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35879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 2 信息管理概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信息管理学概述,2.1 信息管理2.1.1 信息管理的定义2.1.2 信息管理的原则,2.2 信息管理学2.2.1 研究对象2.2.2 理论体系2.2.3 理论流派2.2.4 研究方法,2.1.1 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2.1.2 信息管理的原则,系统原则整序原则激活原则共享原则搜索原则,系统原则,系统原则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全局上、时空上认识管理客体,以求获得满意结果的管理思想。系统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历时性原则满意

2、化原则,整体性原则,任何系统不仅自身是一个系统,同时还是另一个大系统的子系统。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因此,要求人们要把管理客体,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上来揭示系统的运动规律。案例在MIS的建立过程中,只重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而不注重将组织重组、管理全过程等因素纳入系统中,致使当今80的MIS是失败的系统。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没有把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将系统内的各个部分割裂开来的结果。,历时性原则,历时性原则要求,在信息管理中必须注重管理客体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把客体当作是一个随时间推

3、移而变化着的系统来考察,从客体的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来认识客体。案例:中国信息产业选择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体制,就是以信息产业系统的历时性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作依据的。信息产业最发达的美国采用是“分散型”的体制,信息企业发展得很好,但是由于缺少集中的机制,所以国家级的许多工作就出现了问题。信息产业发展后起之秀的日本,采用的是“集中型”的体制,国家层面的工作做得快而且好,但是基层信息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满意化原则,满意化原则要求对管理客体进行优化处理,从整体的观念出发,调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拟定若干可供选择的调整方案,然后根据本系统的需要(目的)和可能(条件),选择满意度最高的方案。因为

4、系统本身是可以通过人为调整、进行优化处理的。,整序原则,整序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按照“关键字”进行排序。案例:文献检索的整序原则包括分类整序、主题整序、著者整序、号码整序、时间整序、地区整序、部门整序等方法。,激活原则,信息管理的激活原则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转换,使信息活化,体现为管理者服务的管理思想。案例:有一位农民企业家,看电视时偶然发现我国南方某一生产甘蔗的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他立即查看周边地区的甘蔗种植情况、近期降水情况以及抗涝情况,购入大量白糖。不久白糖价格上涨,他由此获得丰厚的收益。,共享原则,信息管理的共享原则是在信息管理活动中为获得信息潜在价值,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的管理思

5、想。共享原则包括贡献原则防范原则,贡献原则,贡献原则又称“集约原则”。它指的是信息管理者要善于最大限度地将组织拥有的信息,以及企业和组织成员所拥有的信息都贡献出来,供企业和组织及其全体成员使用。贡献原则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贡献原则,实现贡献原则的措施建立贡献意识,使人们意识到贡献是共享的前提。动员全体员工把信息贡献给组织。把组织内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联成局域网。组织及时地向员工公布应该公布的信息。利用社会公益信息系统和信息市场共享组织外的信息。,防范原则,正因为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企业的竞争对手、敌对的国家等也可以共享我们企业和国家的信息,由此产生了信息安全问题,要求信息管理者随时予以防范。这

6、就是信息管理的防范原则,也叫安全原则。,防范原则,最常用的保密防范方式封闭式,将信息局限在规定的范围以内的保密方式。伪装式,通过制造假信息,迷惑竞争者,以求保护核心信息。隔离式,通过设计高性能的路由器、高性能的网络安全防火墙或者是物理上的双网并行,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上的信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保护信息安全的措施。规范式,不仅采用被动防范的方式,而且要提高人的素质,通过信息法律和信息伦理,约束人们信息活动的行为,达到保护信息的目的。,搜索原则,信息管理的搜索原则是信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寻求有用信息的管理思想。对于信息管理者来说,信息搜索应该是强烈的搜索意识、明确的搜索范围和有效的搜索

7、方法。搜索原则包括以下三种搜索意识有意搜索随意获取求助搜索,有意搜索,这是指管理者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去查一查有关这一事情的现实和历史情况的信息管理观念。案例:某乡村数学教师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命题并欲将其成果在权威的数学刊物上发表,结果编辑告诉他,该命题在十几年前就被人证明了,稿件被退回。,随意获取,这指的是信息管理者在事先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稍纵即逝的信息流,能够发现其中有的信息与自己的相关性,并且能够及时地抓住不放,进一步予以激活和利用的信息管理观念案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瀛海威总裁张树新,就没有发现杨致远的雅虎网站股票在美国一日之内由13美元飙升到43

8、美元这一“偶然”,未能及时调整公司的战略,致使公司“大败”。,求助搜索,指的是信息管理者为了搜索信息而自身又没有能力进行时,知道去寻求社会帮助的观念。这一观念的特点在于将信息管理者的自我搜索,扩展到求他搜索。就是说,请求他人帮助来搜索本组织所需要的信息,也应该成为信息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观念。社会上提供咨询的服务机构和组织很多。有各类信息处理中心、技术和经济咨询公司、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和各级科协等团体。,2.2.1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管理学是研究科学地组织管理工作的理论与技能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是研究与探讨整个信息系统各要素及其信息活动全

9、过程的规律性,以及信息工作的组织结构、应用技术与一般方法的学科。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学是以信息资源及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学科。,2.2.2 信息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信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信息管理学的应用理论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2.2.3 信息管理学的理论流派,信息管理理论的形成开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初萌芽出现在工商管理领域和政府部门,他们以信息资源管理思想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信息系统学派”和“记录管理学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资源管理理论逐渐传入欧洲,并直接或间接地传向世界各国。在欧洲,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引起了文献情报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中,自觉不自觉地导入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思想,并将信息资源管理简称为“信息管理”。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信息管理学派”。,2.2.4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系统方法运筹学方法数学和统计方法技术试验方法专门研究方法信息整序方法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技术方法信息计量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