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3959388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村镇建设科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今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村发展意义深远。结合本科室工作,通过对“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个点进行重点学习,使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之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

2、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城乡统筹是新时期城乡工作的科学指南,必须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解决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城乡统筹是城乡工作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城镇化,但是在这一问题上往往有一个误区,我们把城镇化的主体是谁给搞混了,城镇化的主体不是城镇,而是农民,是农民的转移,城镇化实际上是农民对自己的定居、工作的一种新选择。由于农民工工资低,又不能在城市定居,就出现了民工荒,中国农村人口主要还是要靠大量的中小城镇和小- 2 -城镇来解决这些问题。应

3、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还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和探讨。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增强大国实力。城乡发展要解决资源矛盾尖锐化、环境冲突尖锐化、人口产业分布尖锐化的问题。城乡统筹是一个生产力怎么进一步更合理发展的问题。解决好了城乡统筹问题,有得于增加国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村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地,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作为调整农村利益格局、化解现阶段农村矛盾、稳定农村社会的有力手段,村镇建设在新形势下如何健康有序发展、如何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为构建

4、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探讨的问题。二、现阶段村镇建设的主要问题1、体制性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化日益显现过去城市对农民的屏蔽作用以户籍管理为主,那么现在更多。当然影响农民进城,实际上除了城市本身,还有农民本身素质的影响。没能力,没本事,进了城也呆不住。这涉及的不仅仅是建设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产业分布的问题,是国家的一个产业引导问题。另外,目前这种状况行不行,对处于发展期的大城市,总体规划中就要提出如何提高城市的容量的问题。对发展很饱和的城市就不能- 3 -靠提高城市人口容量的办法来解决。需要发展中小城镇来转移农村人口。2、小城镇的规模小,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小城镇的建成区和居住人口规

5、模小,截止 20*年底全市 60 个建制镇中建成区面积 3 万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镇占 91.7,5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城镇只有 1 个,人口在 1 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占80,2 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只有 1 个。这么小的规模,不可能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或者一个比较协调的产业结构。如果提供不了,农民就进不来,农民进大城市,门槛那么高,他们只能不断地流动,民工潮也只有不断出现。3、扶持政策措施的协调性不够,资金分散,反哺力度不够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不少,但以前的都是各部门各搞一块,农业、交通、卫生、水利、扶贫等各有自己的一块,资金没有发挥集中优势,对农村的反哺力度没有明显显现。三、启示1、贯彻落实科

6、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只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对村镇建设提出新的课题,才能在确保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持续快速提升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才能在促进全市村镇建设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培育支柱产业,强化村镇发展的支撑体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村镇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4 -3、拓宽渠道,多元筹资,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一是国家和省、市、县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村镇建设;二是向各镇收取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应足额征收并全部返还给小城镇搞建设;三是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吸纳金融、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村镇建设;四是组建村镇建设投资公司或综合开发公司,引入市场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