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32443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八年级语文学校: 班级: 学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9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热忱(chn) 淳朴(chn) 童稚(zh) 绯红(fi)B.和煦(x) 豁亮(hu ) 殷红(yn) 惟妙惟肖(xi o)C.拮据(j) 发酵(jio) 提防(d) 参差不齐(c)D.汲取(j) 炽热(ch) 匿名(n) 称心如意(c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

2、解 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

3、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5、下列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以骁勇善战著称。一杆长枪,两救幼主,征战无数,屡建奇功。 (三国演义 )B、王熙凤的性格是多面性格的交融:协理宁国府,机警能干;弄权铁槛寺,敛富贪财;毒设相思局,阴险毒辣。 (红楼梦 )C、菩提祖师住在灵山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 (西游记 )D、宋江原是一刀笔小吏,怒杀阎婆惜后被逼上梁山。人称“孝义黑三郎”的他,在回沂州接老父时,曾杀了四只吃掉老父的老虎。 (水浒传 )

4、6、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 我的母亲胡适自传 胡适母亲C、 海燕春天的旋律 高尔基海燕D、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 鲁迅藤野先生7、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3 分)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2登万仞高峰。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8、根据语境续写句子,构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5 分)人生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

5、,也承担不起。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就有可能抵达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 ; ,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9、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亿万富翁,但是他的孩子在花完了父母给的零用钱后又觉得不够时,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为家里拔草、打扫花园或为家人擦皮鞋:一双鞋 5 美分,一双长靴 10 美分。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对这种“父母给做家务的孩子付报酬”的家教方式你赞同吗?说说你的

6、认识和理由。 (5分)10、用诗词原句填空。 (8 分)(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暗含哲理的一句是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抗日名将左权,为民族独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精神可敬可佩,正如文天祥诗云:“ , 。 ”(4)横眉冷对千夫指,_ 。 (鲁迅自嘲 )(5)与友人别离之时,即将远行的朋友难抑酸楚竟自黯然神伤,这是你会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 ”来劝慰友人。二、阅读理解(51 分)(一) (17 分)(1)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

7、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埕甓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郜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怍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2)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

8、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3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6 分)(1) (2) 12、第(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13、第(2)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其作用是?(4 分)14、作者为什么写自己心中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4 分)(二)母亲(17 分

9、)“娘,您别送了, ”我喉咙涩涩的, “天不早了,您回去吧!”“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 “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收购

10、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

11、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4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 10 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

12、了,快回学堂吧!”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15、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2 分)16、本文第 8 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2 分)17、本文第 2 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3 分)18、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6 分)第一

13、次流出的是 的泪。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19、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 (4 分)(三) 五柳先生传(17 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1)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2)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2、用原文回答。(6 分)“赞语”中“ , 。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性格, “ ,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2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