16,1.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复习:影响总需

7、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主要分析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构成的,任何计划总支出的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5 December 2017,17,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5 December 2017,18,IS,LM0,LM1,r,Y,0,r0,r1,P,Y0,Y,Y1,0,AD0,P0,AD1,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5 December 2017,19,思考、复习或预习,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有什么影响?生产函数及产量变动的决定因素劳动市场工资和就业决定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第二

8、节 总供给与劳动市场,总供给的一般说明劳动市场均衡分析劳动市场与总供给的关系劳动市场不同观点,5 December 2017,21,2.1.总供给,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简称AS)为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在即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利用其基本资源所提供的总的实际收入。实际收入用y表示,为实际GDP=P0Qt,5 December 2017,22,2.2.微观生产函数和宏观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含义和影响因素生产函数:描述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与可能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依存关系的表达式。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资本和技术等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

9、描述既定制度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总产出与劳动、资本投入之间的数学表达式。,5 December 2017,23,2.3.短期和长期宏观生产函数,短期一般假设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不变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表达:函数的几何表达观测曲线变化的趋势,理解其包含的经济学意义,5 December 2017,24,相关概念和说明,潜在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5 December 2017,25,生产效率提高,0,N,y,N*,y*,5 December 20

10、17,26,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假设条件的变化长期中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并有足够时间改善技术人口增长或人口素质的提高。资本存量由于积累有很大变化。制度变化。,5 December 2017,27,生产可能性边界,民用品,军用品,A,0,B,制度变革、技术进步或资源状况改善,5 December 2017,28,2.2.劳动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特征大量的小规模的卖者和买者产品同质信息充分要素流动自由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厂商决策的条件:价格接受者包括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此要确定最佳的要素购买量。,5 December 2017,29,利润函数及其图示,FC,5 December 20

11、17,30,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经济学含义厂商投入的最后一单位劳动增加的收益要与增加的成本相等,否则厂商不可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取得最大利润。,5 December 2017,31,劳动需求曲线推导,厂商的要素合理投入区在生产的第二阶段,即边际产量处于下降区域,同时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使厂商必须依据劳动市场的价格,确定劳动的最佳投入量。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的劳动需求曲线。,5 December 2017,32,0,N,w=W/P,N=N(w),劳动供给曲线,在经济中的制度因素和劳动者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等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劳动供给会随着实际工资的增加而增加。,5 December 2017,33

12、,实际工资与劳动市场均衡,0,N,w,NS=N(W/P),Nd= Nd(W/P),N0,N1,N3,(W/P)0,(W/P)1,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N0时,只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当市场价格变动时,工资机制会自动地调节劳动市场供求以达到均衡。,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的决定,E,5 December 2017,34,宏观的劳动供给与需求,上述从微观角度说明劳动市场均衡量,宏观上总劳动动的供求曲线依据微观状况加总而得到,基本状况与微观相同。特别要说明的是微观的产品市场价格与宏观的不同,宏观价格是价格总水平,是相对价格,而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是绝对价格,宏观的产出是以不变价格为基础的实际产出,实际产出乘以

13、价格总水平就是名义价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区别也同样理解。,5 December 2017,35,宏观的劳动供给与需求,从理论上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总体生产抽象为一个大厂商来组织的,则价格为价格总水平,y为实际GDP或实际收入。实际工资为名义工资除以价格总水平。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关系。从整体经济看待的劳动需求与供给状况与微观的基本原理相同。,5 December 2017,36,2.3.总产出与劳动市场的关系,w,y,y0,y1,0,N,N0,N1,w0,w1,Ns1,Ns0,f(N),N,5 December 2017,37,思考与启示,启示一国的总产出与劳动市场的就业量有关,影响劳

14、动市场就业量的主要因素是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所以价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变化会影响市场的就业分析,从而影响产出状况的分析。思考通常条件下,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市场一定是完全竞争的吗?工资机制一定能让劳动市场出清吗?,5 December 2017,38,各流派对劳动市场的不同观点,古典经济学家: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工资和价格有充分的弹性,市场机制能调节劳动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使劳动市场出清,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凯恩斯:以经济大萧条为背景,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刚性,劳动市场不能出清,就业量最终取决于总需求。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理论(市场不能出清)新古典学派:错觉理论(劳动市场能出清)新凯

15、恩斯主义经济学: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市场不能出清),5 December 2017,39,工资粘性,工资粘性有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指工资易升难降,或者工资一旦上涨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慢地得到调整。局内人与局外人理论失业持久,工资粘性效率工资隐含合同论交错合同,导致工资粘性,5 December 2017,40,效率工资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用效率工资说明实际工资刚性(即实际工资的变动不足以恢复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导致劳动市场不能出清,形成非自愿失业。实际工资低,效率低,效率低,成本高,影响厂商利润水平。降低工资,效率更低,会使平均成本提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厂商不能依照效率支

16、付工资。而支付高工资能吸引较高工作能力的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反之,只能带来低素质劳动者。如果市场需求减少,企业降低工资导致优秀员工首先离开企业,导致效率下降。企业拒绝低工资工作的人,认为是能力低下。,efficency wage,5 December 2017,41,效率工资理论,高工资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使工人偷懒被开除的成本提高;高工资提高跳槽成本提高;高工资可以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感。,5 December 2017,42,价格粘性,价格粘性是指价格易升难降,或者价格一旦上涨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慢地回到原来的价格水平。不完全信息,价格粘性品牌声誉,质优价高搜索成本,非对称信息寡头市场,价格粘性限制价格,价格粘性博弈协调,共谋行为交错价格,价格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