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40440 上传时间:2016-12-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 钢-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讲义(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有同样的烦恼吗(上)1梦达公司贾总的困惑2什么是品质第二讲 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下)1如何让品质具有生命2质光谱3品质回报利润第三讲 案例:司探求品质奥秘1品质奥秘的探求2品质评估第四讲 解开品质密码1还原品质生命2开车理论:品质如何具有生命第五讲 品质成本失败分析(上)1案例:120 万的故事2故事:法的窘迫现状第六讲 品质成本失败分析(下)1案例:司品质成本系统的建立2案例:克劳士比的实践第七讲 一种新的管理工具:法(上)1框架2如何计算 种新的管理工具:法(下)1情景案例思考2估指南3目的第九讲 有效实施 法(上)1施模型2目实施3案

2、例:质量意识第十讲 有效实施 法(下)1基于 质量管理模式2基于 品质解读第十一讲 零缺陷行动:获得卓越绩效(上)1零缺陷行动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2有效实施 理(一)第十二讲 零缺陷行动:获得卓越绩效(下)1有效实施 理(二)2如何获得卓越绩效第一讲 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上)引子:你有同样的烦恼吗图 1断有事情需要他处理: “贾总,最近又有新的客户投诉了” ; “贾总,又走了一批人” ; “贾总,订单不足了” ; “贾总,上一笔货款又逾期了” ; “贾总,这个月的费用又超标了”削减成本人们遇到这种事,最自然的选择是要削减成本: 免掉不是紧急的支出,例如,压缩教

3、育经费; 裁员; 降低采购成本。于是,公司开始了各种削减成本的工作。3 个月以后,确实取得了效果,各种绩效报上来,贾总非常满意。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图 1减成本 5 个月之后 5 个月后,原来的问题全面反弹,现场返工增多了,设计变更增多了,报废不断上升,三包费用增加,客户抱怨上升,银行又要起诉他这时的贾总,又开始头痛了。贾总生病了,不得不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里,挂号、划价、验血、取药一层、二层、三层、四层楼地跑,贾总被折腾得要死,向医生抱怨。医生说,我们也是人,谁为我们想啊。你有意见可以看看外面的牌子。非圣贤孰能无过贾总一看:医院是高风险行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4、。这不就是 策吗?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是一种默认的潜规则,也就是说,即便发生了什么事,只要在允许范围之内,大家也会认为是正常的。【案例】假设一家有 100 张床位的医院,分三个科:外科,内科,妇产科。如果 这家医院的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于 1 的话,意味着外科基本上每天有 7 个指标的错误;内科每天有 5 个指标的错误;妇产科每天有将近 4 个半的错误。因 为医生说:我们 也是人,是人都可能会犯 错误。太可怕了,贾总一下子醒悟:这不是企业对待缺陷或错误的态度吗?首先,这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不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因此做错了的时候,或者不小心有了闪失,马上就会给自己找一大堆的借口。【案例

5、】具体到企业里面,经常听到这类的 话:北京到处堵车,因此我晚了 1 分钟 ,没关系。名片要印出去了,发现个错别字,错就错一点,一天印几万个,客户 等着,就拿过去吧。在企业里面,有让 步接收制度,有会签制度, “你们几个签字,把他放行吧。 ”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利润和质量,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大锤子,拴它的绳子就是企业管理的政策,即 正是企业对待错误的态度。政策上的盲区,客户不断地有新要求,设计地不断变更,原料地让步接收,制造商随便地修补,靠摆平,靠凑合,不能解决问题。这时,贾总已经彻底醒悟了,原来企业生了病,病根还在自己。成本紧密相关的,而

6、这又取决于企业的士气。目前成本背后是什么东西呢?以前一直关注表面的东西,即那些看得见的、活动的东西,决定成本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呢?贾总开始思考: 吃错药了:企业的病根原来在自身呵! 来得快的,也都去得快,如何才能持续? 盈利与否,命系成本,而关乎人气,最后体现为品质客户想要的。 那么,抓住品质,是否可以提人气、降成本,促盈利呢?什么是品质(一)品质,你如何定义:科学,还是作诗什么是品质?在客户看来,成本、进度、服务是统一的,消费者绝对有资格要求其统一,但是在服务商看来,它们是矛盾的。对于品质的定义: 如果横向看一个企业,财务部门、营销部门、技术部门、研发部门、物流部门、服务部门、制造部门、品质部

7、门,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纵向看企业,公司高管、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每一个普通的员工,对品质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图 1何定义品质示意图【案例】如果给客户制作的名片上,稍微有一点划痕,应该怎么处理?客户要求马上交货。一般人会认为:没关系,先用再说, 实 在不行,扣点钱, 给客户送去吧。如果有一个品质部门人员说:不能通过。大家一定会说服他, 这有什么不能 过的?设计部门甚至会说:不伤大雅,功能没有任何破坏;制造部 门说:一点事儿都没有;销售部 门的人讲:客户绝不会投诉。否 则,因为没有及时送货,大家的 奖金、福利,全都跟着倒霉。点评:这时该怎么办?一般就

