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40565 上传时间:2016-12-2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研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素质模型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第五讲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素质研究 第二部分:素质与绩效关系研究 第三部分:素质模型建立 第四部分:素质模型举例 第五部分:素质模型案例研究 第一部分 素质研究 素质的提出 为什么要关注素质 ? 企业是选对人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 ? 哪些是决定与影响个人绩效的因素? 个人能力与绩效结果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差异? 选对人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 盖洛普的观点:选对人比培养人重要 微软的观点:微软员工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先天智慧而不是经验积累。微软注重招聘时的慧眼识珠而不是后来的经验。 选错人的代价 企业的代价:人员招聘成本、培训开发成本、人员流动成本、组织绩效低 员

2、工的代价:职业选择的偏离与职业发展前景的迷惘、个人绩效低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岗位与人的匹配,关注的重点从过去的单纯对岗位的关注,要求人一味满足岗位的要求,变为追求人与岗位的特征的匹配,提高员工的适岗率。在选对人的前提下再去培养人。 微软的素质观 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 要选择什么样的人 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仅需片刻思考即可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 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扫视一眼即可用通俗语言解释软件代码的能力 关注眼前的问题,不论是否在工作中都应如此 非常强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对自己过去的工作仍然记忆犹新 注重实际的思想观念、善于表达、勇于面对挑战、快速反应 麦克利兰( . ,

3、 , 1973年 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候选人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 人的工作绩效由一些更根本更潜在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能够更好的预测人在特定职位上的工作绩效 这些 “ 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 ,就是 “ 素质 ” 素质”的提出 1993年 “ 素质 ” 是为达到或超出预期的质量水平的工作输出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素质是一名员工潜在的特性 例如:动机( 特质( 技能( 自我形象( 社会角色( 所拥有的知识( 等,这些因素在工作中会导致有效或杰出的绩效表现。 “素质”的提出 美国薪酬协会( :个体为达到成功的绩效水平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这些行为是可观察的、

4、可测量的、可分级的。 1993) :个人 所具有的一些 潜在特 质 ,而這些 潜在特质 是 与 其在工作或 职位 上的 绩效 表 现相关 的,同 时 也可依此 来预期 、 反应 其 行为 及 绩效表现 的好 坏。 “素质”的提出 汉普公司: 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巧和工作能力。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观察的、可指导的、而且对个人绩效和企业成功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胜任能力具有阶段性,当经营目标发生改变时,胜任能力也发生变化。 “素质”的提出 “素质”的提出 美国 素质是在既定的工作,任务,组织或文化中区分绩效水平的个性特征的集合。素质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很

5、好的完成某项任务,它是驱使一个人做出优秀表现的个人特征的集合。 素质( 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 “素质”定义 对“素质”定义的解析 素质是和绩效、特别是 高绩效水平 密切相连的,素质的差别最终体现在工作绩效高低的不同上面。 素质表现是和一定的 情境因素 相联系的,具体说来,这些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角色、岗位性质、职责、组织环境、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等。不同的岗位对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同样的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高素质并不

6、一定能带来高绩效。 对“素质”定义的解析 素质的本质和基础是 个体特性 的综合表现,包括内在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的品质特征以及外在的行为表现特点,因此,素质的落脚点是个体特性,素质研究中会经常用到心理学的方法、手段。由于心理现象的纷繁多样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异常错综复杂,造成了素质研究的困难性。 人力资源管理中素质研究的着眼点是 绩效 ,一切对素质的研究都以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的提高为根本目的。而组织绩效、团队绩效、个人绩效与组织战略、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研究中的心理学应用应该是作为一种工具而非目的,应该将研究置于企业战略的框架之下,结合组织内外部的

