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40020 上传时间:2016-12-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讲义(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中西方人际关系1前言2中西方人际关系对比第二讲 圆通人际关系概述1引言2搞好人际关系的十大要领第三讲 人际关系起点之“一表人才”表人才”表人才”的具体建议第四讲 人际关系起点之“两套西装”1.“两套西装”的内涵2.“两套西装”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第五讲 人际关系媒介之“三杯酒量”杯酒量”人际关系媒介之“四圈麻将”人际关系交往之“五方交友”1.“五方交友”字文化第八讲 人际关系交往之“六出祁山”人际关系技巧之“七术打马”1引言2 “七术打马”的交际妙用第十讲 人际关系技巧之“八口吹牛”人际关系修养之“九分努力”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

2、址 :人际关系修养之“十分忍耐”人际关系的破坏因素1破坏因素之锋芒与自负2破坏因素之轻率第十五讲人际关系应从自我做起1对成长目标的自主选择2人际关系的磁场论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植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积淀出发,来对中国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殊的人际关系文化正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才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性,要把握在中国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一)对国人产生巨

3、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进一步地溯本求源可以发现,以下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氏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意义重大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了“八卦” 。周易系辞下传中曾提到:“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该记载的意思是说伏羲氏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总结其规律,创画了八卦。 “八卦” 是指“坤” 、 “艮” 、 “坎” 、 “震” 、

4、“巽” 、 “离” 、 “兑”以及“乾”等八种悬卦的符号,代表天地间的“天” 、 “地” 、 “雷” 、 “风” 、 “水” 、 “火” 、 “山” 、 “泽”等种种事物。时光荏苒,数千年来人们交口传颂着伏羲氏画八卦的故事,而八卦台(伏羲画八卦的地方)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作为历史的见证,也依然屹立在黄河岸边。八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现代各行各业的人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八卦潜移默化的影响。后又按“每卦有三支,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的原理进行了扩展,这就是周易一书的基本内容。 周易与对其进行哲学体系性提升的易传十翼一起共同构成了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易

5、经 。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它被列为群经之首。在民国初时期,它被纳入黄埔军校的必修课,在现代西方它则被视为破译东方文明的钥匙。由此可见, 易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智慧遗产,也是我们所努力倡导的“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础之所在。 基本内容易经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集中记录。主要是以八卦交相配合,来说明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周易系辞上传中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即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而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而雷风水火山泽则演化出万事万物。易经就是这样以八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

6、说明世界生成的整个程序。 核心思想从易经的内容进行推演,可以发现它主要是阐明宇宙之间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即“易简” ) ,但一切的事物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即“变易” ) ;而同时又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即“不易” ) 。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宇宙的千变万化受一个简单的法则支配,有一定规律可寻(易简) ,而社会上的一切制度、礼仪、文物、器具,都会因时而变(变易);但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尊卑之序、长幼之伦,却永远不变(不易) 。(二)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比较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很容易发现对于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只要以易经的道理来看待和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了。换言之,中国传统思想和文

7、化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指导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相当有帮助的。然而近几百年来,中国人开始盲目地用西方的观点和标准来看待和分析自身的一切,并且将自身的缺点与西方的优点进行对比,其结果必然是越比越糟糕,越比越自卑。于是,很多中国人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开始逐渐地丧失民族的自信心,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因此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借鉴方式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学,因为这个领域是不存在国界的。而在吸收与文化有关的思想时,则必须谨慎小心,一定要避免机械和盲从,否则将会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背离。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阐述中国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人际关系时,首要的一点就是对中西方的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的比较,

8、具体如下表所示(详见表 11): 表 11 中西方人际关系对比表西方人 中国人崇尚对象 神本位 人本位责任担当 个人主义 家庭本位人际关系中不同主体所处的地位 生而平等 合理的不平等为人处世的标准 单一标准 双重标准社会环境的约束力 有形且刚性 无形且弹性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 出于好奇 基于关怀利害关系的程度 单纯 复杂【表析】对于该表中所提到的各种因素,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提出的,即在对人际关系的探讨中不应该涉及到“政治”和“宗教”这两个因素。因为宗教是非理性的,无法用理智来面对,而在政治上个人往往有不同的立场。简言之,这两个方面是人际关系

