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434007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夏英 研究员2008年6月,一、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政府扶持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基本类型与成效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五、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合作能力建设,内 容,一、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提出 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有所为,有所不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转化的重要力量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格局:渠道与形式,(一)问题的提出,本国国情与发展现

2、代农业的要求农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手段落后;科技服务供给与需求错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需求;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二)改革方针和政策,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有关企业公平参与申报。,2005年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

3、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农经发200629号),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等,细化公益性职能、合理核定人员编制 、加强保障、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三)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有所为,有所不为,基本要求:国家农业推广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逐步退出经营服务领域。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稳步推进改革。要通过政策扶持,为其它组织开展为农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坚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构建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

4、参与,分工协作,形式多样、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转化能力。逐步形成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目标,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类,公益性,经营性,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和行政管理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和检疫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的公共培训教育,农资供应动物疫病诊疗产后加工、运销动植物良种繁育一般性技术咨询,改革试点(2003年以来),乡镇一级,农技推广综合站,改制为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实体,县一级,农技推广区域站,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

5、等环节实施技术安全的管理载体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案例向农户进行技术供给与传播的应用载体科技示范平台技术培训中心案例向技术供给机构提供农户技术需求信息的合作载体者,(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转化的重要力量,1、科技特派员定义: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条件下,在基层农村从事创业与服务的科技人员。有技术专长;政府认定;为农村基层服务;靠一定的利益机制运作。,2、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评述,动力机制市场机制为主,政策扶持为辅;政策扶持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组织管理机制利益机制要素入股:以股份为依据,对利益、风险的分享技术承包

6、:以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前提,确定承包者的利益,3、制度产出(效果),(1)探索出两类农技推广形式科技创业型科技服务型(2)发挥组织制度资源的集合效应(3)培养人才、增加收入:农民和技术人员(4)壮大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5)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与大专门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独立的经纪人其他社会(民间)组织,科技110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植物医院,五、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格局:渠道与形式,图1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渠道及其所占份额(2003年),发展动态 法律法规 政策扶持 项目扶持,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7、:最新进展与政府扶持,(一)发展情况(2006年),3870 多万 其中: 农户成员 3480 多万,占全国总农户13.8%,总 量,结 构比重,种植 49%养殖 27.7 % 农机等 23.3%,组织数,15万个,成员数 /,比 重,东部 41.6 % 30.4%中部 30.9 % 41.5%西部 27.5 % 28.1%,业务情况(2006年),业务内容 数量 单位,注册商标 26600 个,三品认证 3267 个,代购或合作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896.2 亿元,代销或合作销售农产品 1.7 亿吨,开展技术培训 3340 万人次,成员人均盈余返还和股金分红 400 元 比非成员户高20%-5

8、0%,(二)法律法规建设,1、2007年10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法律实施的四大作用:明确了法人资格 农业部门登记16.9% 工商部门登记15.8% 民政部门登记12.6% 多数没有登记54.7%,适度规范组织行为 合作社的办社原则与要求体现合作社的本质特征; “两在、两先、两自” 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个人资产帐户(出资额、公积金份额) 分配制度:按交易额返还为主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定国家扶持政策: 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项目; 财政资金补助; 税收优惠; 信贷支持;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三)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政策沿革,1984年一号文件

9、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允许发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无论哪种联合,只要坚持遵守劳动者之间的自愿互利原则,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民主管理制度,有公共提留,积累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或以按劳分配为主就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五届三中全会),适应生产和市场需要,发展跨所有制、跨地区的联合和合作;以农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更应鼓励发展。,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1997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

10、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报告),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集体经济组织要增强实力,搞好服务,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一起发挥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005年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从 2004 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

11、服务,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可适当给予贴息,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12、组织。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各地要制定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各种相应的配套措施,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出台配套法规政策,尽快制定税收优惠办法,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申请承担国家的有关涉农项目。,200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政策体系,财政税收,信贷金融,人才科技,用地用电,20032007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15亿元;地方省级财政2004

13、年以来安排4.6亿元,(四)示范项目扶持,十多年来,农业部陆续在一些地方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从2004年开始,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农业部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建设,4年共扶持了50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并确定北京、吉林、山东、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宁夏、青岛等12省市为全国试点省市。 财政部:自2003 年每年提供 2000 万以上的资金在全国扶持10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2007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对27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了扶持补助。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期,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有明显发展,质量有明

14、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成员覆盖面达到30%以上;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0%以上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50%以上成员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直供城市超市或通过合作社连锁店销售,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转化科技成果的基本类型与行为特点,三种基本类型 四大行为特点,1.自主选择性开发与应用 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具有能人带动的特点,有的以购销专业户为核心建立、有的以掌握某项专业生产的技术能手为核心。,(一)基本类型,2.与国家科研单位、推广机构结合转化(见图2),图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科研单位、 推广机构结合的成果转化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