7、生存与发展环境而展开。 对“素质”定义的解析 绩效的不同源于素质的差异, 因此素质必须是可测评的、可分级 的。素质的类型各异,表现程度也有不同,人们可以借由各种方法手段对素质进行识别、测评并按照行为表现程度划分等级。 素质的提出 概念的总结 强调组织的特点与工作的特征 工作胜任力 强调个体特征 素质、资质、能力、潜能、才干 素质的构成要素 哪些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因素 构成素质的有哪些因素? 这些因素是如何决定个人的素质,从而影响工作绩效的? 素质的构成要素 哪些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因素 素质冰山模型 表象的 潜在的 知识、技能 价值观、态度 自 我形象 个性、 品质 内驱力、社会动机 行 为 素 质

8、 例,自信 例,灵活性 例,成就导向 例,客户满意 潜 能 素质冰山模型 技能 : 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知识 : 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社会角色 :指一个人留给大家的形象。 自我形象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内在自己认同的本我。 品质 : 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动机 :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个人在工作中的绩效水平由素质的五

9、个层次的综合因素决定,既有易于感知的知识、技能与行为,又有难以被挖掘与感知的潜能。更进一步的, “ 水面上 ” 知识与技能等仅仅是冰山的一个小角, “ 水面之下 ” 的更宏大的潜在素质,对绩效起到更大的决定作用。 表象 潜层 素质洋葱模型 技能 我形象 知识 态度 价值观 性 /动机 易于培养 与评价 难以评价与 后天习得 洋葱模型解析 技能 我认知 知识 态度 价值观 性 /动机 知识 /技能 促进团队 交流 影响 战略领导 网络 演讲 资源管理 专业 增进创造力和 知识 自我认知 / 社会角色 客户导向 商业导向 建立关系 结果导向 社团导向 企业家定位 个性 /动机 成果驱动 分析型思考

10、 概念型思考 主动行为 弹性 判断力 系统思考 学习能力 对素质构成要素的解析 通过培训、工作轮换、调配晋升等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与措施,使员工个体具备或提高知识与技能水平是相对比较容易且富有成效的。 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则较难于评价和培养,花费的成本较高,且往往效果不佳。潜能的形成与人的大脑的生成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人脑的内在结构在经历了先天的塑造与后天的培养之后,到了一定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这些潜在的动机、内驱力、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持久不变且与众不同的。 个体素质特征的生理构造机理 基于 “ 大脑优势 ” 的潜在职业素质 原理:大脑分

11、工与人的思维方式、创造力、学习力相关联 应用:依据个人的脑部分工特点而产生的兴趣偏好,影响个人动机与能力发展的理论,建立的企业各职类职层人员产生高绩效所需的潜在素质类型要求与标准。企业员工招聘、绩效诊断、调配及晋升时,可以应用这一潜在素质模型判断某一员工潜在素质是否适合所从事的工作岗位 人的大脑的分布。 大脑优势与能力、偏好 大脑优势 兴趣 偏好 弱 动机 强 低 能力 高 大脑分工 奈德 赫曼德的全脑模型 善交际的 重感觉的 重运动的 情绪主导的 直觉的 整体的 融会贯通的 创新的 逻辑强的 好分析的 重事实的 强调量化的 有条理的 循序渐进的 重规划的 重细节的 左上脑 左下脑 右下脑 右

12、上脑 A 象限 分析家 组织家 梦想家 交际家 大脑优势与优势剖面棋格图 如何利用全脑模型 : 某员工潜在职业素质与不同职种要求的对应程度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员工的图形 完全对应 部分对应 部分对应 完全不对应 几种错配的情况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护士平均图形 病理师平均图形 人事错配的护士 人事错配的病理师 第二部分 素质与绩效关系研究 素质如何驱动高绩效的形成 素质如何驱动高绩效的形成? 个人潜在的素质如何转化成现实工作中的绩效? 安达信模型 意愿 行动 结果 个性、价值观、内驱力 技能和知识 产品数量与质量 客户满意度 新技能的掌握速度 素质 素质与绩效的关系 素质的投入产出模型 能力 1234绩效 123握程度等 投 入 产出 过程 行 动 1- 特定的行为方式 合适的素质(适合做什么) +有效的行为方式(应该怎样去做) =高绩效(做了什么) 合适的素质(适合做什么) = 强动机 + 合适的个性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