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3971835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2017 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文件精神,按照 五个精准 的要求,进一步摸清家底、拓宽脱贫思路、强化脱贫措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期深入来榜镇关河村,通过上门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对该村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进行了实地调研。综合调研情况,为我镇加速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以下新思路与新对策。一、 基本情况关河村地处皖西南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南坡,来榜镇北部的公界山脚下,属中低山区,平均海拔 605 米,境内山峦叠嶂,河谷纵横。209 省道穿境而过,北通青天乡,西接和平乡,东南毗邻公山和斑竹两村。全村总面积 9.742 平方公里,其中:山

2、场 6780亩;耕地共 1629 亩,包含旱地 423 亩、水田 1206 亩;桑园 2450 亩,茶园 720 亩,高山蔬菜 800 亩。无霜期 220 天左右,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茶、桑和中药材等。全村共辖 21 个村民组,578 户 2079 人,其中:五保户 18 户 18人;低保户 10 户 21 人;危房改造 5 户 12 人。按贫困成因划分: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 61%,因学致贫占6.78%,因缺劳力、产业、技术、资金致贫占 32.2%。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蚕桑、茶叶种植和外出务工。第 2 页 共 13 页二、 深挖致贫根源,找准贫困 七寸 按照 五个精准 要求,分析贫困成因

3、及存在的问题,打准贫困 七寸 ,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经调研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 三个难题 :1. 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自然条件制约发展:全村基本是山地类型,适宜于发展农作物的耕地和农田较少,导致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低;区域内优质自然资源较少,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是产值不高的作物种植;缺乏工业、特色手工业; 距离城区远,受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副产品无法及时运往市场, 商机进不来、产品出不去 ,直接导致造成当地经济欠发达。缺乏技术、资金、市场信息渠道:通过交谈,发现制约贫困户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主

4、要是缺少资金。家里没积蓄,信用社贷款难,让他们事业起步艰难,如养殖、扩大企业规模等,这些项目少则要投入万余元,多则几十万元。其次是缺乏科技指导。新品种植和特种养殖不仅投入多,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包括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保存、加工、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村民没有固定的渠道去获得,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由于对新品种、新事物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滞后,使农民不能第 3 页 共 13 页及时根据市场来主动、超前地调整生产经营品种和规模,不能及时发现商机,种养基本处于盲目和跟风的状态,非常容易吃市场变化的亏。2. 缺乏创业创新人才,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民土地收入有限,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务工,家有老弱病

5、人需专人长期照料,外出务工受限、医疗费用支出较大是导致该村贫困家庭比例大的一大因素。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村中劳动力很少,许多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地务工,年终才回家一次。部分人常年在外,很少回家。滞留家中的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且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在外上学的学生毕业后基本都选择在外地工作,人才流失严重。在外务工人员劳务报酬率低。因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偏低,该村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其中长期在外固定打工的超过全村人口的 1/ 4。在外务工人员中只有极少数在外创业和单位上班,大部分都是以建筑工地、服装加工和餐饮业服务为主,缺乏专业型、技术型工种,主要靠重体力和延时服务获取报酬,劳务回

6、报率低。3. 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发展意识滞后。有些群众已习惯于 靠天吃饭 的被动局面,传统小农意识观念尚存,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自第 4 页 共 13 页我创新,由于基本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机会十分有限,只能在一些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的岗位上从事简单劳动,不仅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而且降低了转移的稳定率。前几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目前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调整阶段,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要,劳务输出技术含量低。部分村民只 顾眼前 ,不 谋长远 ,还没认识到 脱贫

7、光荣 ,还保留着 贫困有利 的思想,只想 等、靠、要 ,不想 做、创、拼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三、发掘自身潜力,认清发展优势通过实地查看与入户调查,汇总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关河村也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村民发展意愿强烈。本地务工、务农收入普遍偏低,由于经济来源少,导致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同时又要面临 留守妇女 、 留守儿童 、 空巢老人 等实际问题,所以村民对增速本地经济发展,尽快摆脱贫困窘境有着迫切的需求。第 5 页 共 13 页2.部分农产业有良好基础。蚕桑业是关河村的支柱产业。全村89%的农户养蚕,据统计,实有桑园 2450 亩,

8、全年共饲养蚕种 6860张,年产鲜茧 343 吨。其它主导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瓜蒌、中药材等。3.拥有脱贫致富 种子选手 。该村配备 1 名大学生村官、1 名大学生回归工程人员,全程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熟悉了解村情、民情,并且带头实施创业,是不可多得的脱贫致富带头人。4.村级集体经济成效初显。该村全村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5个,现有社员 480 户,占全村农户的 83%。并通过与公司联合,以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发展种养殖业,并且运营效果良好。四、强化脱贫措施、精准分类实施1.分类实施,多种渠道实现脱贫。做好整村发展规划,从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提高素质等方面整体推进。开展一些群众看得见的