9、最大的障碍。西方人的 “神本位”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西方人的“神本位”观念,即在西方人看来,上帝是高高在上的,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解释一切问题都离不开神。 中国人的 “人本位”与之相对应,中国人则崇尚的是“人本位” 。不难发现,伏羲氏一开始就把人的观念树立为“人是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而并非是神” 。中国人实际上是没有宗教的,所有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崇拜的只有自己的祖先,现如今很多拜佛的现象只是一种“理佛”的表象而已。简言之,中国人认为“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 ,因此,中国人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思想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在神的管教之外的。西方人的 “个人主义”基于“神本位”的

10、影响,西方人必然会形成“个人主义”的观念,即以个人作为单位,对上帝承担责任。因此,西方人说话或者表态时经常讲“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表示对其后果由个人来负责。 中国人的 “家庭本位”中国人则是“家庭本位”的观念,即一个人在社会上代表的是其整个的家庭,而并非仅仅是他自己。例如,中国的小孩很少被问及名字,而通常会被问及是谁家的小孩以判断其家庭背景。中国人做错了事情是对不起父母和祖宗,往往整个家庭都会被指指点点。基于此,建议中国人不要经常将“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挂在嘴边,因为周围的人一定会怀疑你对自己言论负责的能力。西方人的 “生而平等”由于“神本位”以及“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

11、因为大家同为上帝的子民,因此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人能够接受“儿子直呼父亲的名字”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的 “合理的不平等”中国人不相信西方这一套说法,而是认为“人没有生以前是平等的,人死了以后也是平等的,但只要活着就有不平等” ,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反对过分的不公平,由此形成了“合理的不平等”的观念。实际上,中国人强调的是一种“伦理”的观念,这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处于相当不平等的状态,例如父亲或上司的地位永远是不能被颠覆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对上与对下是不同的,例如对同一件事情面对上司和下属时所存在的言论区别。从这个角度进一步来看,西方人有人际

12、关系,而中国人是没有人际关系的,我们所讲求的是人际关系与伦理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人伦关系” 。西方人的 “单一标准”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因为遵循“神本位”的思想,所以西方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只讲求权利与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家庭中“父辈养育子女到 18 岁,18 岁之后就靠自己” ,在企业中则“完全依据业绩和表现来判定员工的用或不用”等。由此可见,西方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单一的标准,即完全按照权利与义务的要求来行事。 中国人的 “双重标准”中国人讲求的是“彼此的对待” ,即依照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考虑对别人的态度,完全与权利义务无

13、关。也就是说中国人对己以及对人往往采用的是双重标准,例如大部分企业家对外宣讲的都是西方的理论和做法,而实际上面对自己的企业时却仍然按照中国人自己的套路在进行。西方的 “有形且刚性化”在西方社会中,社会环境的约束力表现为其非常详细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条款不仅逻辑严密、内容清楚,而且执行起来非常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因为西方社会的一切都遵循法律规定来进行,形成了一种看得见的、刚性的约束力。 中国的 “无形且弹性化”而在中国人的社会环境中却恰恰相反,目前来看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即便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地完善和健全,但还是富有相当的弹性,因为这样才能够得以顺利地执行。因此,中国人养成了喜欢讲理由的习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中华民族不是法律性的民族,中国人有的只是所谓的“典范” 。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道德性的,凡是有形的东西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中国人依靠的是无形的东西进行彼此的约束。这一点在企业的经营中尤其明显:尽管制度规定很清楚,但是往往却不敢执行,也执行不了。这是因为一旦完全按照要求来执行,结果通常是落得个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