8、是妥协了,让步了。现在各个企业都很忙,做一个产品,要求的加工时间也是越来越短。何况有时,客户给的时间挺长的,假设是一年的周期,但是各环节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克扣”一点。【案例】市场人员觉得研发人员老是拖,客户给了一年的时间,就留点余地,给研发部门 8 个月时间;研发部门做出来之后,还要往下一 环节走,也得有点余地,要求 6 个月做出来,最后到了生 产部门,3 个月要求出活。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点评:在这种时间压力之下的结果,只能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二) “萝卜快了不洗泥”统的智慧起了作用。传统的智慧认为什么叫品质呢?越好越有品质,越贵越有品质,那些奢侈品

9、才是最好的。于是有些企业搞产品分级、让步接受,等等。想判定什么是好的标准,有一个统计学的控制工具,这确实很有必要。但是各种方法,最后证明的都是:第一次做对是不可能的。数学中没有绝对值的 0,只能是无限趋近于。物理学也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个波动,只能控制它波动的空间。用数学的方法管理品质的时候,就会有波动的区间,修修补补是可以容忍的,所以很多组织,就把修修补补变成习惯。错了就补,不纳入工时,也不记定额,更不入库。所以,在很多组织的现场里,许多工作没有记录。2.“传统的品质智慧”的内容 品质意味着好、更好的程度(产品分等级、让步接收) ,为此 统计技术作为品质控制工具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它证明第一次

10、就做对是不可能的(修修补补的习惯) ,因此 多一些检查总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大量依靠检验) ,所以 存在着 “品质经济学 ”:高品质与低成本不可兼得(策) ,而且 准时交货和确保进度与品质无关(牺牲品质以保证进度) ,因为 问题出在一线:品质只是车间的事情,而工人们又散漫又漠不关心(纪律与惩罚) 为此,必须加大检验与监督的力度,而且 品质部门应该为品质负责(品质问题)【案例】开车时,在堵 车的情况下慢速运行,人会不断地前后左右看, 这时,是最 费油的。换句话说,在低速运行的情况下,就是高品质等于高成本。但是上了高速公路之后,在高速匀速的情况下,是最省油的。所以很多汽车公司不会强调油耗是多少,但会

11、强调一个高速平均值是多少。当组织进入了高速运营之时,会惊奇地发现,高品 质是可以低成本的。这一点很重要,在这方面,所 谓传统的智慧,实际 上就是病毒。有些人认为,准时 交货和确保进度,与品质没有关系。很多技术部门、制造部门,都 认为问题出在一线,认为品质是车间的事,工人散漫,就加大检验和监督的力度。如果就成本来说,白领和金领造成的浪 费,是 蓝领的 35 倍。所以,品 质的问题,绝不能只让品质部门负责。第二讲 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下)(三) 传统的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自己定义,这就是品质; 现代的品质是客户说了算。是客户化的思维和立场。客户化的思维意味着客户的满意度在提升,意味着市场的份额在提升,

12、会导致利润的提升。商朝的时候用贝壳作为货币来交换,钱的上面有两个金,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带来成本的降低、浪费的减少,意味着组织运营效率的提升,也会导致利润的增加。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解开品质密码的时候,要把品质赋予生命。这就意味着,每个人要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品质不能对公司损益表有贡献,就没有任何的价值。原来品质可以对损益表的上部(销售额)有贡献、中部(成本)有贡献、下部(利润)有贡献,因为销售额减去成本等于利润。任何组织都要获利,如果连钱都赚不到,就不必谈什么社会责任,谈什么慈善事业,谈什么希望工程。(四)例】克劳士比(生是一个杰出的质量领袖。原来他是个医生,

13、偶然机会做了 质检员,他 发现了一个问题,通 过一张图 (见图 1把整个的品质史就表达出来了。医生出身的他到了生产线,发现了大家的错误。他 说 ,质检员 干什么工作?在医院里面,从来没有这么一个职务,如果这么做,就意味着来了一个病人,死了,贴 个标签,拉到太平间去;第二个病人又 过来,一看,可能是哪个 马虎的医生,在病人肚子里面,放了剪刀纱布什么的,一看有问题, 贴 一个标签,拉到返工区医院里面,从来不这么干。为什么在制造业里,就把它当作天 经地义的事情?他认为这种质量管理,不叫惯例,是做错了,这种做法叫“ 死后 验尸” 。为什么不把质检 的人派到前端,当人还没有生病,或者刚刚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帮他不生病,而不要等他死了,再“ 死后验尸” ,这有什么价值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