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2442093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情境认知的高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一、论文结构,第1章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结构。第2章自主学习理论和情境中的英语阅读教学。这一部分为论文的文献综述,主要论述了开展高中生在情境中英语阅读自主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第3章研究设计。此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交代了研究的问题,实验的具体设计,对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利用自主学习理论对实验班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第4章结果与讨论。笔者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阅读前后测成绩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实验的结果。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讨论。第5章结论和建议。总结了研究的发现,并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阐明

2、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二、理论分析,第2章 自主学习理论和情境中的阅读教学 2.1 自主学习理论 2.2 情境中的英语阅读教学 2.3 自主学习和高中英语阅读的关系,三、研究设计,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是:自主学习理论怎样才能与情境中的英语阅读有效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提高?为了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3.2.1 实验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笔者任教的江苏省宜兴中学的高一(7)班与(8)班,选择高一学生是因为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学习热情比较高,与高二、高三学生相比学习负担没那么重,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宜兴中学是一所四星级高中,

3、学生素质普遍较高,认知水平、记忆能力、自控能力都达到了可以进行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程度。而且高中的学习与初中相比内容更多,要求更高,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高一也是高中学习的一个关键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高二、高三的学习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也将有很大帮助。为了体现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后的变化与效果,笔者将高一(8)班设为实验班,在英语教学中对其进行有意识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训练。高一(7)班则为对照班,不对其进行培训,只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其阅读测试前后测数据,作为8班前后测数据的对比依据。,3.2.2 实验工具3.2.2.1 调查问卷 为

4、了对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此问卷的设计参考了著名学者庞维国的“中小学学习自主性量表”(庞维国,2003)。笔者在大量阅读并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最后完成了问卷。此问卷共40题,涉及五个方面。其中1-5题是关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动机,6-10题是关于英语阅读的目标和计划,11-20题是关于学生自主阅读情况,21-31是关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及阅读习惯,32-40是关于自我评价和监督。问卷中每个陈述后面有1-4四个数字,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四种情况,如“我对英语阅读很感兴趣 1 2 3 4 ”。3.

5、2.2.2 访谈 访谈是通过与被访问者的交谈来收集研究所需的资料。本研究中,访谈的对象为高一(8)班即实验班的学生,访谈在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后即学期末进行,采取随机抽样访谈的方式, 3.2.2.3测试 笔者以学生刚入学时的英语摸底考试成绩为前测成绩,以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后测成绩,将试卷中完型填空(20分),阅读理解(20分)和任务型阅读(10分)三项与阅读有关的题型分值作为检测数据,共50分。,3.3 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3.4 实验中教学方法的运用3.4.1 激发阅读动机和兴趣3.4.1.1 激活背景知识3.4.2 创设阅读条件3.4.3 设定阅读目标和计划3.4.4 培养阅读策略和阅读习惯3.4.5 对阅读的自我评价和监督,第4章 结果与讨论4.1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阅读前测结果讨论4.2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阅读后测结果讨论4.3 访谈结果讨论第5章 结论和建议5.1 研究的发现5.2 对教学的建议5.2.1 学生方面5.2.2 老师方面5.3 研究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