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35371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1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大题目解题技巧(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做题的几点 小建议1.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 关键字跟 ,如 “东”、 “西 ”、 “南 ”、 “北 ”、 “大 ”、 “小 ”、 “高 ”、 “低 ”、 “上 ”、 “下 ”等。 2.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 绝对性 字眼,如 “都 ”、 “一定 ”、 “全部 ”、 “只有 ”、 “完全 ”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3.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 “排除法 ”( 筛选法)。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此即所谓 “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4.要

2、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 “只看前不顾后 ”,才不致受迷惑。5.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 画简图帮助判断 ,就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7.一题多问的题目,注意前后题目的 相互印证。6.有些难题 ,让你无从下手 ,可以先分析选项 ,如果选项中的 三个有相似性 ,那一般来说另外一个就是正确答案 .高考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1、特征类设问2、判断类设问3、原因类设问4、比较类设问5、措施类设问6、评价类设问7、意义类设问一、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

3、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 “ 说明 ” 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 “ 特点 ” ,“ 描述 ” 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 “ 分布状况 ” , “ 简述 ” 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 “ 特征 ” ,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 “ 归纳 ” 河流的 “ 主要特征 ” 等。二、答题模板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表三、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1)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地形分布,延伸方向 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 特殊地形地貌(山谷或河谷、冲

4、积扇、三角洲) 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 (2)地势特征:地势起伏状况 (如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高低 (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3)地表环境特征:气候 (湿、热、冷、干 )、植被状况、土地类型 (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河流发育程度等。(4)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 (长短、次数 )、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流速等。(5)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 (多少、对称与否 )及河网形状,河道曲直、河面宽窄、落差大小、河床高低、(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6) 气候特征的描述: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5、 ) .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 .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积温、温度带、生长期) 热量条件 .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 .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如雨热同期 )、光照状况 .气象灾害( 7)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 8)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9)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 (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10)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6、11)区域特征: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12)等值线特征:等值线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等。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2)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3)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等。 例 (2009全国卷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

7、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解题指导 经纬度等信息 (80W,0) 定位:将区域位置和特征放在整个大洲的位置中判断,得出该国位于南美洲低纬度西海岸 打开思路,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 (赤道附近 )、海陆位置 (南美西海岸太平洋东岸 );地形特征涵盖地势起伏状况,结合图中海拔 5000米以上的高山、主要的地形单元 安第斯山脉等分析即可。答案 位于南美洲 (西 )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 (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 ),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一、设问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

8、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 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 的地形类型;此时 A城镇的风向是 _;四个地区中,规模最大的是 _;图中所示是 _海区等。二、答题模板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1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是找依据。依据有三个方面:(1)基本的规律和原理, 如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方的天气状况 高压 (反气旋 )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应为晴天;(2)图中的信息 (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 ),如判断图中山脉的名称 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例如已知某山脉以东是黄淮海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则可判

9、定该山脉为太行山;(3)基本的方法, 如判断图中北半球等压线上某点的风向 按照 “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的要求作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 30 45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也是找 依据 ,主要从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效益 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考虑,如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等; 经济效益 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 环境效益 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

10、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例如判断某汽车 4S销售店的布局是否合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该店能否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能否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是否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离住宅区是否太近等。而某些站、点区位分布是否合理,要从 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 三个方面来考虑。自然条件要结合站点的特点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社会条件主要从和人们衣食住行的联系角度来考虑;经济条件主要从是否节约了建设成本等角度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不管是哪种判断类试题,解答的关键都是寻找依据。三、常见地理事象的判断方法和依据地理事象 判断方法和依据河流流向地形地势: 河流流向和等高

11、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河流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海陆状况: 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河流流量变化: 湖泊 (水库 )上游河流流量变化大;湖泊 (水库 )下游河流流量变化小地理事象 判断方法和依据季节光照图上判读: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出现的半球。气候方面: 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现象的产生;气压中心的变化;季风 (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 )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河流方面: 河流汛期;河流补给类型;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生物方面: 草木枯荣,开花结果,动物迁徙

12、、繁殖等。农业方面: 作物播种、生长、成熟;渔汛 (舟山渔场 “夏季墨鱼汛,冬季带鱼汛 ”) ;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其他方面: 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地理事象 判断方法和依据地形类型等高线分布特征: 海拔在 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多为山地;海拔为 1000米以上,表面平坦,边缘陡峻,为高原;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海拔在 200 500米之间,多为丘陵;海拔在以 200米下,为平原。板块位置: 板块的消亡边界多高大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等。河流水系特征: 向心状水系为盆地,山脉则往往为分水岭气候类型

13、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带性植被类型的指示作用;典型动物的指示作用 国家、地形区、山脉、河流或城市经纬网定位;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海陆位置定位法;区域轮廓定位;地理景观定位;文字资料定位;图例、注记定位地理事象 判断方法和依据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中的风向和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向和等压线斜交成一夹角);风向玫瑰图工业区位是否合理影响工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 (指向型 ),环境因素 (污染类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工业区和生活区距离是否适当;工业区和生活区是否设置卫生防护带;占用农田情况农业区位是否合理地价和单位面积产值;

14、农业生产特征 (需水量,对运输需求的迫切性 );地势起伏状况交通区位是否合理连接两地的必要性,和整个交通运输网的关系;能否促进沿线城镇经济发展;对沿线环境的影响等地理事象 判断方法和依据港口区位是否合理自然因素: 陆域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社会因素: 以城市为依托。经济因素:腹地是否广阔商业中心区位是否合理 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例 (2009宁夏高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 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 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_ _区

15、。(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 植树造林、 种草、 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解题指导 (1)判断干湿地区应明确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年降水量 800 mm的为湿润地区, 800 mm 400 mm的为半湿润地区, 400 mm 200 mm的为半干旱地区, 200 mm的为干旱地区。 (2)判断时应有充足的理由来自圆其说。(2)选 或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 (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 ),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 (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干旱、半干旱地一、设问形式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命题形式上,本模块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 “ 试分析 地理现象的 (自然或社会 )原因 ”“ 分析 地理事物的成因 ” 等。二、答题模板地理原因包括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两个方面。自然原因 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 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