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上传人:n****y 文档编号:24420191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新郑市教师进修学校王留杰,一、教学内容,分三块:准备性知识、数与计算和常见几何初步知识。 1、是基础。 2、联系实际紧密、有趣,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地加法和10以内地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

2、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7:知识技能性目标,810:过程性目标。,二、教学目标,三、编排特点,1、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编排,使学

3、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教学内容 数数和认数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三、教材说明 “数一数”是义务教材“准备课”

4、中的内容,老师们都有印象,义务教材的准备课中包括:数一数、认数、分类、比多少和写字的准备等一些内容,由于课程标准中强调比一比和分类,在实验教材中就把它们作为单独的单元进行编写,那么数一数的内容也就独立成一个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意时,老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为学生的正式学习数学知识做准备。 关于主题图的说明:这幅图的场面更加开阔了。原来只呈现了学校的局部,现在采用俯视的方式,把学校的整体画面呈现给学。内容更加丰富了。增加了小小气象站、校园外的楼房、树木等。从学生的数量上看有

5、较大的变化原来老师加上学生共10人,现在有20人。 教材的第45页给出了110各数,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并且配合出现了相应数量的人物和事物的集合圈,人物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是学生看到知识的前后联系。,第一单元 数一数,四、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 5、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第一单元 数一数,第二单元 比一比,一、教学内容 (1)比多少(2)比长短和比高矮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二、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

6、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三、教材说明比多少 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引出学习内容。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比长短 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探索比长短的方法。 自由选取物体比较,感受长短在生活中的运用。比高矮 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排队活动,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建议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单元 比一比,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内容主要内容:5以内各数的

7、认识,5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各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三、教材说明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2)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适当结合。(3)加强数概念教学。(4)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5

8、)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四、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叫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还可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只是让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五、各小节教材说明 15的认识 主要内容: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序数、组成。 15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数数(两种事物) 抽象出数 摆相应数量的实物。 15的排列顺序 分两个层次:计数器: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拨一颗得来的。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15的写法:示范 描写 比大小 分两个层次

9、 :一一对应排列出猴子和一种水果。引出、。 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 几和几(数的组成) 分两个层次:以4的组成为例学习4以内数的组成。小组合作探索5的组成。,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五、各小节教材说明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和15的加、减法。加法的含义: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加法的含义。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加法的计算。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减法的含义、编排同加法。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0的认识。0表示没有:小猴逐次吃桃;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 0的加减法。根据0表示没有来计算,第三单元 15的认识

10、和加减法,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一、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三、教材说明先教学立体图形,再教学平面图形。设计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活动 四、教学建议适当把握教学要求,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辨认出它们。让学生触摸、拼摆,加深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

11、形的认识。学生表述不一定规范,教师要给予肯定。,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各小节的教材说明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按形状分类 分成四类 给出每类的名称。 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利用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出平面图形按形状分类 分成四类 给出每类的名称。 通过画画、涂色、拼摆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五单元 分类,一、教学内容两部分内容:按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二、教学目标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

12、下的多样性。,三、教材说明单一标准的分类:体会分类的意义,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分类。不同标准的分类: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分类。四、教学建议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地机会。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地生活设计学习素材。,第五单元 分类,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二、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使用这些数表示物体地个数或事物地顺序和位置。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

13、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三、教材说明 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让学生体验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四、教学建议 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五、各小节教材说明略,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

14、减,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 两部分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地减法。三、教材说明数数 读数 顺序和大小 写数 10加几和相应地减法突出以10为计数单位 数地组成 尺子 数位表 一图四式四、教学建议 加强数感地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一、教学内容两部分内容:让学生认识钟面(分针

15、和时针)和电子表;会读写整时和半时(在教学时都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的,而且都是钟面与电子表对照出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教材说明知识结构表:认识钟面 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 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四、教学建议1、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认识时间。2、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教学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用数学两部分内容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 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三、教材说明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2、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3、凑十法降低说理的要求,不再给出思考“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