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423011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17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关于 2017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我市有 60岁以上老年人口 98.6万人,占全市人口 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 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医养融合发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基本情况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 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 6

2、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 2017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体检,周期体检率达 83.29%。一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重点为 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签约服务。目前,政府举办的 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第 2 页 共 16 页心全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 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全市 6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管理团队 342个,覆盖 912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 8304场次。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2017 年,通过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

3、公益服务 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 安全、健康和便捷生活 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平台 12349 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 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四是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全市以 健康扬州社区行 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讲师团成员以及有关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乡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今年仅市专业照料协会就组织社区健康咨询服务活动 4场,培训养老护理员近 200名。着力提升专业养老机构医养融

4、合水平全市共有养老机构 99家,其中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72家,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公办养老机构 8家,老年公寓等社会办养老机构 19家。全市共有养老床位数 29820张,床位占全市老年人第 3 页 共 16 页口总数的3.08%。社会办养老机构 19所,床位 2284张。全市有护理型床位 1843张,占床位总数的6.2%。一是公办养老机构医养支撑辐射能力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颐和养老康复中心,通过与东方医院合作,在全国首创 金拐杖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通过 亲情助理模式、至全服务模式、ABC 管理模式、GOT 运行模式 四大专属模式,实现示范引导、专业推广、辐射社区的作用。二是社会办

5、养老机构医养分类保障。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通过与苏北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院,完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机制,为老人开展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紧急救护、体格检查、健康管理等多项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重点收治自理和仅需基础护理服务的对象。三是农村敬老院基础医疗覆盖广。我市 72家农村敬老院,均拥有基础性医疗功能的医务室。敬老院与当地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治机制,确保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基本医疗。保险机制作为医疗的重要补充。2017 年,通过市慈善总会的资助,对城区 685名城市 三无 、农村五保对象投保 爱老无忧 意外保险。四是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我局与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扬大医学院联合开展初

6、级护理员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养老护第 4 页 共 16 页理员 592名。全市养老护理员 822名,其中持证上岗养老护理员620名,持证上岗率达 75%以上,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加快医养融合医养融合政策创制2017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大力鼓励养老医养融合发展和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为助推我市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同年 8月,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 扬州市城区养老机构新增床位经费补助办法和扬州市城区养老机构运营经费补助办法 。办法对市区按标准建设、依规定运营的新增社会养老机构床位市财政给予每张床位 3000元的建

7、设补贴,对市区已开业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依据实际入住老年人数按全护理、半护理、自理、分别给予每人每月 100 元、70 元、50 元补贴。两项具体的惠民举措对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和鼓励发展医养型养老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同时,也为各县出台养老机构补助办法提供了参考依据。针对老年人保健市卫生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 扬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 、 扬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等多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全市社区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对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和提

8、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等作出明确的部署。第 5 页 共 16 页二、存在问题总体上看,我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社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康复要求不相适应,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养老服务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保障能力、政策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医养融合制约因素较多我市在推进医养融合方面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在服务能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缺乏医保支持政策。由于养老不属于诊疗项目,因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的限制,造成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老年人不得不连

9、续出院转院,既造成过度医疗,也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二是医疗护理能力欠缺。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常只能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大部分养老机构虽然有医务室和护理人员,但是医疗和护理水平不高。而诊疗水平高的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使得优质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居家、社区、机构养老需求。三是养老护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根据民政部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中 4-5张床位就需要 1名护理人员来推算,全市约2.9万张床位,至少需要 5800名护理人员,而我市 99所养老机构中,养老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仅为 25:1,50 岁以上的养老护第 6 页 共 16 页理员占护理员总数的 70%以上,数量和质量远远不

10、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薪酬待遇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和工作环境差等原因,也造成就业吸引力有限。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突出我市现有养老机构的存量与庞大的、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医养需求不相匹配,社会养老服务的压力较大。一是机构养老供养对象结构性失衡。养老机构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强度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因此养老机构愿意选择可自理老人,不愿意接受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造成社会上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被排斥在机构养老之外。通过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结果和我市调研的实际来看,养老机构在收住对象定位上,近一半的机构只愿意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

11、主,其中城区将近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不愿意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特别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身体因素作为重要的入住条件。二是专业老年护理院的缺失。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江苏省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39%,我市老年人 98.63万人,以此推算,我市约有失能老人2.3万人,而我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仅为 1843张,可见我市失能老年人医养型养老需要巨大。老年护理院作为以护理服务和维持生命的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具备对长期需要生活护第 7 页 共 16 页理和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提供治疗性护理服务的能力,对缓解综合性医疗压力、构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互通平台和解决

12、老年患者出院后康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省兄弟市老年护理院苏州市 20所、南京市 12所、无锡市 6所,常州、徐州市各 1所。其中,南京、苏州、无锡的老年护理院同时具备养老机构性质。我市尚无一家专业老年护理院。三是养老机构供给结构不合理。一为医养融合护理型床位缺失较多,全市护理型床位仅占养老床位总数的6.2%,与省政府要求 到 2017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存在较大差距。二为部分地区高档豪华的养老机构,由于床位收费相对较高,入住率较低,而适合广大普通老年人,特别是寄养中低收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却排队难进,一床难求。四是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在全市2.

13、9万张机构养老床位中,大部分为农村敬老院床位,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占比远低于农村,与城市庞大的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社会办养老机构医养发展艰难社会办养老机构不仅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 填补空缺 的角色,也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仅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 8%,与省政府要求 到 2017年,社会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第 8 页 共 16 页例达到 50%以上。 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护理型床位所占比例更低。一是新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土地等政策的制约,租赁等形式的养老机构又难以符合规划、消防、审批的要求。二是对公办、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

14、政策不平衡性。仅以对养老机构的省级资助为例,2017 年2017 年,省对按 江苏省示范性养老机构标准新建、床位 150张以上的 公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标准为 3万元,而对社会办养老机构仅补助 0.3万元。我市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建设为每张 3000元,与省内兄弟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三是优惠扶持政策可操作性不强,难于落实。如对于养老服务项目的土地供应政策,文件普遍作了以下规定:养老机构建设应当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一律划拨供地。由于上述政策过于笼统、原则,社会办养老机构获优惠供地很难实现。三、下一步打算及建议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扬州市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15、的关键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要做好重点医养融合发展的工作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为此,我市应加快形成以政策扶持为导向、以财政投入为推手、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动互补、覆盖城乡的社会医养服务新格局。第 9 页 共 16 页创新手段、统筹规划,夯实居家社区医养融合基础一是提升居家医养能力。大力推广智慧社区建设,推广 虚拟养老院 模式,通过可穿戴设备、视频诊断等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为支撑,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周到的远程健康服务。在便民服务进万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生活护理、康复护理进家庭,定期巡诊与应需施诊相结合的诊疗、护理

16、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医疗保障。二是强化社区医养融合功能。结合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在其中配备健康小屋、康复室等,筑牢社区医养融合基础;条件不具备的老居民区,按照就近原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契约合作机制;鼓励新开发住宅配套建设医养融合服务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完备的医养融合服务。三是大力开展医养融合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服务老人的 时间银行 ,倡导 服务今天,享受明天 的理念,采取 时间储蓄 的方式,发动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结对合作、政策支持,加快养老服务医养融合今年,我局将与市卫生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意见 ,其中明确以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为依托,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重点鼓励建设或转型老年护理院发展。2020 年,全市养老机构全面完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