9、项目,让村民理解脱贫工作,然后支持脱贫工作,最后自身实现第 6 页 共 13 页脱贫致富。按照 五个一批 ,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办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不同项目,要齐头并举,分类实施。2.点面结合,带动村民创业脱贫。政府努力为农民创业营造氛围,创造优越环境与条件,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良好的 气候 和 土壤 ,让农民参与到加入创业脱贫行列。注重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鼓励他们 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 ,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鼓励支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帮老乡,集体奔小康。将关河村桑枝食用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样板工程,全面带动村民创业脱贫。建立村企

10、合作机制,与桑枝食用菌企业联合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采用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对有能力购买桑枝食用菌 2000 棒以上进行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对其中 2000 棒以内部分按照 豪迈公司助 0.5 元、镇政府补助 0.8 元、上级政策补助 1 元、农户自掏 1 元 每棒的标准予以激励,豪迈公司以 4 元/斤的保底价收购贫困户生产的桑枝食用菌鲜品。同时对暂无能力参与创业的贫困户优先解决就业问题,为公司聘用。3.标本兼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治标是让贫困户脱贫,让第 7 页 共 13 页他们摆脱因贫带来的困扰;治本就是要解决残留在村民观念中对传统扶贫的一种 等、靠、要 思想,让

11、他们主动参与到脱贫工作中来。帮助贫困户脱贫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举办农业技能、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育农村人才,让他们掌握脱贫本领、走上致富道路。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传统产业链与 互联网+ 有机结合,利用电商产业带动脱贫,实行电商产业园 零门槛 入驻的政策措施,继续开展电商培训工作,对销售农产品的电商给予政策奖励。4.内生外联,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生就是要结合本地特色经济和优势资源,探索一条长久的经济发展之路。加快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和低收入农户的脱贫致富步伐,根本在于形成内生发展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外联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招商引资、用好政策、用好外来人才,从而

12、可以使镇村的发展驶上一条跨跃式的发展之路,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扶贫工作的一条有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农业内部挖潜增收的主要方式。要结合各村实际,大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优质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在农业内部加快养殖业和林业内部要适当减少粮食面积,大力发展一些高效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一批周期短、门槛低、见效快的增收项目。适当推进农户规模经济,把土地向会种地、爱种地的农第 8 页 共 13 页村经济大户集中,帮助这部分农民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此次调研工作旨在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脱

13、贫攻坚刻不容缓,我镇将严格按照 六个精准 和 五个一批 的要求全面落实,在 2017 年底率先脱掉 贫困帽 、正式步入 小康道 。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2】2017 年 7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座谈会上深刻指出: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 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能够切实解决农村的民生问题,造福于民,而且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重大,利见长远。根据工作安排,陕西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联合对所处秦巴山区的丹凤和洛南两县进行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专题调研。一、丹凤、洛南两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丹凤县和洛南县所处的秦巴山区片区覆盖陕西省 29

14、个县区,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集国家特困连片地区、革命老区、库区于一体,农村贫困人口集中。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两县全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不断破解扶贫开发难题,两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第 9 页 共 13 页一定成效。全面扎实推进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为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奠定基础。丹凤县和洛南县根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严格推行 户申请、组评议、村

15、审查、镇审核、县审定 和 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 的工作方法。目前,两县已全面完成 46249 户农村贫困户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做好了充分准备。2017 年末丹凤县和洛南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情况如下表所示。聚焦精准脱贫 六个一批 ,以产业扶持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制定符合 户情 实际的脱贫措施。丹凤、洛南两县扶贫工作突出分类施策,以户为基础,紧紧围绕精准脱贫 六个一批 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对农村贫困户实施针对性帮扶。2017 年末丹凤县和洛南县农村贫困户 六个一批 详细分类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各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实施个性

16、化帮扶的同时,注重把帮助帮扶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和稳定增收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其中,丹凤县华茂牧业集团公司作为一家从事肉鸡加工生产的民营企业,通过带领贫困户发展肉鸡养殖、吸纳贫困户劳力务工等方式,帮助大量贫困户致富脱贫;又提出了 3393 精第 10 页 共 13 页准脱贫目标,即用 3 年时间,投资三千万的资金,解决 900 户、三千多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强化帮扶责任意识,实行 不脱贫、不脱钩 ,并积极完善脱贫攻坚规划体系。丹凤县和洛南县按照 帮扶到户、责任到人 的工作要求,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明确要求 扶贫对象不脱贫、联系干部不脱钩 ,加强了基层扶贫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按照 五结合、四到位 的要求,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较完善的县、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